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承载司法独立的老磨坊

2016-12-05王姝苏顾盈颖

检察风云 2016年22期
关键词:磨坊主波茨坦钉子户

王姝苏 顾盈颖

“法院是法律帝国的理想,法官是帝国的王侯”。一百四十年前, 德国的首都柏林最高法院的门外,正义女神的雕像矗立着,雕像背后铭刻着一句格言:“为了正义,哪怕它天崩地裂!”

古老磨坊的传说

波茨坦是德国非常著名的旅游城市,也是欧洲的历史名城之一。这里有大片的湖泊和森林,有美丽的宫殿和花园。在这座小城里发生过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然而,要论及经典,对于法律人而言,不论是耻辱的“波茨坦日”,还是举世闻名的《波茨坦协定》,都不及那座古老磨坊的传说。

1866年,当时的皇帝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Wilhelm I)在行宫登高远眺波茨坦市全景,正欲感慨江山如此多娇之时,宫殿不远处的一座磨坊挡住了他的视线。如此碍眼的“违章建筑”,让威廉一世兴致大减。于是,他下令让身边的大臣去问磨坊的主人愿不愿意卖出磨坊,他打算买下这座磨坊并把它拆掉。

大臣连忙找到磨坊主交涉,不料这位磨坊主态度十分坚决:“这磨坊是我祖上传下来的产业,乃无价之宝,我必须将它世代相传,给多少钱我也不会卖的。”大臣好说歹说也没有办法,只得无奈地如实回禀。威廉一世执意要拆这座磨坊,便开出高价来买。岂料磨坊主还是不肯卖。威廉一世龙颜大怒,命令卫队强行拆掉了磨坊。让人惊讶的是,在强行拆除之时,这个钉子户倒是很配合,展现了良好的绅士风度,好像一点都不担心,仿佛心中早有盘算。果不其然,第二天,这个老汉就一纸诉状把威廉一世告上了普鲁士最高法院。这是古往今来少有的“民告国王”的案件。当时在国内引起的轰动可想而知。开庭审判那日,最高法院的旁听席上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虽然蛮横的威廉一世连代表都未派出,但法院还是按正常程序审理了此案。当时的法官心中颇为为难,一边是正义,一边是权贵,这两种势力,在法官的内心产生了激烈的斗争。最终法官们在“法官只有一个上司,那就是法律”这一铿锵有力的格言指引下,毅然裁定:“被告威廉一世,擅用王权,侵犯了原告由宪法规定保护的财产权利,触犯了《帝国宪法》第79条第6款,限令被告威廉一世在原址立即重新建立一座同样大小的磨坊,并赔偿原告所受的经济损失”。

威廉一世拿到判决后,虽然心中不胜恼怒,但也担心如果藐视法律判决,将引发人们更大的怨恨。于是,只能依照法院的判决去执行,令人又将磨坊在原地重建了起来。

老磨坊的新时代启发

数年后,威廉一世去世了,威廉二世登基;老磨坊主也去世了,小磨坊主继承了磨坊。后来,小磨坊主手头拮据又急需用钱,想卖掉磨坊,正苦于寻找买主的他忽然想起了几十年前那场关于磨坊的官司。于是他给威廉二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委婉地陈述了那段往事,表明现在急需用钱想把磨坊卖给威廉二世。威廉二世收到信后,前思后想,考虑了很多。最后给他回了信,信中说:“亲爱的邻居,你说要把磨坊卖给我,这事关国家大事,我以为万万不可,因为这座磨坊已成为我国司法独立和裁判公正的象征。我怎么能忍心让你丢掉这份产业呢?你应当竭力保住这份产业并传给子孙,使其世世代代保留在你家名下。你现在经济困难,我十分同情,派人送去3000马克,以解燃眉之急。”信末署名是:“你的邻居威廉。”小磨坊主收到威廉二世的信以后,非常感动,利用国王给的钱把磨坊进行了翻修,还教育其子孙要珍惜这份祖传遗产。直到现在,这座象征司法独立和裁判公正的古老磨坊还屹立在波茨坦的土地上。

对于上述故事,经考证并非完全符合史实。很可能是日积月累以后,几个真实故事糅合加工以后的结果。但我们能从故事中清晰地感受到在法治精神影响下,人们捍卫私有权、财产权的渴望和追求,体会到国家、政府对于个人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的理念认同与制度维护。在一系列的历史事件中,也确实有磨坊主与国王之间就磨坊的归属、去留等问题展开诉讼与交流。这个故事的诞生成为了西方法治追求民主与独立的典范。这样的故事,在西方的法治发展史上并非少数。我们也就不难理解“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一法谚的内涵了。

对于过去的“磨坊主”,我们很容易就想到了现在的“钉子户”。毫无疑问,私权应该给予充分尊重和保护。在拆迁过程中,任何侵犯公民财产安全与人身安全的行为都应当予以严格禁止。因为有法可依,“磨坊主”与国王的矛盾很快得到了化解,这也是法治社会的基础所在。但时至今日,国内国外拆迁过程中的“奇景”已层出不穷。“钉子户”的存在,一方面反映了公民合法的个人意愿的自由表达,但也从一定层面反映出国家政策落实不到位、执行标准不统一、违法违规操作多等现实问题。执法者自身执法的公正性,才是法治社会的重要保证。然而,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各种利益矛盾层出不穷,仅仅以“磨坊主”或者国王的一方利益作为参考,可能已经很难做到平衡。“钉子户”成为了法律的胜者,但却很可能是一个“市场失败”的典型。整个社会利益,社会成本将更多地进入到我们的视野中来。对于社会成本的考虑,就是要让我们意识到,对于个人财产的保护并非没有底线,没有绝对限制。如何在保护私权的基础上做好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与协调,这可能又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讨法的价值中很重要的一块内容,即法的效率问题了。

编辑:成韵

猜你喜欢

磨坊主波茨坦钉子户
改行
图书馆头号“钉子户”
波茨坦公告旧址感吟
一招拆除数列求和的“钉子户”
磨坊主的歌
一招拆除数列求和的“钉子户”
穿靴子的猫
《坎特伯雷故事》中的磨坊主和“磨坊主的故事”
日本遭原子弹袭击,都是翻译惹的祸
美英中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1945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