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辅警管理新探索

2016-12-05李路

现代世界警察 2016年6期
关键词:辅警苏州市警务

文/李路

苏州辅警管理新探索

文/李路

编者按:

近年来,北京、上海、南京、苏州、宁波、辽宁朝阳等地相继出台了地方性辅警管理办法,对辅警队伍的正规化管理进行了大量探索,并取得许多成熟的经验。这些探索和经验为制订全国性的辅警管理办法(意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012年7月1日,一部名称为《苏州市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地方政府规章正式在苏州施行。据悉,此《办法》是全国首部关于规范警务辅助人员管理的法律文件。《办法》不仅明确了警务辅助人员在工作中享有的权责和不得从事的事项,而且以法的形式,对警务辅助人员的法律地位、招录条件和方式、培训内容、职责权限、权利义务、法律保障、监督管理、经费保障和淘汰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应松年表示:“这对我国社会管理创新具有创新和示范意义,既能解决外来人口较多城市和地区的警力不足问题,又能为全国各大城市有效解决公安机关辅助人员队伍发展的法制滞后问题,提供一个全新模式。”2013年3月,本刊以《警务辅助人员管理的“苏州模式”》为题对其予以了全面深入的报道。三年过去了,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已成为现时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各地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创新不断涌现的今天,“苏州模式”是否仍然具有领先水平?它是否又有新的变化?我们把目光再次投向了苏州公安。

一部地方新规催生职场“热门岗位”

2012年7月1日,江苏苏州一部名称为《苏州市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地方政府规章正式施行。该《办法》是全国首部关于规范警务辅助人员管理的法律文件,它推动了这支与公安执法和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队伍,走上“依法使用、依法管理”的良性轨道。

警务辅助人员是公安工作的重要力量,在不同的地方和岗位,曾经被分别称为:辅警、协警、协管员、治安员、联防队员、文职人员等。据统计,截至目前,江苏省苏州市共有3.8万名警务辅助人员,工作在城市生活的各个角落。

四年来,在这部《办法》的规范下,苏州全市警务辅助人员队伍实现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并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全市公安部门依法使用、科学管理警务辅助人员,将其打造成为苏州平安建设中一支让“百姓满意,政府放心”的有生力量。

而在不知不觉间,这支队伍的职业前景,也得到了改变。苏州市公安局最近的一次警务辅助人员招聘,吸引了190人报名,其中最热门的一个岗位考录比达到10∶1。从求职者的选择可以看出,警务辅助人员的职业形象在苏州已悄然发生变化。

明确规章职责警务辅助人员上岗有底气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专门驻公安机关的“治安联防队员”,这就是警务辅助人员的前身。2004年以来,为缓解警力不足的问题,各地公安机关相应建立起了各种类型的警务辅助人员队伍。近年来,随着警务辅助人员队伍的逐步扩大,如何更好地管理这支队伍,更大地发挥这支队伍的作用,成了苏州警方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2012年,苏州市公安局经过长达两年的调研,最终由苏州市政府通过并以政府令的形式颁布了《苏州市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办法》。这部从2012年7月1日起施行的规范警务辅助人员管理的地方政府规章,明确了警务辅助人员的定位、权限、用工、招录、保障等。

办法将警务辅助人员定位为警察的助手,他们辅助警察执行警务活动的行为属于公安职能活动的组成部分,因履行警务活动带来的法律后果,由公安机关承担。

“我们在立法时划定了三个层次,希望能够作出界定。”苏州市公安局政治部辅助人员管理处处长杨盘生说,“一是警务辅助人员单独能够做什么;二是在民警指导或带领下,警务辅助人员能够做什么;三是警务辅助人员不能干什么。”

有了立法规范保障,警务辅助人员的作用得到更大发挥。“以前在执勤时,有人故意刁难我们,说我们没权管他们。当时自己心里也犯嘀咕,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做得对不对。”苏州工业园区分局交警大队警务辅助人员李军说,“有了法律对警务辅助人员职责的明确规定,上岗执勤时候的底气更足了。”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苏州市公安局的3.8万名警务辅助人员协助破案2.6万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近三万名,调处矛盾纠纷十万余起。

加强培训考核警务辅助工作更加专业化

2015年年底,苏州市公安局编写的《公安警务辅助人员实战技能训练及应用教程》正式出版发行。

警务辅助人员管理立法后,苏州市公安局随之建立培训基地,启动了警务辅助人员队伍的实战培训。“根据‘与公安民警同质化训练’的要求,苏州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的警务辅助人员训练教官团队,围绕警务辅助人员岗位职责和自身能力素质,设计研发了适应苏州治安管理需求的实战训练教程。”该书编写组负责人说。

在此基础上,2016年年初,苏州市公安局将全年警务辅助人员培训工作划分为新招录培训、晋升培训和骨干培训三大类,并按照警务辅助人员适岗性要求,分别侧重社区工作、巡防工作、场所管理工作、交通管理工作等方面内容,使课程内容更贴近实战需要。

与此同时,苏州市公安局参照民警岗位绩效考核系统建设模式,于2013年开发建立了警务辅助人员绩效考核系统,搭建“公共指标”和“自定义指标”两大构架体系,覆盖27个警务辅助岗位,实行市局机关、分(县)局、派出所三级考核管理模式。

在2015年,苏州警务辅助人员共有4697人次受到了表彰,也有251人次因违规违纪受到问责处罚。赏罚分明,让队伍呈现出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实行分类管理让“从优待辅”落在实处

2015年9月18日,园区公安分局组织了一次警务辅助人员招录,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招录分设了甲、乙、丙以及特勤四类岗位,其中甲类和乙类要求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或专业技术,并要达到一定的学历水平及工作经历。

全新的招录给警务辅助人员以新的定义,也吸引了一批高学历专业型人才。“我经过申请、备考、初试、复试,终于考取了乙类警务辅助人员中的公安新闻岗位。”园区公安分局指挥中心警务辅助人员孙斐说。新闻专业出身的孙斐原先从事派出所巡防工作,新增加的公安新闻岗位,让他有了用武之地。

在分层分类管理制度中,警务辅助人员岗位按照岗位技术含量、危险程度、劳动强度等因素分为技术类、文员类、执勤类、特勤类四大类,设立了十级十档层级,并建立了相对应的工资福利标准和层级补贴,增加了技术类岗位工资和外勤人员岗位补贴、中夜班津贴待遇标准;还规范了职务序列,设立了中队长、副中队长、分队长、组长四类职务,拓宽了警务辅助人员职业发展空间。

“我有了属于自己的职位和职务,以后干多干少不再一个样,升职加薪也不再遥不可及,警务辅助工作不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工作,也可以带来成就感。”苏州市公安局科信处警务辅助人员小万说。

2015年9月6日,为解决困难警务辅助人员子女的入学问题,苏州市公安局和民政局一道,为34名当年参加高考、成功被大专以上院校录取的困难警务辅助人员子女,每人发放了5000元助学金,为警务辅助人员解决了后顾之忧。■

猜你喜欢

辅警苏州市警务
文化链视角下辅警刻板印象的典型表现、形成机制与消解策略
苏州市纤维检验院
苏州市“从前慢”书吧室内设计
公安机关辅警队伍建设探析
广东省珠海市公安局翠香派出所:“三板斧”管好辅警队伍
环球警务专访
浅谈港航公安网上警务公开的现状和问题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
用立法助“辅警”走出阴影
警务指挥与战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