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楠不同天然种群种子发芽速度差异
2016-12-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湖南长沙000广西壮族自治区乡镇林业工作总站南宁0028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种苗管理总站南宁0028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南宁0002广西八桂林木种苗股份有限公司南宁002博白县林业局广西博白00上思县林业局广西上思00
, , , , , ,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 湖南 长沙 000; 2.广西壮族自治区乡镇林业工作总站, 南宁 0028;.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种苗管理总站, 南宁 0028;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南宁 0002; .广西八桂林木种苗股份有限公司, 南宁 002; .博白县林业局, 广西 博白 00;.上思县林业局, 广西 上思 00)
火力楠不同天然种群种子发芽速度差异
梁一萍1,2,李志辉1,韦鼎英3,李富福3,申文挥4,吴兵5,庞育6,凌固承7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4; 2.广西壮族自治区乡镇林业工作总站, 南宁 530028;3.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种苗管理总站, 南宁 530028; 4.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南宁 530002; 5.广西八桂林木种苗股份有限公司, 南宁 530024; 6.博白县林业局, 广西 博白 537600;7.上思县林业局, 广西 上思 535500)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火力楠(MicheliamacclureiDandy)天然种群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气候箱发芽,研究火力楠种子发芽速度的差异。结果表明:火力楠天然种群种子露白速度、幼苗展开子叶速度、幼苗展开真叶速度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其发芽速度分为速萌型、常速型、慢萌型3种类型。确定种子发芽的幼苗展开真叶阶段常速型种群数量占50%、速萌型和慢萌型种群数量各占25%。
火力楠; 露白; 子叶; 真叶; 发芽类型;
火力楠(MicheliamacclureiDandy)又名醉香含笑,是木兰科极速生类珍贵树种[1],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可营造防火林[2]、用材林[3]、景观林[4]、水土保持林[5]等,被国家林业局列入国家储备林树种目录。其天然分布区海南、广东、广西等省(区)[6]有不同规模种植[7],非天然分布区福建[8]、湖南[9]、贵州[10]、江西[11]、云南[12]等省有引种栽培。长期以来,开展了火力楠生物学特性[13]、生物量与碳储量[14]、木材性质[15]、养分循环[16]、用途[17]、栽培技术[18]等方面研究,为火力楠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但火力楠苗木培育方面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
目前火力楠主要采用播种育苗,生产上遇到的种子发芽不整齐而影响苗木管理的问题亟待解决。有研究表明,同一树种相同种源的同一批种子处理方法不同,种子发芽速度不同[19-20];马尾松(PinusmassonianaLamb.)[21]、华北落叶松(Larixprincipis-rupprechtii)[22]、强力班克木(BanksiaroburCav.)[23]等同一树种不同种源的种子即使处理方法相同,种子发芽速度也存在显著差异。已有关于火力楠不同种源种子品质和形态差异的报道[24-25],但关于火力楠不同种群种子发芽速度差异的研究尚为空白,因此,本研究开展这方面试验,旨在为火力楠实生苗培育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试验种子采集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火力楠8个天然种群(分别编号为种群1~种群8),各种群基本情况详见表1。视各种群结实丰欠和果实成熟期确定采种时间。随机选择各种群3~6株样株采集果实,种群内相邻2株样株水平距离30 m以上,每株样株的果实单独包装(其中种群7由于果实稀少,各样株果实混合包装)。种群1~种群6果实于2013年11月上旬采集;种群7和种群8果实分别于2014年9月下旬和10月下旬采集。将果实摊放在室内至蓇葖自然开裂,选取假种皮鲜红色的种子,人工剥除假种皮后用调配至含水量13%的干净中等粗河砂将种子暂时保藏并分别标记。试验种子共26个单独样株样品(种群1为2个、种群2为6个、种群3为3个、种群4为4个、种群5为3个、种群6为4个、种群8为4个)和1个种群样株混合样品(种群7)。
表3 火力楠天然种群种子露白平均天数差异多重比较
种群编号露白天数XiXi-X8Xi-X7Xi-X6Xi-X5Xi-X4Xi-X3Xi-X24X1=4.120.91∗∗0.85∗∗0.71∗∗0.61∗∗0.52∗∗0.43∗0.385X2=3.740.53∗∗0.47∗0.330.230.140.052X3=3.690.48∗0.42∗0.280.180.093X4=3.600.390.330.190.098X5=3.510.300.240.107X6=3.410.200.146X7=3.270.061X8=3.21
注:q0.05=4.9 ,q0.01=6.08;D0.05=0.40,D0.01=0.50;“**”表示差异极显著(α=0.01);“*”表示差异显著(α=0.05)。
表1 火力楠天然种群概况
种群编号地点经度(E)纬度(N)海拔高度(m)面积(hm2)1博白县江宁乡109°37′33.6″22°08′49.2″1100.92博白县江宁乡109°37′26.6″22°08′21.6″951.23博白县东平乡109°50′26.9″21°57′41.7″1150.94博白县大垌乡109°50′36.1″21°53′24.9″2101.45博白县大垌乡109°51′10.1″21°54′16.1″1652.06浦北县大成乡109°19′39.6″22°01′18.1″854.07上思县南屏乡107°53′22.0″21°50′41.0″5903.08容县黎村镇110°41′4.8″21°31′13.6″3150.9
1.2 方 法
1.2.1 种子发芽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林木种子检验规程》(GB 2772-1999)做种子发芽试验。种群1~种群6和种群8分样株随机取种子样品,种群7样株混合随机取种子样品,各样品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粒种子。试验种子共2 430粒。种群1~种群6和种群7~种群8分别于2013年12月22日和2014年12月15日以自来水冲洗干净后置床,在LRH-250-GSI人工气候箱发芽。采用透明塑料发芽盒,脱脂棉作发芽床,种子在发芽床上摆放的间距约2 cm。发芽床水源为商品娃哈哈饮用纯净水。发芽条件设置温度为25 ℃,湿度90%,光照8 h/d。置床后每1~2 d检查和记录发芽情况,并根据需要加注水保持发芽床湿润,发现腐烂粒和腐坏株及时移除。种子露白开始编号标记。幼苗展开第1片真叶视为种子发芽。试验全部重复总体发芽高峰期后各重复连续10 d没有种子萌发迹象视为该重复发芽结束。
1.2.2 指标设置及计算方法
火力楠发芽速度分别以种子露白速度(从种子置床至露白所需平均天数)、幼苗展开子叶速度(从种子置床至幼苗展开子叶所需平均天数)、幼苗展开真叶速度(从种子置床至幼苗展开真叶所需平均天数)3项指标反映。其计算方法如下:
露白速度(Rv)=∑(Ri×Di)/ ∑(Ri;展开子叶速度Cv=∑(Cj×Dj)/ ∑(Cj;展开真叶速度Gv=∑(Gt×Dt)/∑Gt。
式中:Ri为种子置床起第i天露白种子数量,Di为种子置床至第i天的天数;Cj为种子置床起第j天展开子叶幼苗数量,Dj为种子置床至第j天的天数;Gt为种子置床起第t天展开真叶幼苗数量,Dt为种子置床至第t天的天数。
1.3 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经反正弦变换后,采用SYSTAT 1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制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火力楠天然种群种子露白速度差异
方差分析结果(表2)表明,火力楠8个天然种群的种子露白所需平均天数存在极显著差异。经多重比较得知(表3),种群1的种子露白速度最快,种群4的最慢。种群1的种子露白所需平均天数极显著少于种群4和种群5,也显著少于种群2;种群3、种群6、种群7、种群8的种子露白所需平均天数极显著少于种群4;种群1、种群3、种群6、种群7、种群8相互之间的种子露白所需平均天数无显著差异。说明火力楠天然种群之间存在造成种子吸胀露白差异的因素,其影响因素并非种群所在地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的差异(表1)。
表2 火力楠天然种群种子露白平均天数方差分析
变差来源自由度离差平方和均方均方比F值组间71.790.2613∗∗F0.05=2.66组内160.370.02F0.01=4.03总和232.16
注:“**”表示差异极显著(a=0.01)。下同。
表4 火力楠天然种群幼苗展开子叶平均天数方差分析
变差来源自由度离差平方和均方均方比F值组间76.020.868.60∗∗F0.05=2.66组内161.670.10F0.01=4.03总和237.69
表5 火力楠天然种群幼苗展开子叶平均天数差异多重比较
种群编号展开子叶天数XiXi-X8Xi-X7Xi-X6Xi-X5Xi-X4Xi-X3Xi-X24X1=6.921.68∗∗1.26∗∗1.18∗∗0.810.770.710.425X2=6.501.26∗∗0.840.760.390.350.292X3=6.210.97∗0.550.470.100.068X4=6.150.91∗0.490.410.043X5=6.110.870.450.376X6=5.740.500.081X7=5.660.427X8=5.24
注:q0.05=4.9 ,q0.01=6.08;D0.05=0.89,D0.01=1.11;“**”表示差异极显著(α=0.01);“*”表示差异显著(α=0.05)。
表6 火力楠天然种群幼苗展开真叶平均天数方差分析
变差来源自由度离差平方和均方均方比F值组间77.611.0915.57∗∗F0.05=2.66组内161.130.07F0.01=4.03总和238.74
表7 火力楠天然种群幼苗展开真叶平均天数差异多重比较
种群编号展开真叶天数XiXi-X8Xi-X7Xi-X6Xi-X5Xi-X4Xi-X3Xi-X24X1=8.141.75∗∗1.14∗∗1.07∗∗1.05∗∗1.03∗∗0.79∗0.425X2=7.721.33∗∗0.720.650.630.610.372X3=7.350.96∗∗0.350.280.260.248X4=7.110.720.110.040.023X5=7.090.700.090.026X6=7.070.680.071X7=7.000.617X8=6.39
注:q0.05=4.9 ,q0.01=6.08;D0.05=0.74,D0.01=0.92;“**”表示差异极显著(α=0.01);“*”表示差异显著(α=0.05)。
2.2 火力楠天然种群幼苗展开子叶速度差异
从表4可以看出,火力楠8个天然种群的幼苗展开子叶所需平均天数存在极显著差异。多重比较结果(表5)表明,种群7的幼苗展开子叶速度最快,种群4的最慢。种群7的幼苗展开子叶所需平均天数极显著少于种群4和种群5,并显著少于种群2和种群8。种群1、种群3、种群6、种群7相互之间的幼苗展开子叶平均天数无显著差异。说明种子露白快其幼苗展开子叶不一定快。
2.3 火力楠天然种群幼苗展开真叶速度差异
方差分析结果(表6)表明,火力楠8个天然种群的幼苗展开真叶所需平均天数也存在极显著差异。多重比较(表7)显示,8个种群幼苗展开真叶速度排序与幼苗展开子叶速度排序完全相同。其中,种群7的幼苗展开真叶速度最快,种群4的最慢。种群7的幼苗展开真叶所需平均天数极显著少于种群2、种群4和种群5;种群1、种群3、种群6、种群8的幼苗展开真叶所需平均天数极显著少于种群4;种群1、种群3、种群6、种群7、种群8彼此之间的幼苗展开真叶平均天数无显著差异。
2.4火力楠天然种群发芽速度类型
根据火力楠发芽各阶段所需平均天数,火力楠天然种群发芽速度类型(各阶段每连续10 d作为1个类型)可划分为3种:速萌型、常速型、慢萌型。从图1可以看出,露白阶段8个种群均为常速型;幼苗展开子叶阶段种群7为速萌型,种群1、种群2、种群3、种群6、种群8为常速型,种群4和种群5为慢萌型;幼苗展开真叶阶段种群3和种群7为速萌型,种群1、种群2、种群6、种群8为常速型,种群4和种群5为慢萌型。可见,大多数(50%)火力楠天然种群的种子为常速型,只有少数(25%)种群的种子为速萌型和慢萌型。
图1 火力楠天然种群发芽时长比较
我刊常用计量单位
凡涉及计量的地方请用法定计量单位,重量单位:公斤用kg,克用g,吨用t;长度单位:米用m,厘米用cm,毫米用mm,微米用μm;面积单位:公顷用hm2、平方米用m2,不能使用亩制;浓度单位:采用百分比浓度或mol/L;时间单位:小时用h,分钟用min,秒用s等。未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的稿件原则上不拟采用。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区内火力楠天然种群在人工气候箱发芽条件下,种子露白速度、幼苗展开子叶速度、幼苗展开真叶速度方面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根据种子发芽各阶段时长,火力楠天然种群发芽速度类型划分为速萌型、常速型、慢萌型3种,其中确定种子发芽的幼苗展开真叶阶段常速型种群数量占50%、速萌型和慢萌型种群数量各占25%。
不同种群种子发芽速度差异是火力楠种质存在遗传变异的反映[26],这种差异可作为火力楠种质资源保存和开发利用的科学参考依据,也是指导火力楠播种育苗工作中分种群管理的重要参考。种子发芽速度是树木对环境长期适应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性状指标[27],与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本研究未见发芽速度变化与种群所在地经度、纬度、海拔高度变化呈现规律性,是否与种群所在地降水、光照、温度、土壤养分等因素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1]李志辉,李柏海,祁承经,等.我国南方珍贵用材树种资源的重要性及其发展策略[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32(11):1-8.
[2]李振问,阮传成,李春林.火力楠防火性的初步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1,11(4):369-373.
[3]韦中绵,郑明朝,秦武明,等.火力楠人工林经济效益评价——以广西玉林地区为例[J].福建林业科技,2011,38(1):14-18.
[4]麦健儿,刘就,卢傲霜,等.火力楠的生态功能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0):96,208.
[5]许信玲.沿海贫瘠山地福建柏火力楠混交林效益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物科学版),2002,21(2):89-94.
[6]郑万钧,蒋有绪,杨继镐,等.中国树木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497-498.
[7]马利菠.高峰林场超额完成2011年度珍贵树种种植任务[J].广西林业,2011(6):10.
[8]李振问,吴擢溪,陈鸿.火力楠的引种栽培及开发利用[J].林业科技开发,1999(3):38-40.
[9]Niu D,Wang SL,Ouyang ZY.Comparisons of carbon storages inCunninghamialanceolataandMicheliamacclureiplantations during a 22-year period in southern China[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9(21):801-805.
[10]姚淑均,方小平.醉香含笑育苗试验研究[J].贵州林业科技,2001,29(1):47-48.
[11]肖金香,黄亚哲,李冬,等.江西常见树种抗火性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1,33(1):76-83.
[12]周丽.昆明地区地域性植物景观特色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95.
[13]王宏志,王惠英,张声燕,等.热带亚热带主要树种采种育苗技术[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38-39.
[14]梁有祥,韦中绵,玉桂成,等.桂东南地区火力楠人工林生物量研究[J].林业科技开发,2010,24(5):45-49.
[15]李平宇,李林.10年生醉香含笑小径原木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8,18(2):178-182.
[16]刘凯昌,曾天勋.杉木、火力楠混交幼林养分位移和循环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990,3(6):618-623.
[17]黄儒珠,檀东飞,郑娅珊,等.醉香含笑叶挥发油化学成分[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9,17(4):406-408.
[18]陈克林.马尾松火力楠适宜混交模式的选择与营造技术[J].林业勘察设计,2004(2):9-11.
[19]何中声,刘金福,洪伟,等.不同处理对格氏栲种子发芽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2,34(2):66-70.
[20]李卫华,黄丙香,王振华,等.种子引发处理对棉花种子发芽的影响[J].种子,2006,25(1):26-30.
[21]韩文萍,丁贵杰.不同种源马尾松种子发芽对水分胁迫的响应[J].种子,2012,31(9):81-86.
[22]王志波,季蒙,任建民,等.不同种源华北落叶松种子发芽特性研究[J].内蒙古林业科技,2012,38(4):11-15.
[23]杜鹏珍,孙冰,陈勇,等.班克木种子形态及发芽特征在种内与种间的变异[J].林业科学研究,2013,26(4):433-437.
[24]黄丽丹,陈剑成,李建凡,等.不同种源火力楠种子品质和幼苗生长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 422-19 425.
[25]王里,彭映辉,仲崇禄,等.火力楠14个种源种子形态变异分析[J].种子,2015,34(4):86-89.
[26]Zeneli G,Kola H,Dida M.Phenotypic variation in native walnut populations of Northern Albania [J].Scientia Horticulturae,2005,105(1):91-100.
[27]武高林,杜国桢.植物种子大小与幼苗生长策略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8,19(1):191-197.
Difference in Germination Speed Among Natural Populations Seeds ofMicheliamacclureiDandy
LIANGYiping1,2,LIZhihui1,WEIDingying3,LIFufu3,SHENWenhui4,WUBing5,PANGYu6,LINGGucheng7
2016-04-25
广西“十一五”林业科技资助项目(编号:20110319)。
梁一萍(1969—),男,广西玉林市人;博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培育等研究工作;E-mail:582471037@qq.com
李志辉(1957—),男,湖南安化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林木培育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E-mail:1zh1957@126.com。
10.16590/j.cnki.1001-4705.2016.09.078
S 792.24
A
1001-4705(2016)09-007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