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市:脱贫致富共圆梦
2016-12-06樟树市扶贫和移民办公室
□ 樟树市扶贫和移民办公室
樟树市:脱贫致富共圆梦
□ 樟树市扶贫和移民办公室
总结十二五
“十二五”期间,樟树市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底的2343元增加到2015年的3420元,全市贫困人口由2010年的4.12万人下降到2015年的1.54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0年的15.6%下降到2015年的3.6%。
1.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夯实扶贫基础。樟树市把贫困村“路、水、电、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工作重点,着力抓好贫困村“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为主要内容的“三清”工作和以“改路、改水、改厕、改房、改栏、改环境及普及沼气、电话、电视、太阳能”为主要内容的“六改四普及”工作。5年来,实施扶贫开发项目81个,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228万元,各村“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治理。
2.突出产业调整,促进贫困村民增收。樟树市把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贫困村的地方优势产业作为重点来抓。5年来,在贫困乡村培植了以蔬菜、中药材、高产油茶为主导的种植业和以肉牛、水产为主导的养殖业,贫困乡村商品蔬菜面积达万亩以上,吴茱萸、黄桅子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5万亩。
智能温控大棚建设项目,已种植莴笋、上海青、雪里红等蔬菜100余亩。
3.突出多种培训,拓展扶贫致富新路。樟树市按照“培训一人、脱贫一户、输出一批、致富一村”的工作思路,始终把抓好劳务技能培训工作作为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异地脱贫的有效措施来抓。一是突出扶贫和移民干部培训。分批次安排市、乡、村干部及扶贫和移民业务人员参加上级扶贫和移民部门及本市组织的各种培训。二是突出实用技术培训。在贫困乡村开展了生猪养殖技术培训、早稻育秧抛秧、大棚蔬菜、红桔高产栽培、青皮冬瓜种植、中药材种植及加工等实用技术培训,共举办各种培训班580多期,培训贫困农民2.7万人次。
4.突出多方联动,广泛开展社会扶贫。樟树市把社会帮扶作为扶贫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采取多方联动措施,积极发动全社会参与扶贫。一是干部广泛参与。樟树市组织千名党员干部开展“五同五帮五入户”、“五同四民”和“三进四民”活动,号召全市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与困难群众开展结对帮扶。二是单位倾力支持。多年来,共安排了60多个省、宜春市及樟树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与贫困乡村开展挂钩扶贫、定点扶贫、定点帮扶。这些扶贫单位共为贫困地区筹措发展资金500多万元。
黄土岗镇廖家村委大棚蔬菜基地
阁山镇蔬菜基地对接“格隔地”网络交易平台,带动80余农户参与蔬菜种植。
展望十三五
(一)全力抓整村推进。按照“十三五”扶贫开发规划,充分发挥理事会、监事会职能,突出经济发展这个中心,突出生产生活条件改善这个重点,突出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核心,组织实施好乡村道路、“三清三改”等规划项目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让贫困村群众走平坦路、喝安全水、上卫生厕、住洁净房,发挥扶贫资金最大效益,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扶贫开发重点乡中洲乡中药材吴萸基地
洲上乡青皮冬瓜喜获丰收
省科技厅定点包扶援建的田段村村级公路
(二)全面抓“雨露计划”。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和上级扶贫部门工作部署,继续抓好贫困地区青壮年劳力转移培训工作;抓好自主创业及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使在家务农的农村劳动力能掌握1-2门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
(三)竭力抓产业扶贫。一是壮大扶贫产业。紧密结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依托贫困村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扶助贫困地区发展中药材、蔬菜种植和生猪养殖等特色产业,努力构建“一村一品”生产格局,并充分发挥贫困地区自然生态环境优势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二是扶持龙头企业。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扶持对扶贫有带动作用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协调督促扶贫龙头企业履行扶贫义务,在贫困乡村建立种养基地,通过基地带动贫困农户增产增收。
(四)用心抓社会扶贫。继续开展干部扶贫帮困活动。在全市组织千名干部与全市识别出的19156名困难户结对帮扶,按照活动要求落实好帮扶干部、帮扶对象、帮扶资金和帮扶物资,帮助困难对象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开展绿色帮扶,做好省直定点包扶和定点扶贫单位的协调服务工作。并协调督促市直有关单位继续抓好重点村的扶贫开发。
■责任编辑:刘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