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络流行语看你我的共性心理
2016-12-05王金婷
王金婷
若说在里约奥运会上,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有谁?恐怕除了女排精神的代表性人物郎平外,就是“洪荒少女”傅园慧了。在赛后的采访中,这个开朗、耿直的女孩向记者表述:“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加上她率真的表情,“洪荒少女”傅园慧瞬间红遍了祖国,一句“洪荒之力”同时带动了上亿伙伴的共鸣。这“洪荒之力”既诙谐幽默地表达了用尽全力,又因为它是一句网络流行语言而使大家会心一笑,拉近了距离。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呈现,它的发生、发展受到社会意识及共性心理变化所影响。当今的网络时代,流行语言的更迭如此迅速,折射出的正是这个时代的急速变化以及人们共性心理状态的不断演化。
群体归属感
“洪荒之力”是来自2015年大陆热播剧《花千骨》中的一句台词,即妖神之力,在剧中代表着毁灭世界的力量,女主角经历太多悲痛,最终释放洪荒之力成为妖神。因为电视剧的热播,“洪荒之力”也为大家所熟识,当傅园慧使用这句话时,观众马上理解她的意思,并且心理的距离是很亲近的。那种类似的感觉是——我们是同类,我懂你。在当前社会,网络流行语无形之中为群体与群体之间进行了归类与划分:听得懂的,大家会心一笑;不明就里的,自然就不是同类。
人类共性的心理是渴望在群体中有归属感,不自觉地融入这样新的语言中。共同的语言规则是群体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积极地参与和使用会增加群体归属感。一旦错失这些归属感,会进入一个人独立于群体之外的状态,内心会感到不安和孤独。这里的归属感是文化心理的概念。它是指一个个体或集体对一件事物或现象的认同程度,并对这件事物或现象发生关联的密切程度。网络流行语的迅速更迭,体现出人们对群体归属感的渴求,以及对没有归属的担忧和恐惧。
共鸣心理
比如“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来自于漫画作家喃东尼最开始创作的“友谊的小船”。寓意友谊经不起考验,说变就变。因为漫画的可爱、幽默,又反映出大家共性的认识,对友情的渴望,以及情感的脆弱性,故很快流传开来。很多网友在“友谊的小船”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从大家对友情的共同认知拓展到更多共鸣的领域。“爱情的巨轮说沉就沉”、“ 青春的小鸟说飞就飞”等等。
共鸣心理是指个体与群体思想、情感、价值观念的一致性反应。当产生共鸣时,情感的亲近度更高,安全感增加,通常会体会到被理解的愉悦、找到同类的欣喜等正向情感体验。艺术家们将对同一事件的相通价值观从理性的角度进行加工,以艺术品、文字、绘画等抽象形式呈现,受众以视听的方式接收并产生情感共鸣。部分网络流行语正是以网络为载体,传递群体中的共鸣心理。
亲和心理
微信使用越来越便利,在快速的交流中会发现一些儿童化“卖萌”的表达方式。比如:萌萌哒,美美哒,么么哒,使用叠词和语气词的组合来替代常规的形容词;用“偶”代表我,“酱紫”表示这样子,“稀饭”表示喜欢,等等。一般女性对这类词汇使用的较多。这样的表达方式让人感觉到对方是可爱的,甜美的,产生想要亲近且温和对待的愿望。就如同我们看到很可爱的小孩子,或者毛茸茸的小宠物之类美好柔弱的事物所产生的亲近欲和保护欲,这是人类在亲和心理下的共性情感。
亲和动机是指人们害怕孤独或深感力量单薄,希望与他人在一起的愿望。对于可爱和弱小会引起亲近和保护的愿望。这类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会引起对方的好印象,增加交流中的好感。这类“卖萌”的流行语,无形当中利用了人际间的亲和动机,拉近社交距离,使沟通更顺畅。但也要注意适度,虽然网络流行语会产生亲和感,但不是任何场合、任何关系都可随意使用。需合理地评估关系及事件重要性,否则会起到反效果,反而会带来幼稚、讨厌的感觉。
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学派术语,表示个人在精神、情绪受干扰时用来避开干扰,保持心理平衡的一种心理机制。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通常是在无意识状态下使用的。简单来说,某件事情或某个场景让你觉得心里不舒服,而人类的本能是倾向于让自己舒服,于是本能地会产生一些小办法,让你觉得舒服。这些小办法的形成是在无意识当中运作的,就是你可能自己还没觉察到,它已经帮你从不舒服转换到舒服了。
这样的心理防御机制在网络流行语中很常见。比如:“屌丝”,本来是源于某地方言,说明一个人矮、穷、丑、胖。“屌丝”不是有志青年,更不是精英。但网络上越来越多人喜欢用屌丝来形容自己,甚至有了“屌丝逆袭”,“屌丝男士”等等。用自嘲的方式主动认领了有一定贬义或负面的形容,在别人没有贬损自己之前,自己先自我解嘲,幽默一下,反而让这些所谓的贬低,不能很严肃很正式地发声。这便是潜意识当中的防御机制在起作用。因为被别人很认真地进行负面评价,一定会带来不舒服的内心体验,觉得自尊受伤、没面子,甚至被瞧不起等等,为了避免这些体验,自己先幽默一把,让这件事情变得不那么正经,自然那些负面的评价也带上了玩笑的意味,不会太当真。当下流行的“单身狗”,“傻白甜”都具有类似的作用。并且有共性的一类人对这些称谓的自嘲,一旦能成为流行语,就具有了群体性,在共同潜意识的防御下带来一定的归属感。
自我的模糊表达
前阵子的网络流行语中,“吓死宝宝了”、“宝宝不开心”、“臣妾做不到啊”不仅使用频繁,而且历久不衰,一直高居流行语榜首。可以看到这些流行语中,都用了其他模糊词汇来替代主语“我”。比如,突然打雷下雨,本来是我很害怕,可是表述却是:吓死宝宝了。假期取消了,本来是我生气,却说:宝宝不开心。
在心理学中,“我”是一个非常重要和复杂的概念。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我”是一个整体,包括“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包括饥、渴、性等。本我需求产生时,需要立即满足。支配本我的是快乐原则;超我是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的部分,成分是社会道德规范、个体的良心、自我理想等。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由本我产生的各种需求,因为受到超我的限制,不能在现实中立即满足,需要在现实中学习如何满足需求。最终的现实状态就是自我。因此,自我是介于本我和超我之间,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
如上的网络流行语,恰恰是自我在现实原则下的模糊表达。我们可以这样想,自我是被夹杂于本我和超我中间的部分,它很为难,一方面本我像个小孩子一样,想怎样就怎样,另一方面超我像个大家长一样,要让这个小孩子守规矩,不能随心所欲地乱来,自我就要从中协调,既能满足一部分本我想快乐的心意,又要满足一部分超我限制的部分。像上面的例子,假期取消了,心里的感受是不开心,本我的愿望是“放假放假放假”,同时,超我又从规范角度告诉你要服从安排,要守规矩。这样的矛盾下,自我出面协调,用“宝宝”替代“我”,即将本我的不开心表达出来,又没有用“我”去触犯规则。自我用这样模糊的方式在潜意识中进行了协调工作。这类能流行起来的语言,都是在规则和快乐之间游走的模糊地带。
开放式情绪调节
网络的覆盖和各种在线交流软件的发达,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容易,沟通的维度增加,空间也在拓展。带来一定便利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讯息爆炸,虚假新闻,恶意广告等等。网络是一个共同的平台,大家共性的情绪会在这个平台上激发,放大,蔓延。也就是说在这样的开放状态下,人们的情绪已经不再仅仅是自己或正在交流的几个人之间的情绪流动了,情感的张力更大,更开放,具有一定的传染性。网络平台同时也产生出能够抵消这些情感的方式——网络流行语。比如,我内心几乎是崩溃的、狗带(go die)、我也是醉了、you can you up等等,这些语言都带有强烈的情绪,不可理喻、不屑、愤怒等。这些流行语恰好是在网络平台上的一种既开放又言辞恰当的情绪调节方式。网络时代的语言,起源于网络大众,既便利了大家的交流,也调节了共性的情绪。
网络语言背后还有很多时代心理特性,比如: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某某某不易,且行且珍惜……在繁忙和浮躁的时代里,流行起来的是心灵的文艺情怀,是对苟且的生活中诗和远方的眺望。比如: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张世超你把我家钥匙放哪了……看起来是生活中的对话,却莫名流行蔓延,体现了这个时代的“集体空虚感”,盲目从众,打发寂寞时光,一种无意义感被延伸。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更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这背后也蕴含着,人们的心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地调节、变化,去创造一个时代,去适应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