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影响中国楹联史的先生们
2016-12-05甘肃王家安
●甘肃 王家安
李开先:独具一格自开先
李开先(1502-1568),明代文学家、戏曲作家,山东济南章丘人。嘉靖八年进士,官至户部主事、吏部考功主事、员外郎、郎中等,后因目睹朝政腐败,抨击内阁被罢官,闲居终老,时人称为“嘉靖八才子”之一。生平好联,著有《中麓山人拙对》《中麓山人续对》,收录楹联1500余副,是我国较早的个人联集之一。在《拙对》序言中,李开先阐述了自己对于楹联的基本认识,他认为楹联与“诗联”有别,“是则可传,传而可远,不当以末技目之矣”,是他最早为楹联地位进行抗争,为楹联文体的独立摇旗击鼓。他还提出了何为“对之上者”即佳对的评判标准,尽管文字简单,但也是在楹联理论方面的较早诠释。
李开先联集付梓后,他还身体力行,与当时文人及门生进行楹联交际,进一步强化了楹联文学在文人“朋友圈”中的认可度。从李开先那个时期开始,中国楹联史出现了特殊的“1550年”现象,这个时间段以后,楹联作为一门独立文学,才日渐得以凸显。
李 渔:童声有韵颂笠翁
李渔(1611-1680),字笠鸿,号笠翁。是清早期著名的戏剧家、文学家、美学家、出版家、园艺家,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全才”。撰述除了在戏曲、小说、诗词、散文和戏曲理论之外,他还有200余副佳联传世。其联语在李渔在世时就被时人称颂,他还曾自负地对人说,所作楹联“有能易一字者,当北面事之。”而结果却是“卒无议者”。但他对楹联史产生深远影响的,却是那部家喻户晓的《笠翁对韵》。
为了助初学者掌握楹联对仗技巧,李渔编写了《笠翁对韵》,成为楹联初学者的必备津梁。著名学者白化文教授评价说,古人讲授对联,多用此书启蒙,而且古人能熟练地掌握入声字、掌握诗联属对技巧、诗词韵部,与自幼熟读《笠翁对韵》这类书籍不无关系。
以《笠翁》为代表的属对韵书、蒙书的普及,极大地助推了传统私塾及家庭属对教学,对助推楹联艺术发展善莫大焉。
梁章钜:但开风气不为师
梁章钜(1775-1849),字闳中,号茝邻,晚号退庵,祖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曾任江苏布政使、甘肃布政使、广西巡抚江苏巡抚等职。晚年从事诗文著作,一生共著诗文近70种其在楹联创作、研究方面的贡献颇丰,其传世之《楹联丛话》更是被给予极高荣誉,被誉为“楹联学开山之作”。
楹联发展到清代中叶,创作高度繁荣,楹联理论批评应时而生。这时,是梁章钜第一个以“联话”形式开启楹联批评模式。他的评点大多数只言片语虽称不上体大思精,但其中的真知灼见直接影响着此后的楹联批评。梁章钜创建的楹联批评模式也成为晚清民国约一百年间楹联批评的基本模式。
著名学者白化文教授以“标举宗风,扶轮大雅,综前启后,述往开来”十六字,给予了梁氏及《楹联丛话》至高评价著名楹联家常江教授也评价说:“《楹联丛话》不止是这次繁荣局面的标志之一,而且又推波助澜,引发了联家们的创造精神。”梁氏以后,楹联批评领域涌现出许多名家,如梁恭辰、雷瑨、李承衔、王堃、朱应镐、赵曾望、刘大白、陈方镛、吴恭亨、陈子展、陆家骥等,他们在梁章钜的基础上有继承有创新,共同开创了楹联批评的繁盛局面,也奠定了楹联学科之基。
曾国藩:楹联亦可传后世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湖南双峰人,清道光进士,历任四川、江西乡试正考官、礼部右侍郎,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封一等侯爵,为近代名臣。
楹联发展到晚清,进入前所未有之高潮,其间佳作如雨露,名家若星河。为何要将曾国藩作为其中代表?是有一番原因的。曾国藩居官问学之余,喜作楹联。他女儿曾纪芬回忆说:“先太傅文正公,平生喜为联语,凡以纪学问心得及正心修身之道,恒以偶语隐括之,见于日记及家书者多矣,旁及题赠赋咏,情景交融。每一联出,传诵盛于一时,数十年不衰。”曾国藩楹联水平之高,在当时就得到广泛认可。晚清名臣郭嵩焘说:“涤公最善为楹联,气魄之雄,吐属之雅,人无能及者。”近代名家吴恭亨也说:“曾文正联语雄奇突兀,如华岳之拔地,长江之汇海,字字精金美玉,亦字字布帛菽粟。”而曾国藩自己也说,“吾他日身后,文采传世正不可必,但必有挽联一卷行世。”当时社会也有“曾国藩包作挽联”的口头禅。其好友吴敏树在挽曾国藩联中故写道:“一卷挽联行世,戏言墓铭,肯于海内着文章。”
正因为曾国藩对楹联的看重,借助他国家柱石的身份,让联语一门,得以在当时进一步推广宏大。曾国藩以高超的楹联水平,影响了当时和后来的众多楹联名家。
陈寅恪:小对能见大文章
陈寅恪(1890-1969),字鹤寿,江西九江人,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难得人物,被称作“教授之教授”。
楹联发展进入民国,高潮延续,但受到新文化的冲击,社会对楹联的认识开始重新考量。民国十二年,陈树棠在为友人李澄波所撰《讨论对联作法浅说》一文的序言中就说:“年来西说东播,片面误解,驯至世变日厉,君子有不可终日之感。”他一方面批判“西人研究文学,均重本国方面,吾国则适得其反”,另一方面也在呼吁“大计解悬,深望负教育之责者。”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当梁启超也纠结于联语是“痛苦中的小玩意儿”时,同为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的陈寅恪,在关键时期,给了楹联一次难得的机会。
那是1932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陈寅恪出人意外地出了一道“对对子”的题目,出句只有“孙行者”三字。当时有人质疑,这样的题目是否太简单,陈寅恪说“对对子”至少有四条好处:可以测验能否分别虚实字及其应用、可以测验能否分别平仄声、可以测验读书之多少及语藏之贫富、可以测验思想条理。此言经陈寅恪口中一出,世人对楹联“末技”的看法大为改变。陈寅恪这位当时中国最负盛名的先生,为楹联进行了极好的正名。
蔡东藩:法无定法为上法
蔡东藩(1877-1945),清萧山人。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中国历朝通俗演义》,时间跨度自秦始皇到民国九年,为普及中国历史知识做出了贡献。而其另外一项贡献,是普及楹联学科。
楹联发展到民国,受新文化的影响,传统的属对教育受到撼动,不少青年人发现,已经不善于制联。蔡东藩遂感慨:“小学诸生无论已,即卒业中学者,亦多敬谢不敏;间或勉强应命,匪出诸抄袭,即难免荒唐。吾不意学风至此,竟如普通应酬之联语,亦几成为《广陵散》也!”这时,以蔡东藩为代表的一批有识之士,开始编纂各类对联写作教材,为大众普及楹联创作知识。他认为有这样的通俗教材后,会作联语者,“可藉供考证”,不会作联语者,也可以“逐节观摩,容易领悟”。蔡东藩的代表作《中国传统联对作法》,一出版便产生广泛影响,且多次再版。此书中,蔡东藩对楹联的文体、格律、修辞等均进行了细致讲解,其不少认识到今天还很有借鉴意义。
在蔡东藩前后,民国出现了一批致力于楹联知识普及的读物。如葆光子的《简便作联法》、平襟亚的《对联作法》、吕云彪的《楹联作法》、李天根的《讨论对联作法浅说》、秦同培的《撰联指南》、向义的《论联杂缀》等。正是这些先生们承前启后,让楹联这门艺术流传至今,薪火相传。他们虽不是楹联创作的顶尖高手,甚至有人没有较多联语传世,但却是楹联发展的中流砥柱。
胡君复:且为往圣继绝学
胡君复,清末民初,江苏武进人。民国时任职于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了《古今联语汇选》(初集、二集、三集、四集、补集)、《集联汇选》(初集、二集)等联书,是近代规模最大的联语集成本,对保存楹联资料具有重要意义。其本人亦擅楹对,功力颇深。
朝代更迭,往往引发人们对于国故的担忧。胡君复就是这样一位有责任的文化人。他意识到,“当此人事日繁,新旧嬗蜕,若绝若续之交,时移岁迁,英华尽矣。”楹联这门“国粹”,也应该得到重视和保护。他总结了自己要整理保护楹联、汇编联语的几条理由:一是朝代更迭,名胜地处悬挂楹联或剥落残破,或毁于战火;二是许多文人认为所作庆吊之作,乃“不关痛痒之文字”,随意处置,不加以保存;三是能够编辑成册的联语,如“东鳞西爪,传播未广”。因此,他认为编纂联集汇编,使之能传承有序,则十分迫切。于是他先后编辑出版了《古今联语汇选》《古今集联汇选》等。在《古今联语汇选》初集自序中,他说亲友们开玩笑对他说,“是书功比保存古物。”他自己谦逊地说,“抑微独保存而已,将力图斯道之不坠,则是书以正不容缓。”
正是他本着“力图斯道之不坠”的心愿,才做到了为往圣继绝学的人生理想。胡君复的亲友那句话,哪里是开玩笑,其实是公正的评价。常江先生曾将《古今联语汇选》进行点校重编,他在重编本前言中说,“《古今联语汇选》是明、清、民初三个历史时期规模最大的对联作品集,是清人梁章钜道光二十年《楹联丛话》系列之后的一部巨著”。
邹可庭:飞入寻常百姓家
邹可庭(1715-1803),名廷猷,号涉园。工具书上对邹可庭的介绍,只有寥寥数字,在目前所出版的各类楹联史上,几乎见不到邹可庭和其父邹圣脉、其子邹景扬的名字。有的介绍显示:“邹可庭,刻书家邹圣脉次子。早年是监生出身,曾参与增订《新增幼学故事琼林》,辑有《酬世锦囊》。与岳父谢梅林收集邹圣脉生前旧诗,刻成《寄傲山房诗集》。”
笔者在整理晚清至民国出版的楹联书目时,屡屡见到“云林别墅”的落款和邹氏三代的姓名。以《酬世锦囊》为例,其中的“对联”,从清代晚期到民国中期,先后竟出版了十余个版本,从江南到塞北,不同的书商、书局都拿他作为底本,新增或改变为对联汇编集子。“云林别墅”的对联,成了那个时代的畅销书。千万户人家在婚丧寿喜之时,多是以邹氏编辑的联语为“日用宝典”化解亟需。在与江南相隔千里的甘肃,至今还流传着多个版本的“云林别墅”对联手抄本,足可见其书的普及程度。
从明代初期开始,楹联普及读物就日渐流行。这些读物所刊载的作品多为生活实用联语,但正是这些读物,让楹联艺术不仅是庙堂享用,也得以走进千家万户,让楹联习俗得以传承,并最终成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我们在纪念历史上杰出楹联家时,也不能忘却,多少个像邹可庭一家那样默默无闻的作者。他们也是楹联史上,值得敬佩的“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