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脱贫协奏曲
2016-12-05雷露
文/图 雷露
大山里的脱贫协奏曲
文/图 雷露
蓝天白云下,一片片苍劲挺拔的白杨林长势喜人;一座座青瓦白墙的民居砖房依山而建;一条条平坦洁净的水泥村道直通村民家门;一张张淳朴真诚的笑脸掩饰不住发自内心的幸福喜悦……走进凉山州布拖县特木里镇四且村,映入眼帘的便是这样一幅祥和安康、幸福美好的画面。但在过去,这里却是大相径庭。
千百年来,生活在大山深处的人们,习惯了低矮简陋的土坯房,寸步难行的泥巴路,灰里来泥里去的生活方式。“面朝黄土背朝天”是他们的真实写照,贫穷与落后阻挡了他们眺望远方的目光。
庆幸的是,精准扶贫的春风吹到了大凉山,奏响了脱贫的协奏曲。针对民族地区缺产业、缺技术、缺资金的贫困现状,凉山州制定了“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扶贫思路,把就业扶贫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加大技能培训,支持鼓励外出务工,通过产业发展和外出务工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帮助老百姓彻底摆脱“穷根”。
1、且沙沙约在村里打小工,每天能收入80元
2、联保么色作在帮扶下养起了鸡仔
第一乐章:民族地区就业扶贫“对症下药”
作为一步跨千年的“直过区”,多年来,凉山州在社会形态发生剧变的同时,当地少数民族社会结构、文化心理、生活习性却“跟不上趟”,技术短缺、语言不畅、陈规陋习等致贫因素不断凸显,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任何与扶贫挂钩的方案措施在这里的推行都举步维艰。省社科院副院长郭晓鸣教授直言:“大凉山几乎聚集了所有的贫困因子,是当代中国贫困地区的一个特殊样本。”
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茫茫大凉山的且沙沙约今年27岁,是他家里唯一出过远门的人。在他的记忆中,出寨子就意味着要翻过村前那座海拔超过2800米的大山。初中毕业后,他第一次坐火车到深圳闯荡,在老乡的介绍下尝试过几份工作,但都因为技术限制而没能做长久,最终无奈结束了这次不太顺利的外出务工之旅。“我没学过技术,文化底子也不好,干不了体面的工作。”回到村寨后,且沙沙约按部就班的娶妻成家,循规蹈矩的生儿育女,守着两亩承包地过着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生活。然而,上有白发婆娑的老母亲,下有3个嗷嗷待哺的小儿女,一家6口的生活重担压得且沙沙约喘不过气来。2014年,村里开展贫困户基本情况入户调查时,他向调查员表达了强烈的就业意愿。他非常清楚,一份工作对这个家庭是多么重要。经过村里协调,且沙沙约跟着村里的土房改造工程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杂事,每天有百八十块钱的收入,这对他一家人来说,实在是及时雨。
“他是典型的由于缺乏技术而导致就业困难的类型。”四且村“第一书记”刘凌说。2015年12月,身为省科技馆干部的他被派往四且村担任“第一书记”,经过10个月的入户走访,他对当地的贫困现状感同身受,一语中的地指出了且沙沙约的就业难题。
刘凌表示,导致当地村民就业困难的,除了缺乏劳动技能,语言障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且沙沙约的妻子联保么色作对此深有体会。今年上半年,联保么色作参加了当地政府组织的为期1个月的厨师培训,并且顺利结业。但由于她只会彝语,几乎无法与招聘方沟通,在几场由政府牵线搭桥举办的招聘会上都铩羽而归。最后,她只能在家里料理家务。
据悉,在布拖县19.12万总人口中,彝族占比高达96.3%,其中绝大部分人都像联保么色作一样不懂汉语。为让存在沟通障碍的贫困户也有收入,当地政府向部分贫困家庭免费发放鸡仔、猪仔、树苗,希望通过“家庭产业”的帮扶形式帮助困难户增收致富。联保么色作也因此得到了40余只鸡仔,解决了燃眉之急。
“要脱贫先找根,对症下药是关键。”布拖县就业局局长梁国涵表示,准确甄别致贫原因,运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对扶贫对象实施帮扶和管理,才有可能获得精准扶贫的理想效果。在四且村,记者看到了一份村民家庭基本情况表,表格中清晰明确地记录了村里贫困家庭的相关信息,并附有致贫原因和脱贫方案。“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致贫原因,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梁国涵说,目前村里的扶贫项目都是围绕这份材料开展的,“给技术,给教育,给土地,用尽一切办法帮助当地人民脱贫致富”。
第二乐章:专场招聘会送岗进家门
9月9日至11日,布拖县文化广场人头攒动,好不热闹,原来这里正在举行“四川省、成都市对口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招聘会以“就业助你脱贫”为主题,为贫困群众提供“一对一”“一条龙”的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力争让每个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同时,搭建起布拖贫困家庭劳动者与成都企业的对接平台,实现两地人力资源和招聘信息共享,推动成都与布拖在就业政策、就业服务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建立和完善对口就业帮扶机制,促进两地区域合作工作持续深入开展。
26岁的吉吾尔拉是县城附近村寨的村民,一大早就赶到招聘会现场,在多个展台前看了又看,比了又比。他希望找一份与机床岗位相关、月收入3500元以上的工作。“挣了钱好让孩子读书,另外再开设一家农家乐,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吉吾尔拉说着,在就业意向表上填下了自己的相关信息。
此次招聘会共组织了8家公共人力资源市场、6家中介机构、91家知名企业参加,提供各类就业岗位5000余个。数据显示,整个招聘会累计进场人数达12000人次,提供各类咨询8734人次,意向用工登记2682人,发放宣传资料4570册。
凉山州就业局局长卢英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全州已开专项招聘会近20场,组织企业700余户,提供岗位3万个,贫困人口进场2.3万人次,达成意向12963人。下一步,有条件的县市还将把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向乡镇延伸,扩大服务范围。
“过去我们也一直在扶贫,但那是一种粗放式的扶贫,主要是以物质帮扶为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百姓的生活压力,但也使不少贫困户滋生出‘等、靠、要’的依赖思想,缺乏脱贫致富的志气和信心,也缺乏勤劳实干的精神。”说起凉山州的就业送岗,卢英认为这是一种立竿见影的扶贫方式,有工作就有收入,能真正把老百姓从贫困中拉出来,奔向小康。
为推动农村贫困人口实现更加充分就业,全州各县市不仅引进企业召开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还开发各项公益性岗位,多管齐下,致力于就业一人脱贫一户。日前,凉山州出台了《凉山州就业服务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做好贫困村公益性岗位开发工作的通知》,细化公益性岗位的开发措施,着力开发保洁、巡山、护路等公益性岗位,通过政府兜底,安置就业困难群体,缓解就业压力。截至9月底,全州就业部门共开发公益性岗位5300个,涉及就业专顶资金约1900万元。2016年,仅布拖县就开发公益性岗位200余个,按照“公开、公平、公正、自主自愿、竞争择优”的原则,妥善安置解决了部分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稳定了全县的就业形势。
另外,凉山州不仅在当地就近开发就业岗位,还组织派遣当地劳动力到新疆、山东、江苏等地就业,实现劳动力省际流动。并于今年8月签署了《广东佛山—四川凉山东西部扶贫协作框架协议》,系统地建立双方人力资源市场联动机制,引导和有序组织凉山州富余劳动力到佛山就业创业。同时,在劳动力省内流动方面,凉山州不断加强与成都、乐山、江油等地的劳务合作,实现劳动力省内转移就业。“加强区域合作,促进贫困劳动者实现转移就业增收脱贫。”据卢英介绍,凉山州还在东莞、深圳、北京等劳动力输入地建立了人力资源公司,致力于走规范化、规模化的发展路子。
第三乐章:技能培训提升职业竞争力
如果说就业送岗是立竿见影的短中期扶贫机制,那么技能培训就是后续扶贫的长效机制。近年来,技能培训在大凉山轰轰烈烈地进行,为就业扶贫造血强肌。截至今年9月底,凉山州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13005人,涉及就业专项资金约1800万元,提前完成全年10000人的培训目标。
在布拖县特木里镇则洛村的建卡贫困户职业技能培训点,一名彝族小伙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皮肤黝黑,性情豪爽,散发出年轻人特有的活力与朝气。而当他站在临时搭建的灶台前,一手颠锅一手掌勺时,又变得沉着稳重。
他叫阿扭友达,今年23岁,高中毕业,是布拖县特木里镇则洛村的一名村民小组长,目前正与附近村寨的50名建档立卡困难户一道,参加布拖县就业局主办的这场职业技能培训。“我学会了技术,也许会去县城做点小生意。”
与阿扭友达抱着类似想法的,还有布子色拉。小伙子今年18岁,身材瘦小羸弱,虽然在一群人高马大的彝族少年中毫不起眼,但却是班里出勤率最高的学员。他说,自己17岁申领到身份证后,曾同寨子里的年轻人一道去广东找工作,并在一家电子厂当流水线工人,每月能拿到2500元的工资,但高强度的工作让他吃不消。自2015年回家过彝族年后,他就没有再外出打工。不久前,他得知镇上要开办为期一个月的焊工培训班,就立即报了名。“班上有30个学员,人多设备少,所以我就来早点,争取多学点。”自10月13日焊工培训班开班后,他坚持每天早上8点花半个小时从家中步行来到培训点学习,下午5点培训结束后又步行回家。由于参加培训的人数较多,培训班不得不采用分小组轮流的模式进行教学,一天下来布子色拉其实并没有多少实践操作的机会。但他坚持在一旁认真看,将老师讲的知识点默默记在心里。
“开班教学,就要对学员负责。”钮师傅是焊工培训班的老师,他的学员绝大部分都是彝族,不少都存在沟通交流问题。为此,他调整了教学内容,由“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并重”向“更注重实践操作”倾斜,力求所有参训学员都能学以致用,进一步提升其就业技能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技能培训有了,文化教育也要跟上。如今,布拖县163个贫困村建立起了46所“农民工夜校”,并安排彝、汉双语老师进行教学,解决了学员的沟通难题,也为技能培训奠定了文化基础。
为了提高培训效率,梁国涵还创建了专用的微信群和QQ群,要求各个培训点的负责人每天发送实时图片,通报培训情况。“这样既解决了由于培训监督人员不足,培训难监管的问题,又实现了对培训的实时监控,便于掌握最新情况。”梁国涵说,监督到位了,培训才能到位,劳动者的职业竞争力才能得到提升。
自全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梁国涵每天都奔波在大山里,到各个乡镇查看培训工作进度,了解最新动态。“不是在下乡就是在下乡的路上。”原本一句调侃的话,成了她工作的真实写照。她说,如今连同事之间打招呼也是“今天你下乡了吗”。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站在由简易木板和彩色塑料布搭建的培训操作台前,看着眼前众多埋头认真操作的学员,梁国涵发出了“大山有望”的感叹。在布拖已工作了30年的她,对这里的变化比谁都了解——在过去,不少村民甚至乡镇、村社干部都对培训政策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培训学习的重要性,自主参加就业培训的意识淡薄,导致参加培训的多为老弱病残,学历参差不齐,学起来费时费力,培训质量和效果难以提升。而如今,通过宣传和引导,情况大大改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了培训班,想要学习技能,改变自己的生活。
“实践证明,在脱贫攻坚大格局中,就业扶贫空间广阔、大有作为。”布拖县人社局局长刘凡表示,下一步布拖县还将继续做好技能培训和就业转移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省人民同步全面实现小康。
1、厨师培训班现场
2、贫困户家门口张贴着帮扶联系卡
3、学员现场掌勺操作
4、彝族妇女实现居家灵活就业
5、焊工培训班现场教学
【编后语】
近年来,围绕“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使命,民族地区打响了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战。在这场战役里,作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第二大藏区聚居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四川不断探索新路、创新举措,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确保就业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为民族地区“奔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开拓了广阔前景。当然,我们也应当认识到,民族地区作为贫困最集中的地方,现实状况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存在一定差距,仍需继续努力。最根本的还是要从人身上下工夫,提高人口素质,增强技术能力,强化人力资源开发,树立不等不靠摘穷帽的脱贫意识,激发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将脱贫协奏曲演奏得更加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