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均等化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研究

2016-12-05羊仓盛

时代金融 2016年29期
关键词:分权均等化财政支出

【摘要】我国为适应新经济环境,积极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财政分权体制的实施,使得地方政府获得的财政权利更加自由,有效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改善了部分地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局面。但这种财政分权体制业存在弊端,由于地方上各种保护主义滋生,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不平衡现象越来越明显,严重制约了社会资源流通,使得区域经济差异越来越突出,这非常不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为优化地方财政结构,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我国加大力度实施均等化转移支付,使地方财政资金分配更加合理和透明。本文将针对均等化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展开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地方财政  财政支出  财政结构  均等化转移支付

一、引言

在世界性财政分权改革的浪潮中,我国为调动地方经济发展积极性,实施了财政分权举措,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却导致地区间财政能力差距不断扩大,造成中央财政汲取能力不断下降。为解决地方政府财政均衡问题,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我国开始尝试实施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该制度的实施虽然切实有效改变了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但由于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实施时间尚短,缺少时间考验,诸多方面有待完善,实际操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很多时候不能取得预期效益。而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地方经济发展有很大影响。因此,积极完善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势在必行。

二、均等化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关系

均等化转移支付是指以地方政府间财政能力差异为依据,以客观、科学的评估收入能力和支出需求为基础,以各地政府能提供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为目标,实施的一种地方财政平衡制度,用于解决中央与地方之间及个地方之间财政结构失衡问题,避免地区间在经济发展中过程,由于保护性竞争对资源配置与流动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消除地方政府间公共服务水平差异,调节各地区间的财政分配关系[1]。从均等化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关系来看,通过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能有效提升各级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缩小地区间政府收支差距对公共服务质量造成的影响程度,促进社会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另外,通过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的实施,还能避免财政资金滥用,解决公费消费等情况[2]。因此,非常值得大规模推广和实施。

三、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实施的基本情况

通过前文对均等化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关系的分析,不难看出实施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的重要意义。但由于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仍在摸索中,实施时间尚短,实际操作仍中存在诸多问题。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实施的基本情况:

(一)缺乏合理性

就目前来看,该制度计算转移支付额公式缺乏合理性,具体的计算过程中缺乏对地方经济客观因素的考虑,没有考虑到各地方预算外收入和制度外收入对地方财政能力的影响,更没有标准化的地方财政能力预测机制,并且对于部门支出和事务支出间的规定标准不清晰,混杂现象突出,显然制度涵盖程度不够,缺乏合理性与规范性。

(二)存在利益倾向现象

当前对于地方政府标准财政支出需求的预测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利益倾向现象,过于侧重政府部门利益,缺乏对公共服务需求的考虑,没有公共服务均等化意识,而是考虑提供公共服务的地方政府部门的利益,显然这已违背了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实施初衷,偏离了公共财政理论本质要求。

(三)支出标准设置不科学

我国的单位支出标准计算是基于全国人均支出计算,计算过程中包括贫困地区支出与富裕地区支出。但由于我国经济基础薄弱,各地区间贫富差距非常大,这便导致最后计算出的均值低于实际标准,造成支出标准设置缺乏合理性和可靠性[3]。显然一个低标准的单位支出,不利于较快的增加贫富地区的转移支付,反而会扩大贫富差距,造成地区间财政支出结构不平等进一步增大,横向财力不均衡现象将更加严重。

四、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完善策略

从前文对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实施基本情况的分析中可以知道,当前该制度在实际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积极完善该制度势在必行。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完善策略:

(一)调整标准财政收入范围

合理计算各地方财政能力,确定财政收入,是确保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合理性的前提条件,更是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只有制定明确标准,才能确定实施方向。不合理的标准财政收入范围,缺乏对实际收支的考虑,是当前均等化转移支付实施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国应适当调节标准设置计算的财政收入范围,尽快改革预算管理,把一些尚未纳入预算范围的收入纳入到法定预算管理当中来,提高地方政府收入计算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使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趋于合理,具有实际操作意义。

(二)对支付标准进行清晰划分

仅仅提高财政收入计算合理性远远不够,还要对支出标准进行清晰划分,应按照公共财政要求,尽快建立明确标准体系,严格对各级地方政府的支出需求进行标准划分、在具体的划分过程中,要以公共服务类别为导向,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为目标,确保划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提升各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的针对性与明确性。

(三)合理设置单位支出标准

单位支出标准是关乎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实施可行性的关键要素,为确保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顺利实施,保障制度职能的发挥,必须要合理设置单位支出标准。在具体的设置中,应考虑各地区财政收入差异,科学设置权衡值,不能以较低的平均单位支出作为单位支出计算标准,应结合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对单位支出标准做出规定。

五、结束语

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缩小各地区间的贫富。应积极针对当前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提高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及科学性,真正发挥制度职能,为经济建设提供支持。显然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能够有效弥补,分权财政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地方财政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杰.转移支付与县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西安理工大学,2013,11(14):132-136.

[2]韩苏丹.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研究[J].电信快报,2014,02:39-41+48.

[3]管永芳.山东省财政转移支付对县级财政能力均等化效果的研究——基于三种指标比较的角度[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2(13):121-123.

作者简介:羊仓盛(1985-),男,汉族,江苏阜宁人,本科学历,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财政税收。

猜你喜欢

分权均等化财政支出
蒙住眼,因为剁手难——为什么清代不能建立合理化的央地财政分权
Association of peripheral anterior synechia, intraocular pressure, and glaucomatous optic neuropathy in primary angle-closure diseases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201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支出完成预算情况
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建设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均等化服务试点一年间
当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分权化背景下的印尼海外移民治理研究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