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圳市初级中学体育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①

2016-12-06钟海胜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31期
关键词:深圳市体育课中学

钟海胜

(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中学 广东深圳 518000)

深圳市初级中学体育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①

钟海胜

(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中学 广东深圳 518000)

为了能深入了解现在深圳市中学生体育的现状,了解学生需求,使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得以提高,该文对深圳市三所中学的体育课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对应的建议,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多采用不同风格的方式进行教学,吸引同学的注意力,提高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从而提高体育课的质量,为体育教学实践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中学生 体育教学 兴趣 教学质量

当今社会高速发展,培养要适应社会的变化,品行端正综合素质人才的关系和合作是必要的,是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在过去的十年中,各国应强调教育的改革,以满足学生的情感交流,合作等社会需求的要求,注重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在我国新课程改革,教育部明确表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机构,其中之一就是要改变目前的标准,使枯燥烦闷的教学现状得到改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的学习,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身体素质状况,良好的身体状况是体现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因此,现在全国各地的健身场所越来越多,广场舞的盛行也是人们明白身心健康重要性的重要表现之一。学生是我们祖国的花朵,是八九点钟的太阳,因此,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也是倍受关注,中学生的体育课状况更是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怎样进一步提高中学生体育课效率将成为我国初级中学体育教育任务的重中之重。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生身心健康的体现,所以学校在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同时,要使学生先树立健康的观念,提高本身的健身意识,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锻炼方法和运动知识,多种动作技能的熟练掌握与应用,培养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提高自身的运动能力,增强身体素质

表1 中学学生体育课兴趣调查统计表(N=576)

表2 学生学习体育目的调查分析统计表(N=576)

表3 学生喜爱体育课项目情况调查统计表(N=576)

表4 教师教态对学生上体育课影响的情况调查统计表(N=576)

表5 学生体育课反感因素调查统计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深圳市官湖学校、深圳龙岗华龙学校、深圳福田北环中学的体育课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该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发出问卷共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94份,回收率99%,删除无效问卷18份,有效问卷576份,有效率为96%。其中男生327份,女生249份。同时,通过对三所中学的学生进行访问和座谈,了解并收集学生对体育课上课态度,为该文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2 深圳市中学学生体育课的现状

2.1 深圳市三所中学学生体育课兴趣的调查分析

通过表1可知,男生对体育课感觉兴趣浓厚的有105人,占调查男生总人数的32.1%;感觉兴趣一般的有114人,占调查男生总人数的35%;不感兴趣的人数有84人,占调查男生总人数的25.7%;女生对体育课兴趣浓厚的有45人,占调查女生总人数的18.1%;兴趣一般的有105人,占调查总女生总人数的42.2%;没有兴趣有的72人,占女生调查总人数的28.9%。对体育课感到反感的男生、女生各占24、27人,占调查人数的8.8%。从总体上来看,学生对体育还是有一定认知的,大部分学生对体育活动感兴趣。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还没有意识到体育课对自身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然而,经过访问座谈笔者发现一个状况:学生热爱体育活动,但不喜爱上体育课。

2.2 深圳市三所中学学生学习体育目的调查分析

通过表2可知,33.95%的学生认为上体育课的目的在于考试。14.05%的学生有较好认识选择锻炼身体。 27.5%的学生认为上体育课的目的在于本身的兴趣爱好。17.4%的学生认为上课是为了掌握运动技能(通过访谈得知,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通过考试)。还有少部分学生对上体育的目的是较为盲目的。

2.3 深圳市三所中学学生喜爱体育课项目的调查分析

从表3可知,71.05%的男生比较喜欢球类运动项目,而58.48%的女生比较喜欢体操类运动项目。喜欢田径运动项目的学生是最少的,这与田径运动项目和教材本身比较枯燥有关,同时与教法单调也有很大的关系,理论教学实效性差,所以存在着脱节现象。

2.4 深圳市三所中学教师教态对学生上体育课影响情况的调查分析

从表4可知,体育教师对体育课态度情况的数据显示,只有10.5%的男生,15.4%的女生认为体育教师富有激情和感染力; 67.2%的男生, 43.1%的女生认为体育教师是负责任的,但是没有吸引力;22.3%的男生,41.5%的女生认为体育教师的教学态度一般,有待提高。经过查阅资料和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到学生喜欢什么类型的体育教师调查中,大部分的学生会选择有亲和力,有吸引力的教师,只有小部分学生会选择严格型的教师。由此可知,有亲和力和吸引力的教师更受大部分学生的喜爱,这个对于学生提高对体育课的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2.5 深圳市三所中学学生体育课反感因素的调查分析

从表5可知,学生对体育课反感因素的情况数据显示,29.45%的学生认为体育课教材内容单调乏味。41.8%的学生认为教学形式单调。28.75%的学生感觉课堂教学任务吃力。通过座谈访问得知学生对体育课反感的原因无外乎是:怕晒太阳、怕长跑、担心受苦、害怕受累;对体育不感兴趣;身体素质差等。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大都把孩子的学习摆在第一位,极少让孩子从事家务劳动和体育活动。同时,多数学生对体育课教学形式单调感到较为反感,在精选教材,优化教学内容方面,对学生上课积极性影响巨大,由于应试教育造成教学内容陈旧。这会让学生觉得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枯燥无味。

3 提升初中体育课效果的对策与方法

3.1 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根据体育本身的特征和社会与人的需求,体育体现出了娱乐和健身等价值。但从此次问卷调查中发现,27%的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觉得学校的体育课没有多大的用处,上体育课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体育课就是蹦来跳去的,很没有意思。还有少部分学生甚至认为上体育课会影响其他科目的学习。因此充分开发体育课程资源,加大体育课程改革,使学生转变体育健康的观念,对普及和贯彻新的体育健康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3.2 教师应当在上课过程中创建生动活泼和谐的教学情境

教师应该用高雅的情操、渊博的知识和强健的体魄、优雅的示范,给予学生正能量的影响。通过师生之间互相配合互动的凝聚力,欢乐愉快的情绪,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寓教于乐,充分展现体育骨干在体育学习中传播、帮助、带动的作用使集体锻炼活动达到理想的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示范、引导的作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更容易融入到体育课中去。

3.3 抓住学生特点开展符合学生兴趣和身心特征的项目

体育教师往往只重视实践教学,而忽略理论教学。即使有需要上理论课时,也只是照本宣科,一节课的内容,只用了几分钟就结束了,剩下的时间就交给了学生自行安排,造成许多学生对体育课更加厌烦,体育理论课上懒散,不集中。有时体育课遇到下雨天,其他课程的老师也会争先恐后来霸占体育课,这就演变为学生以为体育课就是在操场上运动其实并没有理论课而言。所以在教学中,不仅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还可以运用多种风格的教学方式。如:采用竞赛、游戏的形式进行课堂互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在体育教学中及时给予学生公平、公正的评价,正面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让学生在运动中提升专业理论知识,提高运动能力,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领会到运动的真正价值,让他们对体育运动产生坚定而长久的兴趣,从而达到喜欢上体育课的效果。

3.4 提升教师上课教态

教师利用自身的语言、情感、动作、教学教态,向学生展现体育的魅力,使学生能够体会到体育给我们所带来的快感,清晰领悟并掌握课堂学习内容。同时树立良好的课堂纪律,从体态、仪表举止和技术动作示范中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个性,良好的师生互动有利于产生师生间的情感共鸣。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体育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教学手段等诸多方面,都直接影响学生上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5 转变教学方法

依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特征,转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教学过程转变成学生学习的主动行动。在体育教学中,基本上是老师进行动作的讲解、说明要领以及进行正确的示范,然后学生随老师进行模仿练习。这样的方法着实单调无趣,根本不能抓住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学生很容易丧失积极性和主动性。如采用提问式教学、小型竞赛、游戏等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主动性,还能顺应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能达到良好的体育教学效果。还有少部分教师在完成原计划任务后就会让学生进行自由活动,正好满足了学生想逃掉上体育课的欲望,因此大部分学生都不乐意参加体育教学活动。

4 结语

根据调研首先要充分开发体育课程资源,增大体育课程改革力度,普及和贯彻新的体育健康标准。其次精选教材,优化教学内容,对学生上课积极性影响巨大,由于应试教育造成教学内容陈旧,让学生觉得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枯燥无味。三是提升教师能力以及体育的多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教学技巧教学艺术。树立良好的课堂纪律,从体态、仪表举止和技术动作示范中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个性,不呆板。四是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培养体育学习兴趣在教学中,除采用一般的教学手段外,还可以较多地采用竞赛、游戏的形式进行课堂互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在体育教学中及时给予学生公平、公正的评价,正面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让学生在运动中提升专业理论知识,提高运动能力,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领会到运动的真正价值,让他们对体育运动产生坚定而长久的兴趣,从而达到喜欢上体育课的效果。最后,教师应当在上课过程中创建生动活泼和谐的教学情境。通过师生间互相配合互动的凝聚力,欢乐愉快的情绪,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寓教于乐,充分发挥体育骨干在体育学习中传播、帮助、带动的作用使集体锻炼活动达到理想目标,逐渐达到良好的锻炼氛围,树立起正确的学习目的和体育健康锻炼的价值。

[1]湖滨.中学体育教学现状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决策探索,2015(16):63.

[2]陈敏,胡发林.对中学生体育课现状调查与分析[J].西藏体育,2016(2):25-28.

[3]谢年生.浅析新课改后中学体育课现状[J].新课程:教师,2015 (11):41.

[4]舒龙.体育课教学效果之浅谈[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3):70-72.

[5]李立威.制约中学体育教学效果因素的分析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2(4):114-115.

[6]陶柱.体育课教学效果浅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3(2):117-118.

[7]鞠鸿.初中体育体育现状与对策[J].新课程(教师),2014(10):15-16.

[8]陈宗学,吴峰.宣城市中学体育课现状与对策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5(8):117-118.

G804

A

2095-2813(2016)11(a)-0096-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1.096

①钟海胜(1971—),男,汉,广东湛江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深圳市体育课中学
深圳市鑫钻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朗仁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体育课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