APP下载

边缘视角下的华夏构建诠释——读王明珂《华夏边缘》

2016-12-06李瑞峰

长江丛刊 2016年33期
关键词:王明华夏族群

李瑞峰

边缘视角下的华夏构建诠释——读王明珂《华夏边缘》

李瑞峰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增订本)》一书由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出版,该书在台湾允晨1997年版、大陆社科文献2006年版基础上,除了少量文字修改外,对于本书主旨、观点均无明确修改。因此,该书可以直观反映王明珂先生所提而趋成熟的“华夏边缘”理论。通过对该书整体的梳理整合,以此来探讨王明珂先生对于“华夏族群”形成的研究与思考,以期能更深的理解这一族群诠释理论,对华夏族群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并对其近代变迁有所反思。

《华夏边缘》 王明珂 华夏族群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增订本)》(以下简称《华夏边缘》)是一本主要研究“华夏边缘”来探讨华夏族群形成变迁历史的著作,由在历史人类学领域成就卓著的王明珂先生所著。王先生多年从事羌族、西南少数民族及北方游牧民族社会的田野调查研究,故而使得该书的写作理论丰富,方法充足,不仅应用历史学文献法,还应用人类学族群理论和社会学社会记忆理论,以及考古学理论知识。多学科融合交叉的写作方法和视角也使得该书说服力充分。这本书不同于以往以核心内涵来诠释华夏族群的方法,而是从华夏边缘这一独特视角入手,通过探讨分析华夏边缘形成边缘的过程,来反映华夏族群的变迁。该书开创了新的华夏族群形成变迁方法,出版后获得较大的反响。因此,该书有着较高的学术价值。

通过对这本著作的阅读,对书中的方法和思想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和理解;因此我将以读书报告的形式,对该书做一介绍。首先,对于《华夏边缘》这本书做一内容的梗概介绍;其次,将对本书做一些简要评价,作为对该书的一些理解和思考。最后,将结合对于本书知识及其理论框架体系的理解,对本书中最为启发的社会记忆与历史事实的话题,谈谈自己看法。

一、内容摘要

本书共分四部分,即《边缘与内涵》、《华夏生态边界的形成》、《华夏族群边缘的形成与扩张》、《华夏边缘的延续与变迁》。

二、本书内容评析

首先,我将对本书主要内容做一简要介绍,谈谈本书的理论方法贡献。

第一,提出民族研究的新理论与新方法。以往的民族研究多采用一种典范观点来描述一民族“核心内涵”,历史学者和人类学者逐渐反思这种渐生流弊的研究方法,意图展示“真实”的历史过程,从而推动了民族史研究由核心内涵到边缘的转移,由“事实”转移到“情境”,由识别、描述“他们是谁”转移为诠释、理解“他们为何宣称自己是谁 ”。这标示着对以往理论方法的突破。王明珂先生以当代社会人类学族群理论和社会记忆理论,对以往界定族群的客观特征论提出质疑和反驳;最后,王先生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 “族群边缘研究”的观点,他说到“当我们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圆时,最方便有效的方法,便是画出一个圆的边缘线条。在这圆圈之内,无论如何涂鸦,都改变不了这是一个圆圈的事实”。所以,族群边缘成为观察、理解族群现象的最佳位置。

第二,王明柯先生以丰富的考古学资料,驳斥之前诸多考古学说法,将族群的认同划分解释为气候变化的缘故。站在考古学的角度系统分析考察青海河湟地区、鄂尔多斯及其临近地区、西辽河地区这三个地区之考古遗存。王先生以为,这三地区人们生活方式的游牧化,是其人类生态会对细微的环境变化所做出的反应,说明了其游牧化是生存的必然选择结果,此转变进而导致地区人类生态体系的社会组织与意识形态跟黄河中游中原地区农业定居生活的人们渐行渐远,这对华夏的中原而言意味着“边缘”在各方向边界的形成,这个渐进的过程大约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成为极力维护自身族群边界,以保护共同资源的人群,与北方游牧人群的互动化接触,又进一步促使华夏巩固及扩张北方边缘的政治军事行动,华夏边缘由此被具体化、政治化。

第三,王明珂先生考察了周人与戎人关系的变迁,和对比西周与战国至汉时所留有关周的遗存,来说明周人的“华夏化”及其周边戎狄的“边缘化”过程;其次,更是以“太伯奔吴”传说记载的解构和重构,来解释边缘人群的“华夏化历程”,即以改变、创造新的集体祖源记忆达到认同变迁,已有集体失忆改变原有认同,新的集体记忆塑造新的凝聚意识;再次,以各时期文献记录中“羌”名词的指定用意进行了辨析,指出“羌”地理人群概念是不断随着华夏的西扩过程而漂移的,华夏西部边缘的最终确立也得之于所能到达的人类生态极限;至此,王明珂先生依据边缘地区人类生态与社会组织,提出四种性质的“华夏边缘”,并指出根据性质的不同,华夏对其有着不同的政治与军事策略,并以对内的文化功能解释了以往所忽略的“边缘维持”功能。

第四,华夏边缘的延续与变迁。王明珂先生举出木桶的例子,形象解释了历史上华夏维持其边缘的必要性动机。但随着近代以来世界局势的变动,传统的华夏及其边缘均受到冲击,边缘的再造就显得极为必要,王先生以此介绍了此间的时代背景,并以“历史语言研究所”黎光明、王元辉的川康民俗考察和凌纯声、芮逸夫的湘西苗族考察两个早期田野考察活动为例,说明学术和学者在此变迁中所扮演角色;再则以王先生在西南地区的实地调查研究,对“华夏边缘”的近代变迁有了更直观认识理解,实际上王先生以为“近代国族构建”是不无道理的。

当然,在我看来《华夏边缘》也存在一些小的疏忽,将在此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其一,本书理论方式不同于以往的民族史研究思路,而是提出新的解释角度。即人类生态的诠释方法,把人类的历史活动很大程度上归于“资源竞争”。王铭铭就对此批评说,王明珂论述存在一个很大问题,在“后现代主义”理论基础上,表现出很强的物质主义倾向,采用“资源竞争”这样说法,虽描述了人类生存发展历程,但似未能充分说明历史运动内在机制。

其二,巴菲尔德提出中原王朝和草原部落“帝国”共盛共衰的周期史,王铭铭则指出了在秦汉以后的中国,中国历史表现为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力量相互消长拉锯期,这都是对王明珂先生论点的有力补充。但也暴露出王先生另一个重要的视角的缺失,即他忽视了传统华夷强调文化差别,并不以经济关系或族群区分为重点。

三、启发性思考:社会记忆与历史事实

社会记忆由人群当代的经验与过去的历史、神话、传说等构成,借由文献、口述、行为仪式(各种庆典、纪念仪式与讨论会)与形象化物体(如名人画像、塑像,以及与某些记忆相关联的地形、地貌等)为媒介,这些社会记忆在一个社会中保存、流传。在一个社会中,社会记忆被不断地集体创造、修正与遗忘。王明珂先生也正是通过这样的理论观点来质疑依靠传统文献与片面化考古资料进行历史研究的方式。

事实上,一些西方史学家也多采用这样的理论方法,通过尽可能的还原历史记忆资料,来探寻历史事实。比如何伟亚在其著作《英国的课业》一书中,试图寻求一个不受所谓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治性约束而更接近历史原状的学术陈述,通过考察义和团运动历史,就认为以往的西方社会通过记忆塑造的手段(如战争纪念碑、战争回忆录),将在华与义和团所冲突的西方人铭记成为受害者和英雄,模糊了其侵略者的本质。柯文也在其著作《历史三调》中表达了类似观点,“我们用来解释历史的观念,往往与直接创造历史的人们的观念有很大的差异,其结果是不可避免曲解了真实的历史”。

不能否认的是,近年来在西方学术后现代主义学风影响下,以往的历史书写多被视为近代建构的产物从而加以解构再诠释,从而否定了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本身,由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历史虚无主义”风潮的蔓延,这是值得警惕的。

[1]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增订本)[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巴菲尔德.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人文学院)

李瑞峰(1992-),男,汉族,宁夏固原人,硕士研究生,宁夏大学人文学院,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猜你喜欢

王明华夏族群
绽放,华夏之美
Higher Derivative Estimates for a Linear Elliptic Equation
从彭阳姚河塬卜骨刻辞看西周早期西北边域族群关系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华夏航空首架ARJ21首航
一场约架,变了华夏
归来吧!精灵(大结局)
浅析不同层次的认同是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基础
华夏撷韵
走过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