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赫敏可不可以是黑人?

2016-12-05榕小崧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赫敏布利罗琳

●榕小崧

赫敏可不可以是黑人?

●榕小崧

按:2016年5月,舞台剧《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将在英国上演,它讲述了哈利结婚并拥有三个孩子以后,发生在他的小儿子Albus身上的故事。舞台剧剧本由作家杰克·索恩操刀,原故事由他与J·K·罗琳、导演约翰·蒂芬尼共同完成。这部舞台剧开票24小时内就卖出了175000个座位,打破了西区剧院的票房纪录。近日,舞台剧3位主演人选公布,他们将扮演中年版三人组。其中,扮演赫敏·格兰杰的演员却引发了一场不小的风波,因为她是一名黑人演员。

从左到右,分别是演员JamieParker,Noma Dumezweni和PaulThornley,他们将扮演哈利、赫敏和罗恩

赫敏·格兰杰可以是黑人吗?答案分两部分。首先,为什么不呢?其次,这应该是个问题吗?

J·K·罗琳从来没有在书中描述过赫敏的种族。在《哈利·波特》中,赫敏·格兰杰是伦敦一个牙医的女儿,出生在不懂魔法的“麻瓜”世界,又在魔法的世界中历练成长,她聪明勇敢,在两个世界都将注定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人。在哈利·波特系列第一本书中,罗琳说她有一头卷曲的头发和大门牙。在《阿兹卡班的囚徒》中,她被形容为肤色棕黄(very brown)。

读小说的时候,我们很少会把赫敏想象成一名黑人,毕竟我们没有身处于黑人的文化环境中,自然不会以黑人的视角来看角色。大多数人心目中的赫敏就是艾玛·沃特森的样子,

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已经约束了我们对角色面容的想象力。

然而,还有很多书迷执意认为,赫敏理所应当是白人,他们认为赫敏不是白人比现实中出现霍格沃茨这所不收费的魔法学校还要不可理喻,2015年12月21日,罗琳在推特上回应了这些书迷——

棕色的眼睛,卷曲的头发,非常聪明。肤色没有确定,罗琳爱黑人赫敏。

欧美文学中,如果不指明角色的肤色,大家都默认是白色。可是对肤色的描写真的是必要的吗?找一位亚裔或者非裔的演员来演哈姆雷特,必须看到莎士比亚把哈姆雷特写成一个黄种人或者黑人吗?

“赫敏必须是白人”这种固执的想法,与哈利波特电影的影响有关,与我们身处的社会有关,这是社会文化建构的结果。“赫敏是白人”是一个根植于文化中的预定假设,它成为一个不言而喻的“真理”,成为一个难以剔除的坏习惯。我们对于文化有着太多的预先设定和刻板印象,它阻止我们去接受新的设定。这也是为什么罗琳很难在书中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邓布利多校长其实是同性恋者的原因。

2007年,在纽约《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的签售会上,有读者问到身为魔法世界精神领袖的邓布利多的感情问题,罗琳坦言,邓布利多其实是一位同性恋者。年轻时,他爱上巫师格林德沃。

书中没有明显表现两人感情的桥段。格林德沃与邓布利多是志同道合一见如故的好友。在一次冲突中,格林德沃与邓布利多兄弟混战,误伤了邓布利多的妹妹,导致她的死亡。格林德沃逃走了,他偷走了“老魔杖”,训练了一支军队,成为一名黑巫师。1945年,邓布利多打败了他。巧克力蛙里都附带有名巫师的画片,阿不思·邓布利多的画片的背面写的是格林德沃的名字。

邓布利多将这个秘密带进了坟墓,《哈利·波特》电影版第六部中本来有一个场景提示邓布利多曾经爱过一个女孩,罗琳马上把这段划掉,旁边留了注释给导演大卫·耶兹 (David Yates),解释了关于邓布利多校长的“难以忽视的真相”。

这一消息在“粉丝”中炸开了锅,有人欢呼有人呛声。有网友在J·K·罗琳的推特上表示:“自从你说邓布利多是同性恋,我就不是你的粉丝了。”罗琳公开回应这位“前粉丝”:我建议你去支持Brian Souter(苏格兰反同志政经界人士),他们那类人比较像你。

邓布利多性向问题与当下的赫敏肤色讨论多少有相似之处。在多元平等的世界中,性向也好,肤色差异也好,本应是无关紧要的事情,都不应成为特殊讨论的对象。然而理想总是与现实相悖,即使我们有意识地去回避歧视,但总会在无意识中对某一群体“另眼相待”。在中国,赫敏角色一事传至微博,我们能看到如下语句:

“赫敏肯定是被卤过了。”

“赫敏运气变差脱欧入非了?”

“又是为了政治正确。”

细想一番,赫敏以非白人的身份存在并没有不合理之处,而且还有助于体现全书的主旨。在哈利·波特的世界里,赫敏是少数派麻瓜;在种族、纯血至上的社会里她是被凌虐的对象,经常被魔法血统纯正的巫师马尔福辱骂是“泥巴种”,以伏地魔为首的极端黑巫师组织更是以铲除“泥巴种”为己任。“泥巴种”歧视与现实世界中的少数族裔歧视在本质上并没有太大区别。赫敏如果以非白人的形象出现,将带有更浓的边缘人群的象征意味。

在《哈利波特与密室》中,马尔福当面辱骂赫敏是没有巫师血统的 “泥巴种”,在魔法世界处于边缘地位的赫敏是一位坚定的维权人士,她理解、同情所有受压迫的物种,建立维权组织停止人们对他们的奴役,无论是巨人还是家养小精灵。从赫敏等正面角色的行为可以看出,《哈利·波特》其实是一部政治寓言,它号召感恩与包容。那些边缘物种,那些非纯血、无血统的巫师,都不应受到以伏地魔为首的极端排外者的迫害,也不应在多数派俯视的眼光中残喘苟活。

由此可见,舞台剧主演的选择与《哈利波特》的精神是契合的,如果你说这是故作“政治正确”,那么请问,这种无视肤色差异的 “政治正确”到底错在哪里呢?

在粉丝同人创作中,赫敏经常被塑造为一名黑人、黑白混血,甚至有亚裔血统。身份的复杂多样为赫敏·格兰杰这一角色增加了新的复杂性与政治性,黑肤色的赫敏在魔法世界与现实世界都将遭遇边缘化的境地。

除了赫敏这一角色,《哈利·波特》其他角色的同人作品创作中,写手与画手都在尝试打破这种“白色预设”。

同人绘画作者Vondell Swain将哈利·波特塑造成一个黑白混血儿,他的父亲詹姆斯·波特是一名黑人,在tumblr网站上,他这样解释他的创作意图:

我创作的詹姆斯是名黑人,这为我的哈利提供了复杂的个人血统背景,因为我想创作一个带有黑人血统的英雄的传奇,通过人人喜爱的故事,让年轻人感受与肤色相关的政治议题。

Swain等创作者通过赋予角色复杂的种族背景来审视自己,审视某些被大众媒体集体忽视的内容,这种二次创作与意义的重新构建,将挖掘出文本原来所不具备的内涵。

总而言之,读小说的时候,我们爱赫敏,不是因为她的长相,更不是因为她的肤色。赫敏是一位女性,她聪明、勇敢、忠诚、有吸引力,但她不一定是一个白人,她可以是黑人,也可以是黄种人,这丝毫不会影响到《哈利·波特》这部作品的魅力。

猜你喜欢

赫敏布利罗琳
《神奇动物:邓布利多之谜》魔杖就绪 魔法世界回归
女巫赫敏
榆钱葬
罗琳和川粉对怼
——吐槽之神快来膜
罗琳 从自杀阴影中走出的哈利·波特
诡辩获罪
诡辩获罪
《哈利波特》改话剧,赫敏变黑人
布利丹效应
浅议J.K.罗琳作品的陌生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