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场外也能做出美味新闻套餐
2016-12-05高中华
高中华
内容提要 从雅典到里约的4届奥运会报道,《大连晚报》在赛事新闻之外另辟蹊径,开创“外奥运”报道模式:紧抓赛场外的新闻。客观上的被逼无奈之举却收到良好效果。如今,“外奥运”报道模式在《大连晚报》体育新闻报道中已经常态化,并为新闻创新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 奥运会 赛场外新闻 “外奥运” 报道模式
“啪啪啪!严肃点,这枪战呢!”这是2016年8月6日《大连晚报》奥运特刊中的一篇文章标题:本报特派记者初抵里约,在大巴上听到了“啪啪啪”的冲锋枪声。原来,为了奥运安全,当地警方正在一处贫民窟抓捕几十名不法分子,双方发生激烈枪战……
类似此种在奥运期间采访编辑的赛场外的报道,《大连晚报》称其为“外奥运”报道。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到刚刚结束的里约奥运会,“外奥运”报道在《大连晚报》奥运特刊中的比例和重要性逐渐增加,从最初的点缀,变成了如今的重头戏之一。
而这,其实是逼出来的。
一、从伦敦到里约:“外奥运”报道的常态化
经过了北京奥运的实战检验,包括《大连晚报》在内的各报都对“外奥运”报道模式有了深刻的认识,思路更清晰、方法更准确,重视更充分。而南非世界杯,为“外奥运”报道提供了宝贵的成长机会。在世界杯期间,《大连晚报》特刊拿出近三分之一的篇幅专做赛场外新闻,由于是在遥远神秘的非洲大陆,中国读者对其严重缺乏了解,因此赛场外新闻的空间更大,稿件更易引起关注。《大连晚报》记者采写了一系列赛场外新闻,都堪称佳作。探访约堡枪市、到约堡最大贫民窟做客、探访地下珠宝行、南非华侨打拼系列等等,都得到了业内同行和读者的一致好评。
及至伦敦奥运会,“外奥运”报道已经走进成熟模式。《专访伦敦市长,我对中国有特殊情结》《走进现代足球的根儿》《华裔警官真实吐槽:压力实在大,俺要去休假》《探访泰晤士报:奥运报道,力度大于女王盛典》《青花瓷,琵琶,正宗兰州拉面:英伦风惊现中国错觉》《网曝奥运会官员一顿工作餐要花4.4万英镑?本报记者亲自调查事件原委:伦敦公款吃喝很疯狂?》《体验伦敦黑出租》《再过康桥,再读剑桥》《探访温布尔:观看男单决赛》《奥运会拉动伦敦体育博彩销售:英国彩民不敢买同胞赢》《青年旅舍租金每天每床30磅,郊区房子涨到了一星期五六百英镑:蜗居在伦敦的日子》《英国足球地理系列报道》等,让中国读者感受到了浓郁的英伦风情,认识一个不一样的伦敦。
里约奥运会是里约在世界杯后举办的又一次体育盛会,尽管一些读者对里约、对巴西已经有了初步认识,但里约“外奥运”报道仍然大有可为。因为只有沉入到最民间,最底层,才可能获得最有价值的赛场外新闻。而里约的很多角落,巴西和南非文化的很多篇章,都还蒙着神秘的面纱。《不一样的足球赛——里约豪宅区,大罗旧居旁,中国记者约战里约警察。原以为绿草如茵,不成想黄土飞扬》,这是《大连晚报》里约奥运特刊最近刊发的一篇文章,报道的内容很简单,却依旧与读者的想象大相径庭。这表明,“外奥运”报道,空间无穷大。
回味:从雅典到里约,12年里,《大连晚报》的“外奥运”报道从无到有,从粗犷到细腻,从稚嫩到成熟。事实上,这也是全国纸媒的一个缩影。客观上,“外奥运”报道的应运而生有“被逼无奈”的因素——包括互联网科技的普遍运用、体育赛事新闻资源的稀缺、新闻采访客观条件的限制,但也是新闻人借势而为寻求突破的创新思路的必然产物。事实上,也正是被逼出来的“外奥运”报道,为体育新闻报道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此前,在大型赛事的报道中,各家媒体的内容普遍同质化,不管是电视广播、报纸杂志。还是网站、APP和自媒体,关于赛事报道的内容大同小异。因为可供选择的新闻资源就那么多,哪家媒体都很少能采写到有价值的独家报道。长此以往,各媒体受众难免产生厌倦心理。而“外奥运”报道提供的体育报道社会新闻化模式,为打破同质化困局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行的思路。因为,在大家眼里,赛事本身呈现的内容是相同的,但赛场外呈现的内容却千变万化各不相同。无尽的未知之地、无穷的视角,都会带来完全不同的表现风格和方式,展示新颖的内容。
二、雅典:“外奥运”报道小试牛刀
从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始,《大连晚报》就保持着每逢大赛必有记者亲临现场的传统。2004年,有两名记者奔赴雅典。很快,前方记者和后方编辑部就发现,仅仅赛场内的报道,无法在奥运新闻竞争中获得优势。这是因为,其一,此时互联网冲击开始显现,几大新闻网站在赛事新闻的即时性上优势明显。这导致单单从报纸上获得赛事报道已经无法让读者满足和满意。其二,两名特派记者,并没有正式采访证,无法深入场馆获得具有独家价值的赛事新闻。此时,加大赛场外新闻的报道力度,成为不二选择。
《大连晚报》奥运特刊《剑指雅典》迅速做出调整。
首先,扩充前方亲历、感受类稿件,充分展示希腊的风土人情、异域文化。这不是奥运主菜,却是读者津津乐道必不可少的下酒菜。
其次,增加后方版面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专版“雅典情-派对”分别组织作家、歌手、文艺界人士等专题,围绕奥运说三道四。林依伦撰写的“我曾单挑李永波”一亮相就四座叫好。
第三,就是增强前方外奥运报道篇幅。比如《专访雅典市长,这里的物价一直在降》《大连带来的国旗雅典机场掀高潮》《许总教练向本报记者诉苦:我要是任人唯亲,那倒好了》。因为4年后奥运会在北京进行,前方记者专门开辟专栏观察“从雅典到北京”,在交通、安保、志愿者服务等方面给出自己的思考。
第四,注重后方运动员亲友的采访报道。比如刘翔夺金后,立即组织了《爸爸冷静,妈妈激动,刘翔家比田径场还热闹》,极大满足了读者的阅读欲。而辽宁籍运动员更是采访的重中之重,比如《义夫又夺金,父母乐开心》《开始紧张,后来欢呼,刘亚男家人为女排干杯》《杨昊妈妈为女儿落泪》。
回味:说“外奥运”报道是逼出来的。雅典是个开端。门户网站逐渐抢占新闻报道高地,挤占报纸的可读性;前方赛场有限的新闻资源被众多记者瓜分;缺少正式采访名额,无法获得有价值的独家赛场赛事新闻。这三点非《大连晚报》自己的感受,其实是当时众多传统媒体共同的慨叹。此时,加强“外奥运”报道是迫不得已的无奈之举。但效果很好,无论是前方记者的亲历还是后方的互动性新闻采写,都受到了读者的好评,也正是从雅典奥运开始。包括《大连晚报》在内的很多传统媒体。开始认真研究“外奥运”报道思路和方法。
三、北京:赛场外新闻风生水起
在北京,“外奥运”报道大放异彩,报纸上那些赛场外新闻的受关注度,甚至超过了赛事新闻。“外奥运”报道的激烈竞争,甚至在北京奥运开幕一周年前就开始了。
2007年8月8日,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倒计时还有一整年,《大连晚报》4名记者出现在北京街头。和他们一起的,还有来自全国各地媒体的大批同行。此时,赛事远未到来,采访主题和重心,只能是“外奥运”新闻。《鸟巢的汗水里,有他的一瓣》《夜晚探访水立方》《倒计时一周年,360度北京》等稿件从各个角度审视北京。其时,全国报纸的体育版都是类似的“外奥运”文章。
因为读者反馈不错,一年后,“外奥运”新闻报道占去了《大连晚报》奥运特刊的相当版面。每天6个版的《赛外全景》均是赛场外新闻,大量具有贴近性、趣味性的文章见诸报端,其中不乏在当时看来极具新闻价值的稿件。
就《大连晚报》而言,2008年的“外奥运”报道可以分为几类。
第一类,场外揭秘,聚焦的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话题。《北京奥运安保十大秘密武器揭秘》《各国元首保镖展示》《经济大师分析:北京奥运,赚还是赔》《开幕没下雨,原来有玄机》《12亿港元打造奥运马术场地,马厩都是六星级》《奥运会花销比拼,俄军团包下城堡酒店》等等。
第二类,国外运动员以及来宾的赛场外故事,这很能满足读者的阅读欲望。《本报记者巧遇罗格夫人:四逛秀水街,还要做新衣》说秀水街成“奥运第二会场”,各国运动员和来宾乐此不疲;《菲尔普斯妈妈竟拿“儿子”砍价》讲的是菲尔普斯妈妈在秀水街要买书法卷轴,店家要价600,她喊出儿子名号,最后380元成交。《跳,为了9岁白血病儿子》记录的是33岁的丘索维金娜为儿子第五次参加奥运会,获得跳马银牌,《体操妈妈,李宁赠他两万欧元》则是圆满结局。还有《北岛康介曾对罗雪娟说我爱你》《萨乌丁参加奥运只为糊口》等等。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媒体对外国运动员的关注达到顶峰。
第三类,中国人的“外奥运”新闻。刘翔退赛后言行,举国关注。《大连晚报》与当地记者紧密合作,次日即发出《姚明短信慰问刘翔》的报道,引起极大反响。奥运期间,央视各解说员也成了焦点,他们的言行受至0前所未有的关注,褒贬不一。《大连晚报》专门推出专题,解读马燕红。宋晓波,汪嘉伟,钱红,宋世雄,对观众争议最大的冬日娜,《大连晚报》推出一个版《众说纷纭冬日娜》,反响出人意料的强烈。当然,更多的笔墨集中在普通中国人身上,他们更能展示中国人的文化特征和民族特质,《小小理发铺上百冠军光顾,精心为姚明设计凶悍发式》是河南小伙柴进讲述自己与中国上百名世界冠军的缘分,“超级丹要求高,叶莉给我做广告”。《一个华裔男孩改进了闭幕式:运动员一起入场》《为奥运冠军捏泥像的泥人张传人赵庆杰:晶晶最淑女,杜丽最费神》等,都传神地表达了奥运盛会下中国普通民众的精神面貌和心理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大连晚报》记者撰写的《妈妈加油》,描述了赛场外3岁的孩子手举标语牌“妈妈加油”,为身患恶疾随时可能猝死赛场的赛艇选手张秀云加油的感人故事。该文获得当年中国晚报体育好新闻一等奖。
第四类,自然少不了对大连人的关注,因为地域性和亲近感,这类文章的评价往往最好,也是《大连晚报》最不惜笔墨之处。《标兵队从大连走进鸟巢:大连舰艇学院1030学员承担开幕式4个仪式的标兵任务》《本报记者揭秘奥运引导员:大连姊妹花,大腕前面走》《奥运开幕式上的大连女孩:跪了四十多天,只为两分钟》《张文秀父母:俺姑娘最爱吃菜饼子和蚬子》《迷足球的大连小伙踢进残奥会》《探访奥运服务志愿者:大连女孩想家想哭了》等,都充满了大连元素。
回味:北京奥运期间,全国各报都在围绕“外奥运”做文章,投入了大量人力精力和版面,“外奥运”报道风生水起大放异彩,其实很大程度也是“被逼无奈”。
当时移动互联网来势汹汹,智能手机让赛事新闻的获取更及时更便捷,几乎把报纸赛事报道逼入困境,纸媒必须用“外奥运”报道吸引读者。
北京奥运期间,各报奥运特刊均不惜版面,动辄几十版。以《大连晚报》为例,多时近40版,最少24版。大量版面要求更多的有价值的新闻。于是,仅仅赛事新闻已经无法独自承担,必须挖掘“外奥运”新闻。
各家报纸都向北京派出大量记者,少的三五人,多的十余人。《大连晚报》常驻奥运记者6人,后又先后派出3人。但多数记者没有正式采访证,无法进入场馆。那么,只能选择“外奥运”新闻了。
编辑 陈国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