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扑朔迷离的土耳其政局演变及后续影响

2016-12-05盛睿

唯实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世俗化尔多伊斯兰

盛睿

2016年7月15日土耳其发生未遂军事政变,造成近2000人死伤,总统埃尔多安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至今共有2839名参与政变者被逮捕,其中包括一些高级军官,有20名叛乱军人被打死。埃尔多安表示,他将“肃清”政变发动者,以保持土耳其军队的“干净”。同时,未遂政变后的土耳其政府动作频频,其政局走向扑朔迷离,引人关注。

军事政变为什么失败

自1923年现代土耳其成立以来,分别在1960年、1971年、1980年发生了三次军事政变及1997年的“软政变”。长期以来,军队一直扮演着土耳其世俗主义执行者和捍卫者的角色。每当土耳其的政治方向出现偏离迹象,军队就出来干预国家政治。比较以上几次政变,可以发现以下共同点:第一,军事政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国家的世俗化发展道路出现了严重偏离,世俗化进程受阻;第二,每次政变皆是在经济萧条时期,也正是伊斯兰政党执政时期,凸显出宗教政府对治理国家、发展现代经济缺少能力与经验;第三,在历次政变中,军队都团结一致。军队使用其全部力量对政府采取自上而下的控制。而反观本次政变,以上关键因素皆不具备。首先,在最为核心的国家世俗化发展道路上,埃尔多安领导的正义与发展党只是做些小幅度调整,例如,在土耳其国内修建更多的清真寺、解除女性公职人员不得佩戴头巾的禁令、禁止国内航空公司的空姐抹口红、颁布晚上10点至次日早晨6点的禁酒令、禁止酒类广告等。在世俗化宪法的修订上,埃尔多安还是不敢触及。2016年4月25日,土耳其大国民议会议长伊斯梅尔·卡赫拉曼曾公开提出要把土耳其的世俗宪法变为宗教性宪法,埃尔多安本人迅速与这一言论“撇清”了关系。其次,从经济层面来看,埃尔多安上台后,经济发展迅速,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这也是埃尔多安民意支持度较高的原因之一。最后,据土耳其NTV电视台报道,土耳其政府不会让“这一小撮势力”得逞,将“继续维护土耳其的民主体制”。事后证明,本次军事政变的确是少数军人所为。

土耳其国内政局如何演变

首先,埃尔多安总统的地位可能进一步巩固,宗教势力或将进一步增强。从历史经验来看,挑战半独裁或者独裁统治者结果往往会导致他们的政权变得更加强硬,并非是变得较为温和。此次事件发生后,埃尔多安在从内阁制转向总统制、进一步限制军方权力等方面,都将拥有更大主动权。当然,土耳其伊斯兰政治势力的抬头,并不能改变世俗化发展道路,土耳其仍是政教分离的国家。这是因为多年的经济增长让社会精英们有理由维持现状。土耳其推行的凯末尔式的世俗主义是自上而下,由一小撮城市精英——包括军队、知识分子和商人——对传统和乡村社会强加的意识形态,而并不是普通大众广泛、普遍的民意表达。凯末尔坚持做的不单纯废除国教制,而是完全建立一套西方体制,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不同层面全面实现现代化。换句话说,土耳其世俗化的特点就是有少数精英主导推行的全面西方世俗化现代体制。虽然正义与发展党是伊斯兰属性的政党,但是土耳其从2002年埃尔多安领导的正义与发展党(AKP)上台执政后,土耳其私有化进程明显加快,经济发展迅速。土耳其目前是“展望五国”和G20成员,经济总量排世界第17位。经济的增长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因此,国内现状符合社会精英们的利益。

其次,脱亚入欧符合土耳其的国家利益,加入欧盟依然是土耳其的目标。从欧盟的现状来看,世俗化的土耳其才可能被欧盟所接受。尽管加入欧盟困难重重,土耳其外交有东向趋势,但是欧洲依然是其渴望融入的大陆。从经济层面讲,多年来,土耳其不仅是欧洲的制造中心,还是欧盟出口中东国家的重要枢纽,土欧经济联系密切。土欧旅游市场合作巨大,土耳其人首选的旅游目的地是欧盟国家,来土旅游的最大群体亦来自于欧盟国家。土欧经济合作紧密,加入欧盟,对于商人来说,欧盟成员可以提高经济机会,对于国家来说,有利于土耳其经济的增长。只要土耳其继续向欧洲看齐,成为欧盟成员国之一,继续走世俗化之路是唯一的选择。

再次,土耳其的政教分离、世俗化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形成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这要追溯到晚期奥斯曼帝国时期,其改革大致经历了以下标志性阶段。从塞利姆三世时期(1789~1807),马哈穆德二世时期(1808~1839),坦齐马特时期(1839~1876),哈米德二世时期(1876~1909),到青年土耳其党人执政时期(1909~1918)。世俗主义已经深入人心,绝大多数穆斯林民众走上了世俗化发展道路,并且深度接受了西方生活方式。

最后,埃尔多安没有凯末尔的精神领袖气质,他只不过是典型的具有伊斯兰理念的政治强人。尤其是埃尔多安是和平时期的国家领导人,没有军旅生涯的经历,在军中威望不高。之所以埃尔多安领导的正发党仍然能够大选获胜,主要是因为一场经济危机。埃尔多安政府的突出贡献是使国家摆脱了经济困境,其支持者除了虔诚的穆斯林群体外,有很多是根据自己的钱包投票的,所以在每次埃尔多安总统发表有争议性的言论,都会遭到强烈的反对声音。只要埃尔多安领导的正发党推出伊斯兰政策都会招致世俗派的反抗,包括游行示威等活动。因此,选民是希望国家保持良好、稳定的发展局面,而非是伊斯兰主义的复兴。

土耳其的对外关系

土美关系。此次未遂政变发生后,会对土美关系造成负面影响。目前,双方就引渡居伦问题已经导致土耳其国内对美国出现“信任危机”。据道称,埃尔多安8月2日发表讲话,针对7月15日的未遂政变,对西方盟国发出迄今最猛烈的抨击,指控西方国家支持“恐怖行动”及“意图推翻他的政变分子”。政变未遂后,美土关系恶化到华盛顿不再信任土耳其保管该国的核武器。今后一段时期内,双方价值观的裂痕变得越来越大,彼此猜疑和指责会增加,但是从长远来看,两国彼此仍然会视为重要盟友,为了两国关系的长远发展和地区的稳定,彻底闹翻可能性不大。这是因为,土耳其是伊斯兰国家唯一的北约成员国,又是伊斯兰合作组织的重要成员。美国出于反恐以及中东地区稳定的需要,依然会支持一个稳定的土耳其政府。在打击“伊斯兰国”组织方面,美国需要土耳其的配合,土耳其有着他国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美军战机从科威特、约旦、伊拉克和波斯湾出发到叙利亚展开空袭,比从使用土耳其南部因吉尔利克(Incirlik)以及东南部迪亚巴克尔(Diyarbakir)的空军基地要远得多。从土耳其起飞,美军可以进行更频繁和更长时间的空袭和侦察行动,若临时收到情报,也可更快做出反应。对于土耳其来说,与美国反恐方面的合作也符合自身的国家利益。近期“伊斯兰国”组织在土耳其发动一连串恐怖袭击,给土耳其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极端恐怖主义正日益威胁到土耳其的安全。另外,双方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领域合作广泛。因此,双方的合作是互利共赢的事情。

土欧关系。加入欧盟是土耳其多年的夙愿。1923年共和国成立之初,凯末尔总统就提出了面向西方的对外政策。土耳其从1963年起便成为欧共体伙伴成员国。1987年,土耳其正式申请加入作为欧盟前身的欧共体。时至今日,欧共体已经更名为欧盟,成员国由当初的6个扩大到目前的27个。即便是与自己有领土争端的“宿敌”希腊1981年也正式加入欧共体,而土耳其仍被拒之门外。土耳其国内对加入欧盟连连受挫颇有怨言。“向东看”外交政策一度成了辩论的焦点。有学者指出,随着宗教保守主义的崛起,土耳其已经把注意力从该国的长期争取加入欧盟转移到寻求在中东和前奥斯曼帝国的土地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土耳其在更加重视发展与东方国家的关系同时,并未放弃入盟的努力。土耳其政府加入欧盟的努力获得大多数土耳其人的支持,因为他们希望获得欧洲身份认同。各种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调查者(57%)支持加入欧盟。以2007年的民调结果为例:在参与调查的人中约57.4%表示他们支持土耳其加入欧盟,32.4%的人反对,只有1%人未决定。当被问及加入欧盟的好处时,58.9%的人认为土耳其加入欧盟受益匪浅,而30.5%认为恰恰相反,10.6%的人不置可否。未遂政变之后,埃尔多安所采取的一系列加强自身权力的举措,如逮捕学者、谋求恢复死刑等与欧盟基督教国家的价值观相去甚远,这种价值观的不同所造成的根本矛盾,将在土耳其与欧盟的关系中持续存在,并有可能会激化。

土耳其与俄罗斯的关系。延续了六个多世纪的奥斯曼帝国(1299~1923)鼎盛时期是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国,版图囊括了以前存在过的阿拉伯和拜占庭两个帝国的大部分地区。从古老的尼罗河到蓝色的多瑙河,从底格里斯河到大西洋之间,黑海成为帝国内湖。历史上,奥斯曼帝国与俄罗斯帝国在掠夺殖民地上发生了多次冲突。双方主要在为控制黑海的两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区域———高加索和巴尔干地区———进行过长期对抗和竞赛。由于与俄国的长期对抗等原因,冷战时期,土耳其投向了资本主义的西方,并于1952年正式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为西方反对苏联的桥头堡,处于资本主义的西方和共产主义东方两极争霸的前沿。土耳其的安全与独立获得了北约成员国集体保证。冷战结束以后,由于国际及地区局势的变化,土耳其逐渐开始奉行独立于北约的外交和安全政策,俄土关系有了转机。两国关系转好,两国在经济层面展开了广泛深入的合作,直到2012年的劫机事件发生,两国关系开始恶化。2015年11月发生的土耳其击落俄罗斯战机事件后,两国关系一度降至冰点。在2016年6月埃尔多安向普京传递致歉信后,两国关系开始解冻。西方媒体有传言称,埃尔多安之所以能在7月15日的政变中脱身并挫败军事政变,是因为俄罗斯在紧急关头向埃尔多安传递了截获的情报。随后,俄方逐步解除对土方制裁。土耳其发生未遂军事政变后两国关系出现的良好局面,主要是各有所需,未必能走得太远。这是因为,从实质上讲,俄土之间的战略利益、文化价值等不尽相同,并不具备共同的利益基础。因此,从长远来看,两国目前的友好合作未必持续太久。

土耳其与伊斯兰国家的关系。土耳其是伊斯兰国家,约98%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中90%属于逊尼派,大多遵奉哈乃斐学派(约占75%)和沙斐仪学派(约占20%)教法,极少数遵奉罕百里学派和马立克学派教法。什叶派占10%,主要是阿里—伊拉希派、阿拉维派。尽管绝大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但土耳其与相同宗教国家的阿拉伯国家隔阂很深。阿拉伯国家由于历史原因对土耳其人有疑惧心理。历史上,奥斯曼帝国长期占领并统治阿拉伯地区。1479年占领阿尔巴尼亚,1514年打败伊朗,1516年,奥斯曼帝国灭亡了埃及马穆鲁克王朝,罢黜了埃及的哈里发,1517年攻占麦加、麦地那,奥斯曼帝国素丹成了伊斯兰教诸国的宗教领袖。为了摆脱奥斯曼人400年的统治,1916年6月阿拉伯半岛爆发了反对奥斯曼帝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大起义。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有力地配合了英军对土作战,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打败法西斯做出了贡献。现代土耳其成立以后一直奉行亲西方的外交政策。土耳其1952年加入北约,成为北约迄今为止唯一的伊斯兰成员国。海湾战争后,土耳其加强了与以美国为主导的反伊联盟的合作。土耳其向多国部队提供因契尔利克空军基地。为了实施对伊拉克的经济制裁,土耳其关闭了伊拉克经由本土通向地中海的输油管道。2002年,正义与发展党开始执政,提出了“与邻国零问题”的外交战略,其目标是谋求通过加强与周边伊斯兰邻国的关系来提升其在伊斯兰世界影响力,凸显出土耳其愈来愈重视与周边伊斯兰国家的友好关系。从2008年起,土耳其与阿拉伯国家开始定期举办部长级会议,双方的合作走向制度化;在中东和平问题上,土耳其积极介入巴以和谈、叙以和谈,充当调解者角色。土耳其与伊斯兰国家的双边关系也不断得到改善。同时,土耳其与以色列的关系恶化。2010年5月以色列海军袭击前往加沙地带实施人道主义援助的土耳其籍救援船,造成土耳其人员伤亡,两国关系降到冰点。随着2010年12月“阿拉伯之春”的到来,土耳其与伊斯兰国家的关系陷入了困境。土耳其支持穆斯林兄弟会在中东地区国家掌权,结果却是穆斯林兄弟会在埃及遭到了最彻底的失败。埃及与土耳其矛盾加剧。叙利亚国内冲突爆发以来,土耳其改变了对阿萨德政权的“零问题”政策,走上推翻阿萨德的道路,与叙利亚反对派走近,接纳上百万叙利亚难民。伊斯兰属性的正发党长期领导下的土耳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局面被西方推崇为“土耳其模式”,欲在其他中东国家推广,但是广大阿拉伯国家对此不屑一顾。这种模式被大多“排美、反美和仇美”的阿拉伯国家所不齿,把土耳其称为“背信弃义”、“背弃真主教义”的叛逆者。简而言之,土耳其与伊斯兰国家存在着实质性分歧,随时有可能再度成为引发双边关系危机的导火索。

土耳其政局演变对中国的影响

土耳其政变以失败告终,伊斯兰势力将会坐大,可以预见的是,土耳其的世俗化将会遇到更大挑战。但伊斯兰势力还不足以否定国家宪法,推翻世俗化发展道路。不过历史与现实证明,教俗之争不但不会停止,而且还会进一步加剧,土耳其的政局稳定可能受到某种影响。因此未来的土耳其政局演变会对中国产生一些影响。

横亘于欧亚之间的土耳其,地理位置优越,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世界上唯一同时拥有西方和东方文化、种族、历史的一个神秘国度。土耳其不仅是古代中国“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亦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沿线的重要国家,一个稳定和平的土耳其符合中国利益。土耳其局势动荡势必影响沿土耳其与周边相关国家的“一带一路”建设。

随着土耳其政治伊斯兰力量的变强,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会给中国带来更大挑战。过去,土耳其一些驻外使馆曾直接插手帮助中国籍人员偷渡,向极端势力输送人力。“东突”恐怖分子获得土耳其真的假护照及签证,利用一些东南亚国家海关边检不认真的漏洞,这些非法出境者就顺利到达土耳其,然后去叙利亚和伊拉克参加极端组织。由中国非法出境或以访学开会等名义,借机到境外的恐怖分子人数预计将会增加。今后,土耳其政府和极端宗教势力势必会加大对“东突”恐怖分子的支持。因此,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给中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预防和打击极端恐怖主义和走私犯罪等活动等带来更大的挑战。

当然,土耳其的政变也会给中土关系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近期来看,未遂政变势必会使土耳其与欧美之间的关系处于低谷,这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土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因此,政变后的土耳其与西方国家关系的冷淡势必提升中土双边关系。土耳其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上的国家,同时也是亚投行创始成员国,并且积极加入上合组织。土耳其会更加主动积极地发展中土双边关系。土耳其经济稳定增长,这为中土经贸发展提供了较广阔的空间。中国抓住契机利用亚投行与“一带一路”的机会扩大与其经贸方面合作。当然,从长期来看,中土关系会面临不小的潜在挑战。

(作者系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博士)

责任编辑:黄 杰

猜你喜欢

世俗化尔多伊斯兰
王硕小说的消费主义特征
艾尔多安“秀”球
论高科技时代的佛教
论佛教的与时俱进
蝉(1)
艺术鉴赏话雕塑
伊斯兰刀剑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