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设计研究

2016-12-05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院校高职活动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齐 莹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的提出,我国社会各界掀起了创新创业的浪潮,这股热浪正推进着国家经济不断向前发展。根据麦可思研究院的报告,我国2014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9%,远低于发达国家的20%—30%的创业比例。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从9个方面为大学生创业的实施提出意见。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发挥出其特有的优势,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融合,通过丰富优化课程体系,提升师资力量,使学生在校期间要做好相关创新创业意识、技能和心理方面的学习和社会适应力和发展能力培养,为实现未来创业梦想、实现自我价值打下基础。

一、我国高职院校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在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程中,对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思想不统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思想观念落后,没有及时更新大学生创业理念。近几年高职院校正逐步引入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和创业实践学分,有些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有所涉及些,效果不明显,实施创业教育的广度、深度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良莠不齐,缺乏实践经历,无法深入创新创业的精髓和实质。

由于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制度、组织机构、人才队伍的不完善和物质环境欠缺等问题,不能很好地为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提升提供整体引导、塑造和培养。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制度不健全、氛围不浓厚。此外,各级政府对高职院校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够。职业院校普遍缺乏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停留在表面理论层面上,虽然增强了学生对意识的培养,但缺少对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指导。

二、普通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系统设计的思路

本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设计的逻辑起点是高职院校教育的指导思想,继而制订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最后进入具体的操作层面即建立各种创新创业教育文化活动圈。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设计的价值取向,第一是增进学生创造、创新、创业能力;第二是终身教育理念,自我价值的实现。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方式的系统设计,达到改进、完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文化圈,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目的。

三、普通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设计

(一)设计的实践意义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是对构成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因素及相互关系的本质认识,是完成创新创业教育的趋势,是促进自我价值实现的探索方式。

通过对学生在校期间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系统设计与管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创业与创新,提高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与科学性,通过对课内与课外、学校、企业与社会的有效结合,利用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营造出良好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文化活动圈,让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为未来学生发展,实现自我价值打下基础。

(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

本文把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任务定位于素质教育、潜能开发与人生终极目标的追求上,并以此为基点,力图构建一个理论依据充分、实效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并对其整体运行机制作做初步探讨。根据对普通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性探讨,构建了3种基本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见图1。

教学型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主要包括教学圈(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创业学院)、文化娱乐圈(创业沙龙、企业家讲座、校友活动)、社区与家庭圈;

比赛型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竞赛圈(班级内比赛)、校级比赛圈(创业与就业节、与创新创业教育有关的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梦想、创业基金策划);

综合型活动模式主要包括课外活动圈(创业俱乐部、就业与创业协会、商贸集市)、校外活动圈(假期创新创业教育:自主创业、拓展培训、企业联合、孵化基地、假期社会实践)。

图1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结构图

(三)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特点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现创新创业精神,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要树立现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活动观,建立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的活动体系,坚持创新创业教育观,变平面教学为立体交叉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文化圈,使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具有“内外结合,形式多样,紧密联系和面向全体”等特性。

所谓内外结合,是指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要实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实行以案例分析、以学生参与实践为主,给予政策、技术、资金的支持,使每一个学生自觉、自主地参与和投入,成为积极的实践者。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方面,让学生参与课外及校外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去。

形式灵活是针对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从内容选择到组织方式的使用的程式化、理论化而言,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从项目设置上应多样化、从组织形式上要灵活化,针对创新创业教育爱好者进行重点选拔和培养,还要注重管理和传承,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

紧密联系是指活动本身具有一定层次性、顺序性。高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竞赛的生成是由较低层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效果决定的。通过班级、系级、校级、省市级大赛的参与和锻炼,进行一个由低级向高级渐进发展的过程,同时兼顾不同群体的需要。

面向全体是指不同的活动圈针对的人群所设置,做到人人有活动圈,人人都为实现自我价值,服务社会的梦想而进行专业的创业教育学习,营造出创业意识和创业理念培养的氛围。

四、普通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操作实施系统

(一)创新创业教育指导课的操作实施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从发展模式、课程建设、师资培养、教学改革、实践基地等多个层面,有助于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应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以及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教育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知识、教育课程,使全体学生接触到创新创业教育。

1.课程的设置。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深度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应是全面的教育,挖掘出每位学生的创业潜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促进学生的能力增强,最终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内容要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即终身化、社会化、生活化、实用化、个性化。通过加强师资力量培养,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供学生选择。开设如职业生涯、成功企业分析、企业论坛、SYB创业师资培训、创新思维导图、创业分析。

2.教学管理。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利用科学的手段与方法让学生掌握创新创业教育技能,教学管理借鉴其他学科的管理办法,对项目进行评估和考察,并作为教师评优的标准,保证创新创业教育课堂教学效果能让学生树立起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指导和培训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实施创新创业项目的学生,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提供一些学生生涯规划的理论、技能和方法,以便学生早知道、早规划,当将来时机成熟时去实现梦想。

3.课程教学评价。以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技能掌握水平程度以及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次数和论文思想总结作为评价的主要指标,建立其严格的考评体系。采取按需要、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的情况安排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从而让每位学生都有力所能及的目标,激发学习的动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创业和就业学习的探索性。鼓励专业教师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融入创业教育;并鼓励专业教师开设创业教育的选修课程,强化创业教育的影响力。

(二)开展多层面的创业教育课外实践活动

1.创新创业教育协会或俱乐部的管理。创新创业教育俱乐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协会或俱乐部要尽可能开设更多的创新创业教育项目由学生自主选择,促进课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衔接。管理方面,通过将课外活动纳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规定学生完成要求给予一定的学分。准确地建立项目档案系统,做好追踪记录,实现学生参与过程精细化管理,有效地保证学生参与和实践的效果。

2.创新创业教育社团的创建。鼓励成立专项创新创业教育社团,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从企业的创立,公司项目策划、融资、公司组织机构、地点所取工作设计与实施都由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生完成,让学生成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起者、组织者与参与者。学校各部门给予一定支持,必要时提供一定的经费资助。

3.班级创新创业教育组织的建设与支持。要搞好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班级创新创业教育组织建设是关键。班级创新创业教育组织定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赛事组织的培训和选拔,建立起班级活动上报与反馈机制,给予表现优秀的班级和个人颁发荣誉证书,予以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三)组织开展专门创新周或者创业教育文化节

1.创新创业教育组织的设立与管理。设立专门的机构,通过与学生处、就业咨询室联合成立专项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为创业学生建立专门的档案。其次,创新创业教育部门应该在专门人员的建议下为这部分学生制订创新创业教育方案和相关企业,从而保障他们的创新创业教育权益,还要特别关注有特殊需要的创新创业教育学生,确保优势学生群体的深度发展。最后,指导教师与这部分学生沟通,积极配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中来,促进他们技能的提升。

2.创新创业教育职业文化节的改革与创新。把创新创业教育办成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节,大家共同参与、分享创新创业教育带来的快乐。采用虚拟的创新创业教育项目,以系别、班级为单位团体竞赛项目,为学生积极搭建创新创业教育优秀学子的比赛的平台,使创业的大赛成为学生展示风采的舞台,让创业比赛成为一种校园文化,成为学生未来实现人生价值的梦想。

3.创新创业精英团队的布局规划。通过挖掘有浓厚创业梦想和创业潜质的学生组建院级的创新创业教育精英团队,进行专门辅导和企业实战练兵,更深入地对少数精英学生的训练及发展,一方面活跃校园文化,另一方面提高学校知名度,营造出良好的校园创新创业教育氛围。此外,更要积极注重地区内、高职院校之间的创新创业教育比赛,精心组织各级各类比赛和不定期参与企业服务。

(四)社会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1.假期创新创业教育的设计。目前高职院校每年有寒假与暑假,还有清明、中秋、国庆、元旦等假期。可以在假期开展创业拓展训练营、企业巡访、社会实践等创新创业教育,让学生走向社会、走向企业、走向企业家,提高学生的创业和就业的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2.与家庭、企业、社区相结合模式的探索与尝试。大学生通过采访校友或了解当地企业、工作岗位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给予创新创业教育学分并记入学生档案,一方面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战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了解严峻的社会形势和艰辛的创业经历,增强荣誉感、社会责任感、职业危机感、创业压力的现实感。

大学生在学习之余深入企业或社区,开展创业创新活动。学生通过组织与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学习的热情,又避免空洞的设想。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加强与家庭、社区创新创业教育的联系和结合。比如了解税收优惠、创业融资、企业支持等知识,专利的申请、接受创业培训和创业政策指导。

任何一项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都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多元化需求以及高职院校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采用多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相结合的管理策略,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健全的创新创业教育文化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刻苦奋斗精神,进而更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