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杨克山
2016-12-06金姗/文
金 姗 /文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杨克山
金姗 /文
杨克山(七十二岁)
1944年战乱时期,杨克山出生于河南。后来跟随父亲工作调动,全家搬去了山东青岛。幼年时期受到身为丝绸工程师的父亲影响,使他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解放前,父亲一直在学校里从事教学工作,讲授有关纺织、丝绸等工艺美术方面的内容。设计纺织品纹案的手绘图稿,是杨克山与绘画的初识。儿时的记忆中,五岁那年,为庆祝解放游行,父亲特意画了毛泽东和朱德的画像。童年的成长环境,为杨克山幼小的心灵播下了艺术的种子,懵懵懂懂中使他对绘画产生了好感和向往。
1961年,全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初中二年级的杨克山选择去当兵。八年的时间里,他在北海舰队服役。在部队的海军俱乐部里,他看到了自己崇拜的宣传画家吴敏的印刷作品,并且有机会负责画幻灯片和部分宣传工作。通过与艺术家的进一步接触和自己的实践经验,杨克山对绘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那个物质匮乏、信息闭塞的时期,很少能见到外面的艺术作品,只能看到一些俄罗斯绘画的印刷品。当时觉得能临摹印刷品就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1969年,杨克山因种种原因退伍回到青岛,调入市展览办公室从事宣传工作。那一时期的宣传画以水粉画为主,这份工作为杨克山提供了艺术创作的机会,大量的宣传、展览作品磨炼了他的绘画技巧。也是从这时起,他正式踏上了艺术之路。
整个20世纪70年代,杨克山的艺术活动以参与筹办各种展览为主。期间他曾多次被借调到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那时的人民美术出版社聚集了全国知名的艺术大师:邵宇、田郁文、刘继卣、林锴……从这些大艺术家身上,杨克山学到更多关于绘画的知识和手法。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杨克山的作品开始在各种报章杂志发表。通过时任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编辑室主任王丕来的引见和编辑徐竞辞的约稿,杨克山创作了彩色水粉连环画《列宁的故事》和《董存瑞》,这两本书分别于1977年和1979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首次出版发行。
1977年,杨克山应邀为庆祝新中国成立三十周年创作了两幅宣传画《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全国人民大团结万岁》,他邀请当时在《解放军画报》工作的油画家高泉与自己合作完成。为了创作这两幅宣传画,两人不辞辛劳地去到少数民族地区体验、写生。这段经历也为杨克山日后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素材,在他后期的油画作品中仍能看到与当时相关的题材和元素。回到北京后,两人便在高泉的画室里创作完成了这两幅作品。其中《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万岁》于1982年获得了全国第三届宣传画展二等奖。
后经高泉推荐,杨克山于1980年正式调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始了人生中第二段入伍经历。也是在这里,杨克山结识了对他艺术道路影响巨大、亦师亦友的艺术家何孔德先生。何孔德先生回忆说:“1973年冬天,我带领全军美术骨干学习班的一批学员到山东石岛体验写生。在街上看到一幅印刷的宣传画,构图自然是‘文革’中不可避免的‘三突出’,效果也是红光亮,但人物形象生动活泼,造型运笔洒脱酣畅,与当时的宣传画大不一样,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几分钟之后,我见到了该画的作者,他就是杨克山。我真有点惊诧,画出那样成熟的水粉宣传画的竟是这样一位憨厚、朴实的青年人。”石岛初识,杨克山便请何先生为自己指点作品。到军博创作室工作后,何孔德先生成为他的领导,“当时创作室人少,大家都相处得特别好。何先生一点架子也没有,对年轻画家非常关爱。慢慢接触越来越多,发现我俩性格相投,便经常一起创作。我非常崇拜他的绘画。他也是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艺术家。何先生去世时,我特意回来,亲自抬棺为他送行”。
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工作的同时,杨克山应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相邀创作了彩色水粉连环画《小鼓手》和《白鹳在想什么》。《小鼓手》于1983年第九期《连环画报》首次发表,虽然只有短短八幅,却体现出作者纯熟的艺术功力和精准的人物造型能力,对水粉笔的掌控可谓欲行欲止、操之自如,渲染得人物呼之欲出,给人以振奋人心之感。这部连环画于1984年获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铜奖,后又获第三届全国连环画评奖荣誉绘画三等奖。《白鹳在想什么》于1985年在《连环画报》发表,同年在《连环画报》国际版创刊号发表作品《古莲传新谊》。
杨克山在画室进行创作
随着工作的深入和绘画作品的陆续发表,杨克山想要进一步精进自己的艺术造诣。1984年,他考取了解放军艺术学院油画专业,进行进修。在此之前,他没受到过系统、专业美术训练,创作全凭着自己的兴趣和对艺术的热情。两年后,杨克山毕业回到工作岗位,正赶上我国向苏联和朝鲜学习半景画与全景画。整个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杨克山先后参与了多幅大型、历史题材油画的创作,逐渐形成了他自己的艺术风格。1987年,他参加《卢沟桥战斗——七七事变》的创作,立二等功,这是中国第一幅半景画,由何孔德及相关人员去苏联学习后组织大家创作完成。1988年,他继续参加中国第一幅全景画《攻克锦州》的创作,并于同年发表连环画《西法罗尼亚蛇神》。杨克山回忆这段故事时感慨地说:“我非常有幸参加了全国两个第一幅的创作!”
也是在那个时候,北京的画家开始陆续去往国外开拓自己的视野,受到这种风潮的影响,杨克山萌生了出国看看的想法。1996年,应邀去蒂尤莱思大学讲学的机会把他带到了美国。在朋友徐希介绍下,他去纽约参加了每年一次的世界艺术博览会。出乎意料的是,以前为艺术著称的美国东部艺界对杨克山的写实作品很感兴趣,许多画廊、艺术公司纷纷找他合作。从那时起,决定留在美国接触、学习陌生的西方艺术形式。
之前十年的创作经历,使杨克山对历史、战争类绘画题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海外学习游历的经验,使他的艺术手法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谨言慎行的靳尚谊对杨克山不吝褒颂之辞:“杨克山在不懈的艺术追求中,已形成其个人的风格。他扎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遵循写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追求真、善、美兼备,生活与艺术的统一。在创作中,兼收并蓄,以各种画风的营养来充实自己。杨克山是我国中青年画家中的佼佼者。以其不懈努力的精神,其前景可望更加广阔远大。”2003年,杨克山应邀回国赴西柏坡参加小半景油画《三大战役》的创作之后。2008年,他又与崔开玺先生合作,签约创作文化部首部重大历史题材作品《卢沟桥战斗》。这件作品在1987年版《卢沟桥战斗——七七事变》的基础上重新构图,通过严谨的构图、和谐的色彩、生动的人物塑造展现出真实的战争历史场面,表现了中华儿女在国难家仇前殒身不恤、前仆后继,为争取民族自强独立不断奋力拼搏的信念与决心。画作现于中国美术馆收藏。对于形式化的历史性作品,何孔德先生曾评价说:“‘艺术为政治服务’看似是不可取的,甚至是不符合规律的,但题材和任务是上级下达的,处理题材和绘画技巧是个人的能力。要从那种束缚人的‘规律’中取得自由,并非易事,只有使出浑身解数,通过磨炼以求精进,自己去创造、搏击,而不是等待天赐良机的强者,才能从峭岩石缝中挣扎着迸发出来。杨克山正是这样不屈不挠地拼杀出来的。”
三个月前,杨克山与画家毛文彪一起,为广东虎门博物馆绘制完成了油画《南京条约》。他完全遵从内心的需要来选择那种能够发挥自我兴致的艺术形式。就这一点来说,杨克山就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艺术家。他不受新潮艺术的影响,始终坚持自己的艺术观,执着于在一条艰辛的路上不懈地探索前进,寻找一种源于内心的不枯竭的生命体悟。艺术创作来自于无名利的真诚、无干扰的真实和无污染的纯真。美源于真实,只有循着“真实”的路子、“真实”的方向,才能在作品中洋溢着飞动的魅力和浩荡不羁的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