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人与自行车的 不解之缘
2016-12-05徐艳文
文/徐艳文
巴黎人与自行车的 不解之缘
文/徐艳文
观光到法国,巴黎街头自由穿梭的自行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按道理说,巴黎的地铁网络非常发达,几十条线路像蜘蛛网般分布全城,巴黎旧城任何一个住宅区离地铁口也都不超过200米。地铁站和巴黎所有的火车站都相联,乘客不需要出站就可以换乘到各地的高速列车。当然,也可以选择公共汽车线路出行。但即使是这样,法国人还是喜爱骑自行车出行。
法国人大多数喜欢自由,巴黎的骑车人都舒服地骑行在专用车道上,等红灯时也有排在最前面的特权。巴黎骑自行车出行的人各种各样,骑的车也各有不同,甚至有人踩着轮滑或者滑板去上班。而选择了这些环保交通工具的人,往往更容易受到别人的尊重。在巴黎街头,我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的自行车前驮着一只小狗,后面搭盆鲜花,从自行车道上骑过,让人感觉到了法国老人的活力;小街路上几个小孩在骑木头小车,却郑重的戴着头盔和手套,反映出法国人严谨的安全意识。在许多景点,比如罗浮宫、凡尔赛宫、塞纳河单车都可以悠悠哉哉穿堂而过,相比国内骑自行车在景点和公园受到的歧视,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在法国,骑自行车是人们最喜爱的运动之一,估计仅稍逊于足球和橄榄球,但他们很少拿它当作交通工具。因为法国大多数家庭都有汽车,尤其是本国产的两厢式小轿车,乃是居家旅行必备之物。法国人认为骑自行车只是一项运动,跟跑步锻炼是一个意思。作为运动器材,自行车在法国卖得相当贵。超市里的新款自行车大多在100欧元以上,上点儿档次的山地车,3辆车的价钱就可以买一辆二手小轿车。
最近几年,巴黎市政府为了解决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采取了一项强有力的措施—为市民提供自行车租赁服务,目的是让市民选择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政府设立了1450个租车站,投放了2.06万辆自行车,市民可凭租车卡在任何一个租车站租自行车、用后及时还回。巴黎城区内每隔200多米就有一个联网租赁站,需要使用自行车的市民可以方便地找到目标,使用后可以在任何一个租赁站归还。
与其他国家不同,当地人在巴黎租用自行车必须先填申请表,并向租赁站提供信用卡号以及个人有关资料。租车人按使用一天1欧元、一周5欧元、一年29欧元三种形式交纳定金办理租车卡,然后才可以用卡租用自行车。租用自行车的费用是按30分钟一个单位计算的,如果每次使用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可享受免费骑行的待遇。半小时到1小时收1欧元费用,1小时到1个半小时收2欧元,超过1个半小时后,每半小时收费4欧元。这种阶梯式加价的收费办法是希望骑车人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自行车送回到出租点,以方便其他人使用。在巴黎,游客租用自行车也非常方便,提前在网上办理一个租车手续。网站自动生成固定号码,拿着这组号码到各个租车点都可以提车。每人一天租车的费用是1.9欧元,租车不限次数。这个1.9欧元相当于基础消费,剩下的就看个人的本事了。巴黎街头出租的自行车,车头安装有可放东西的篮筐,并配有防盗锁。每辆车上都有《骑车公约》,上面印着公共承诺:我不在人行道上骑车,遵守红绿灯和停车标志,不骑车带人也不骑车逆行。
为了方便市民骑车,租车点全天24小时开放,而且电脑化运作。租车人使用信用卡结账,还提供法语、德语、英语和中文提示服务。结账后,机器会自动打印出一张卡片,骑车人就能刷卡提车了。为防止有人偷车或不爱护自行车,每位租车人要从卡内先支付162欧元的“押金”,这些钱送车时返还。另外,如果某辆自行车到时没送回,车内安装的报警装置会自动发出提示语音。
法国人之所以热爱自行车,是因为国内有足够的资源条件。大小城市之间都有专供自行车行驶的“专用绿色通道”,虽然路面不算宽,但两边野芳幽香、佳木成荫,清澈见底的小溪淙淙流过,麻雀时而相伴,在这样的城市骑车可以说是一种享受。目前巴黎自行车专用通道总长达371公里,分布在城区的大街小巷,骑自行车可以到达巴黎所有的主要景点。为此,巴黎政府专门印制了一张自行车地图。
有意思的是,巴黎人骑车都讲究气派,该有的装备一样也不少。当地人骑车时,大多身着专业行头—头盔、墨镜、紧身自行车服,还有可以牢牢贴紧脚蹬子的特制鞋,让人产生一种误入环法赛场的幻觉。我仔细研究了法国专业自行车裤,最贴心的设置就是档下那一大块厚厚的海绵,让人舒舒服服压在车座上,骑多久都不用担心档下出现问题。上班的人全副武装上路骑行,到了单位才换成工作服。据悉,巴黎现在有40万人骑自行车上下班。
另外,法国人对自行车的钟情,集中体现在一年一度的“环法自行车大赛”上。虽然很多法国人已经开始觉得“环法”是“外国人”的比赛,但这项比赛每年都吸引新的赞助商大额加入。比赛期间,沿途当地观众的那股疯狂劲,让来自其他国家的人瞠目结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