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随笔和读书感悟
2016-12-05李昌生
李昌生
一、对教育案例的再认识
近期,通过学习和思考,让笔者再次对教学案例和管理案例有了重新的认识,真是受益匪浅。
在教学研究过程中,学校经常提倡老师们写教学案例,其出发点是让老师们寻找并发现自己或身边的教育故事,然后让简短而生动的故事引发出深度的思考,再把思考谈出来,写下来,更好地帮助自己提升对教育的思考和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可是有一部分老师写的案例总是那么的普通,感悟与思考总是那样的浅薄。通过学习,使笔者对案例的书写有了新的认识。
原来没有搞清楚案例到底是什么?连这个原点的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那么随后的努力就有可能白费了。比如有的老师把教学案例写成了教学实例,把自己的教学实录以自然的状态陈述了一遍,没有经过适当的取舍,也没有遵守特定的文体和书写规范;有的老师把教学案例写成了教学范例,这范例所反应出的教学问题已经得到了处理,没有待解决的问题,也就没有给人以更大的探索空间;有的老师把教学案例虽然写成了教育故事,可没有教育理论的支撑,没有解释、说明、争论、分析和比较,只是让人们一笑了之;有的老师把案例写成了苦涩的论文,论文要求从抽象到具体,这本身就是一线老师的难点,因有难度且没有兴趣,写论文就变成了一种负担,于是便会去抄袭、去造假;有的老师把案例写成了教案或是教学设计,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只进行了简单的说明,如此等等。
案例则应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具体反应,更应是对其进行的反思和总结。撰写案例应该避免以上几种形式的误解,抓住典型生动且有新意的教育实践,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展示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思想和感情,应对教育现象有一定的深度的思考。
在教学研究过程中学校应引导老师具有书写教学案例的意识,让案例研究成为老师的生活常态,这样的教育生活便会有趣味、有意义,一切便会迈向美好。
二、“集体备课”变成了“集体偷懒”———对集体备课的思考
为了革新校本教研的方式和途径,促进学校的校本研修,每个学校都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进行着大胆的尝试,实施着披荆斩棘的改革措施,我校也不例外。大家一致认为上好课要从备好课开始,于是集智备课,集体研讨就热火朝天地搞了起来,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还出台了备课制度来保障执行力。
年级组教师在教研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备课任务的分解,由主备教师书写详案,集备时由主备教师说课,其他教师补充,讨论完毕老师们便拿着别人的教案去上课。仔细一想,这样做往往会把集体备课变成了“集体偷懒”。
集体备课的目的是为了集中大家的教学智慧,实践证明,这是无可厚非的,不是集体备课本身有问题,而是常常做错了,走了捷径,是冠冕堂皇的用了“拿来主义”,这捷径对于爱思考的老师来说或许会有些作用,但对于懒于思考的老师来说,简直是浪费了时间,还耽误了独立备课。
如何做好集体备课呢?每位老师应该根据同一课题先进行有效的独立备课,在集体交流的过程中每位老师都应该进行说课,说课的目的就是在于阐述课堂设计的理论支撑和自己的学生意识,每位教师应该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共同切磋、讨论完毕后再进行自备,修改完善,形成基于自身特点和班级学情的导学案。可以说集体备课形成的应是简案,讨论修订后自我完善的才是详案。集体备课的道理如同小组合作学习,没有预习与独学思考,所谓的讨论合作是没有实效的。我们不能走捷径,不能把“集体备课”变成“集体偷懒”。
三、读《侍坐》有感
说来惭愧,关于孔子,关于《论语》,本人所知道的那么一点儿,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比如开创私人讲学风气、开创儒家学派,语录体,还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东方圣经”,核心思想“仁”等等。
由于关注点不同,笔者更想说说自己眼中作为老师的孔子。
孔老师长期在教学一线,据说弟子三千,通晓“六艺”的有七十余人,明清时,被先后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老人家教育思想明确(“有教无类”等)、方法科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教材完备(《诗》《书》《礼》《易》《乐》《春秋》),其思想和教育方法在中外教育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今天我们如何当教师仍有巨大的启发意义。
比较喜欢《侍坐》一节。好一个“侍坐”!字面上都能看出师生平等了,更不用说他老人家一开口就是:“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因此就不说了。接下来,孔老师开始以问题导入,是关于理想的。看看子路,其志向是治理千乘之国,带兵作战,但“率尔”将他“不假思索、有点草率”的性格表露无遗,老师“哂”,从后文看是对子路不谦虚的笑。接着点名冉有、公西华,这两位根据自己的长处谦虚地回答了下,老师没表态。
直到曾皙讲自己的理想跟其他三人不同,“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孔老师很少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就直接赞叹的,此处实属例外。
一般认为,曾皙描绘的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景象,是以“仁”治理下的理想之国图景,和孔老师的“仁政”啊、“礼治”啊,还有“教化”等等政治主张相符,所以才有“吾与点也”的答复。当然,也有认为曾皙消极避世,符合孔老师说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孔老师把对学生的评价放在了课外,此处不再赘述。管中窥豹,我们能看到的是一位和蔼可亲、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教化以礼的老师形象。
到这里,让人不由得想起孔子一生的遭遇并不顺遂,志向也无法施展,但他为什么直到今天还被尊崇,这就是人格的魅力和思想的力量吧!难怪司马迁说:“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可谓至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