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含而不露,方成大美

2016-12-05桐庐中学高三邓莹

中学生天地(C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方成泰斗桐庐

■桐庐中学高三(1)班 邓莹

含而不露,方成大美

■桐庐中学高三(1)班 邓莹

正如海明威所言,他的文字犹如冰山一角,而更多耐人寻味的东西则隐藏于静谧的海面之下。《道德经》上曾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真正的美或许的确不在于它一开始显露多少,而更多地应在于其含而不露的内在涵养。如此,方能成就大美。

含而不露者,往往有清绝风骨。就如梅花不与俗媚争恋春光,而隐然含笑于风雪之中。它那“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冰雪傲骨,“零落成泥碾作尘,唯有香如故”的高尚情操,都令人有高山仰止之喟叹。又如非洲的尖毛草,前几月匍匐于地表,貌似不生不长,而在雨水丰润的三两天内却迅速拔地而起,冲天而上。正是因为它在前几月无声无息地将根须延伸几十米,深入地底以汲取水与养分,才能厚积而薄发,将生命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庄子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尖毛草未曾一开始便汲汲显露,而是深藏自己的清丽之姿,抱清雅之骨,默然低调,为日后的绽放奠定了基础。

含而不露,亦显从容优雅之态。当中国遥感领域泰斗级人物李小文以衬衣布鞋之衣着,悠然端坐于讲台之上时,那从容而淡定的身影震惊了多少人!他不争、不显、不露,恰似习习清风,拂人眼而清人心,令浑浊的湖水泛起涟涟的波痕。他虽身着布衣,但那从容不迫的身影又何尝不是广袤天宇中一颗璀璨的明星?

然而更多情况下,在我们身边被赞美与推崇的却往往是“显露之美”。如韩国某些美艳组合因大跳艳舞而受人追捧,中国某些慈善家打着“慈善”的光辉旗号大肆宣扬。前者是皮相的魅惑,感官的挑逗;后者是对光鲜名声的执着,对浮躁喧嚣的变相支持。但是,这般的显露,真的经得起思索者的推敲,经得起时代的考验吗?

当代部分人的审美观与价值观或许流于浮浅,易于趋向外在的美的体验,以及对名利的汲汲追求,甚至整个社会都出现了这样一种浮躁的现象。在我看来,这样的形势的确是不容乐观的。倘若人们的认识与追求都浮于表面,那么人们的精神境界如何得到提升?人们的文化积淀如何走向深沉与厚重?人类的文明又该如何进步?

因此,我们应正视自己的审美观与价值观,更多地去关注那些含而不露的美,注重品质与内涵的提升,追求精致与卓越的升华。

粪虫至秽,隐匿十年,终化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虽枯,匍匐饮啜,终化为萤而明耀于夏月。含而不露者,方能成就生命之大美。

点评:浙江大学附属中学程继伍(特级教师)

得分:58分

点评:作文题有两段材料,涉及中外两位名人:海明威以冰山为喻,阐明写作观;许地山赞花生可贵,借以言志。两段材料共同指向一种生活哲理:美好的东西往往含而不露。

文章标题“含而不露,方成大美”紧扣题意,旗帜鲜明;文章结尾“含而不露者,方能成就生命之大美”,与标题前后呼应,贯通一气。正文先从“清绝风骨”说起,以梅花和尖毛草为喻,结合庄子名言,赞美含而不露之美。然后以中国遥感领域泰斗级人物李小文和韩国某些美艳组合、中国某些慈善家形成鲜明对比,不仅进一步阐述含而不露的“从容优雅之态”,更为下文揭示推崇“显露之美”的社会根源做准备;进而水到渠成地推出文章主题句“关注那些含而不露的美,注重品质与内涵的提升,追求精致与卓越的升华”。全文引证法、喻证法、例证法等多种论证方法交织运用,文趣斐然,思辨性强。

至于文章的语言精而不涩,炼而多彩,气势铿锵,彰显理性,也值得赞上一笔。

猜你喜欢

方成泰斗桐庐
审计师驻村“治未病”桐庐“纪审联动”延伸至村 打通“最后一米”
茶食泰斗老婆饼
美丽乡村(浙江桐庐)
“文学泰斗”的由来
刘堆来
漫画大师方成
——烦心事也能『幽它一默』
厚德载物 方成大道
王万奇:吃苦耐劳方成大事
桐庐县:科技编织“桐庐梦”
水墨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