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成长小说《马丁·伊登》
2016-12-06焦卫
焦 卫
(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反成长小说《马丁·伊登》
焦 卫
(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与成长小说主人公“奋斗——成功”的叙事模式不同,反成长小说体现了“成长——毁灭”的叙事轨迹。本文从《马丁·伊登》的叙事话语入手,分析主人公的反成长历程,从而折射出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巨大影响。
杰克·伦敦,《马丁·伊登》,反成长叙事
1 引言
十七十八的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社会欣欣向荣,也是启蒙运动时期,提倡理性和个人解放,给欧洲文学带来新一轮的思想解放运动。在德国,在启蒙运动影响下,掀起持续二十多年的狂飙突进运动,提倡个性、自然、反抗精神和个人奋斗,这是德国文学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的转变。狂飙突进运动是德国早期浪漫主义运动,人们对德国的前景充满希望,坚信通过奋斗,定能在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成长小说在这样的土壤中应运而生。歌德的《威廉·迈斯特》是这一时期成长小说的典范之作。威廉·迈斯特从小充满激情,有理想,有抱负,在目睹社会的黑暗后,立志通过喜剧启示人民,改造社会,经历种种磨难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自己也得以成长,其结局充满着乐观主义精神。小说叙述呈曲折“上升”态势。这是典型的成长小说叙事模式:主人公经历了“天真-诱惑-出走-迷惘-考验-失去天真-顿悟-认识人生和自我┅┅从结果上看,主人公在经历了生活的磨难之后,获得了对社会、对人生、对自我的重新认识。”
但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社会产生物化倾向,社会中出现绝望,悲观等消极情绪。旧的文学形式和文学体裁已不能表现当下真实的社会现状和个人在发展中的变化。成长过程中,个人的成长不再是积极地向上发展,而是出现逆行趋势,这是工业社会对人消极影响的写照。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新体裁反成长小说。成长中,主人公历经种种磨难,最终拒绝接受社会的主流价值,拒绝融入主流社会,呈现出逆成长。如福克纳的《八月之光》中,主人公克里斯莫斯渴望学习,不断奋斗,最终却遭受了悲剧命运。杰克·伦敦的《马丁·伊登》讲述了马丁·伊登从奋斗到顿悟到悲剧的心路历程,展现了马丁·伊登的逆成长过程。
2 个人身份的迷失
在西方,身份认同一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古往今来许多哲学家、思想家就“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强调批判,给社会主体强大反思批判能力,因此启蒙运动也是对以人为中心的反思,对自己的反思及对个人在社会中所处地位的反思。马克思认为,人的最本质属性是社会性,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人生活在特定社会中,人与社会必定发生联系,个人不能脱离社会而独自发展。
成长小说中,关于主人公的身份确立问题一直是一个叙事中常见的母题。同样,这一问题在反成长小说中依然存在。成长小说中,主人公经过重重奋斗与磨难,最终找到了自己的个人身份,融入社会之中,但反成长小说中,主人公经过不断努力后,最终却迷失了自我。《马丁·伊登》中,马丁·伊登是一个水手,是底层社会的一员,在底层社会有着自己的归属感。但在上流社会罗斯小姐家的一次晚饭中,被上流社会的文化氛围深深吸引,认为活在上流社会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同时被罗斯小姐的不凡谈吐所倾倒,爱上了罗斯小姐,暗下决心,好好奋斗,提高自己的学识,成为一个作家,以期能与罗斯小姐相般配。此后,他大多数时间都在看书,很少出海捕鱼,以致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投的稿件处处碰壁,更糟糕的是爱情也出现裂痕。经过不懈努力之后,马丁·伊登的学识有了质的飞跃,经过多次退稿之后,被退稿件接连发表,一跃成为大作家,过去嘲笑他的人纷纷大献殷勤,上流社会的人也尽显谄媚之态。此刻,自己进入了上流社会,过起自己心中的高尚生活,但上流社会却狠狠嘲笑了他。他看到的是上流社会的虚伪,狡猾与奸诈,上流社会的人粗俗不堪,附庸风雅。发现这不是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厌恶起上流社会,发觉到水手生活的淳朴,怀念起以前的生活。当他试着再次融入底层社会时,“他觉得自己老了不少——比他过去结交的那批随随便便、无忧无虑的年轻伙伴不知要大几百岁。他跑的太远了,远的回不来啦”(杰克·伦敦,410)。他迷失了自我,因为他的奋斗过程也是慢慢模糊自己底层社会身份认同的过程。成长小说讲述的是主人公自己身份逐渐融入主流社会的过程,但马丁·伊登却经历了自己身份慢慢迷失的过程,是一个逆成长的过程。功成之后,既不融于上流社会,也不融于底层社会,成了一个没有身份的人,一个边缘人,此刻的他体会到噬人心灵的孤独。
3 理想主义者
反成长小说中,顿悟在主人公的心路历程中是一个重要阶段,经过顿悟,主人公的思想从不成熟到成熟,也使主人公走向与社会决裂的道路。《马丁·伊登》中,罗斯小姐在马丁·伊登的顿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马丁·伊登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没有认识到残酷的社会现实,拒绝接受社会现状。他将自己的理想主体投射在不同的主体上,来转移自己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在成长过程中与现实脱节,活在自己的世界,一步步的迷失在自己所构筑的理想世界里。
马丁·伊登构筑的理想世界中最重要的主体是罗斯小姐。第一次见罗斯小姐时,便深深被她所吸引,认为罗斯小姐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从此燃起努力奋斗的坚定信念,决心成为和罗斯小姐一样有才华的人。这也意味着马丁·伊登的悲剧是因为没有意识到罗斯小姐是上流社会的人,她的一切行为都是以上流社会的认知为出发点,在她身上也显露出上流社会的种种缺点。在奋斗中,马丁·伊登的思想觉悟有了极大提高,看问题也越加深刻,在与罗斯小姐的对话中,渐渐看出她思想的浅薄与无知,这在他功成名就之时达到高潮,看到罗斯小姐身上上流社会的种种粗鄙,发现自己爱的不是现实中的罗斯小姐,而是脑海中臆想的虚幻人物,“他如今才明白,自己没有真正爱过她。他一向爱的是一个理想化的罗斯,一个他一手创造的天仙,他自己的爱情诗里的那个光芒万丈的女神。那个正真的资产阶级小姐,罗斯……他可从来没有爱过”(杰克·伦敦,443)。自己的理想主义在此刻土崩瓦解,自己曾经的精神支柱倒塌了,血淋淋的现实呈现在自己的面前。
从一开始马丁·伊登的奋斗目标就是能匹配罗斯小姐,他将罗斯小姐理想化,罗斯小姐是支撑他忍受一切物质匮乏的精神支柱,因而最后当看到真实的罗斯小姐时,才会遭受如此大的打击。
4 结论
成长小说中,经过种种磨难,主人公最终达到与现实的完满结合,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的融合,但在工业革命影响下,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消极情绪弥漫着整个社会,这对个人的成长无疑具有巨大消极作用,个人成长不再以圆满收场。《马丁·伊登》中,马丁·伊登的成长并没有像威廉·迈斯特那样最终和谐处世,而是以悲剧收场,这反应了在工业革命和现代化进程中,在商品经济的影响下,社会对个人成长施加的消极作用,同时也折射出二十世纪美国经济欣欣向荣背景下,人们精神生活的倒退,空虚和无助的心理在人们的内心生长。
注解:
① 杰克·伦敦.《马丁·伊登》.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② 有关成长小说的叙事模式的讲解,可参见孙胜忠(2002).
[1] 杰克·伦敦.《马丁·伊登》.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2] 孙胜忠.成长的悖论:觉醒与困惑—美国成长小说及其文化解读[C]//虞建华.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第三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269-283.
[3] 歌德.《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冯至、姚可昆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4] 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 买琳燕.走进“成长小说”—“成长小说”概念初论[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4):96-99.
焦卫(1990-),男,汉族,甘肃省陇南市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英国文学研究生。
I106
A
1672-5832(2016)01-00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