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脊神经定位诊断结合手三阳经循经取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2016-12-05李金牛梁佳霍素坤冷钰玲刘欣王海青孙儒董馨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三阳夹脊根型

李金牛,梁佳,霍素坤,冷钰玲,刘欣,王海青,孙儒,董馨

1.北京市中关村医院,北京 100190;2.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700;3.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096

脊神经定位诊断结合手三阳经循经取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李金牛1,梁佳2,霍素坤3,冷钰玲1,刘欣1,王海青1,孙儒1,董馨1

1.北京市中关村医院,北京 100190;2.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700;3.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096

脊神经定位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经络辨证;循经取穴

临床上,颈椎病以神经根型为常见,视受累神经节段不同,其所表现的症状也迥异。目前,针灸对本病多为辨病论治,即对受累神经节段不同而具有不同临床表现的患者多采用相同穴位,缺乏辨证论治的理念。笔者在总结前人取穴基础上,将循经辨证论治用于本病的治疗;并结合脊神经定位诊断技术,在明确受累颈脊神经节段后,有针对性选取相应节段的颈夹脊穴,配合手三阳经循经取穴[1],取得满意疗效。

1 脊神经定位诊断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以颈椎结构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刺激或压迫相应水平的脊神经根而引起,以根性痛及伴随的感觉、运动、反射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颈脊神经共有8对,分别支配不同部位,故视受累节段不同而症状各异,其特点是病变部位与受累的脊神经根分布区域相一致。

因病变颈椎节段、受累脊神经根、区域性的疼痛及感觉运动障碍之间存在对应关系[2-3],故可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资料,确定受累脊神经根,从而选取相应节段的颈夹脊穴治疗。根据相关文献[4],可以总结出颈脊神经根受累时的主要症状、体征及与颈夹脊穴的对应关系。见表1。

表1 不同病变椎间隙导致颈脊神经根受累时主要症状、体征及与颈夹脊穴对应关系

2 手三阳经循经取穴

针灸治疗所具有的“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特点,为循经取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提供了依据。根据《灵枢·经脉》及《灵枢·经筋》有关手三阳、手三阴经脉及经筋的循行分布、病候,结合表1可以整理出不同颈脊神经根受累时病患部位与手六经经脉、经筋循行分布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1],见表2。

表2 手六经经脉及经筋的循行分布、病候与颈脊神经根分布对应关系

手三阳经和手三阴经均分布于上肢,循经取穴时只需选用手三阳经而非手六经。其依据是:①神经根型颈椎病在上肢远端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沿手三阳经分布区域的疼痛或麻木[5];有研究显示,基于现代文献中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选穴规律,发现取穴以诸阳经为主,选穴总频率依次为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6]。②可选用手三阳经的络穴偏历、外关、支正,用以治疗相表里阴经的病症,即窦汉卿《针经指南》所谓“络脉正在两经之间,若刺络穴,表里皆治”。如手三阳经在循行过程未过拇指及中指,但《灵枢·经脉》有“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入太阴”,“肺手太阴之脉……出大指之端”,又“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合心主”,“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循中指,出其端”。据此可选用手阳明大肠经络穴偏历、手少阳三焦经络穴外关,分别治疗拇指、中指所出现的疼痛、麻木。③由于同时需要针刺颈夹脊穴,患者常采用俯卧位或俯伏坐位,而手三阳经经穴方便针刺操作。

手阳明经证见颈部疼痛伴肩峰前方(肩髃)及上臂外侧前廉、肘关节外侧(曲池)、前臂桡侧、示指、拇指等部位疼痛、麻木。手少阳经证见颈部疼痛伴肩峰后方(肩髎)及上臂外侧、肘尖(天井)、前臂伸侧尺桡骨之间、环指、中指等部位疼痛、麻木。手太阳经证见颈部疼痛伴肩胛部(天宗)、上臂外侧后廉、肘关节内侧(小海)、前臂尺侧、手掌尺侧、小指等部位疼痛、麻木。

现代文献研究表明,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三阳经选穴有以下规律:手阳明大肠依次为曲池、合谷、肩髃,手少阳三焦经依次为外关、中渚、肩髎、臑会,手太阳小肠经依次为后溪、天宗、肩贞[6]。据此,再分别配以手三阳经的络穴:偏历、外关、支正。详见表3。

表3 脊神经定位诊断结合手三阳经循经取穴

3 小结

“脊神经定位诊断结合手三阳经循经取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将现代医学脊神经定位诊断技术、影像学检查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针灸诊疗,可精确定位受累神经根。通过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三阳经经络辨证及循经取穴治疗,可对不同临床表现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实施个体化诊疗,体现了具有中医特色的辨证施治,发挥针灸治疗循经传导、气至病所的特点。总之,该法是将现代科学技术与经络辨证相结合,提高了针灸临床诊疗的准确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1] 李金牛,冷钰玲,孙儒.脊神经定位诊断结合手三阳经循经取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J].中国针灸,2014,34(9):877-878.

[2] 朱庆三,顾锐.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定位诊断与治疗方法[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7,17(2):93-95.

[3] 于天源.按摩推拿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112.

[4] 中华中医药学会.神经根型颈椎病[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2):78-80.

[5] 陈建辉.颈三针配合分经辨证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J].中国针灸,2011,31(10):927-928.

[6] 吴结兴.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现代取穴规律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10.3969/j.issn.1005-5304.2016.12.027

R274.915.31

A

1005-5304(2016)12-0109-02

北京市中医药科技发展基金项目(QN2014-14)

(2015-11-10;编辑:梅智胜)

猜你喜欢

三阳夹脊根型
Assessing edge-coupled interdependent network disintegration via rank aggregation and elite enumeration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大土三阳书画作品
“颈夹脊”源流考略
《伤寒论》三阳三阴病证的证素辨证研究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神搜王奇遇记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