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部分地区主要猪病血清学抗体检测
2016-12-04王军周迎春陈曦王倩何长生占松鹤
王军 周迎春 陈曦 王倩 何长生 占松鹤*
(1,安徽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230091;2,安徽省畜禽防治技术服务中心 230091)
安徽部分地区主要猪病血清学抗体检测
王军1,2周迎春1陈曦1王倩1何长生1占松鹤1*
(1,安徽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230091;2,安徽省畜禽防治技术服务中心 230091)
从安徽省部分地区种猪场种猪、规模化养殖场商品猪及散养猪随机抽取采集的血清样品,共计3242份,分别对其进行了猪瘟、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免疫抗体检测。用阻断ELISA方法检测猪瘟抗体;用液相阻断ELISA方法检测猪口蹄疫抗体,用ELISA方法检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抗体,结果表明,猪瘟、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5.07%、78.01%和88.86%;3种免疫抗体均合格的样品数为2224份,占所检样品总数的68.60%。说明当前安徽省猪群总体免疫效果较好,血清抗体能够达到有效保护水平,但仍存在猪只个体发生主要猪病的风险。
猪病;猪瘟;猪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抗体;血清学检测
猪瘟 (CSF)、 猪口蹄疫 (FMD)、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PRRS)等是严重危害养猪业健康发展并具有高度传染性的主要疫病[1],也是我国重点防控的猪类动物疫病[2]。各生长阶段的猪只均可感染发病[3]。目前,对这几种疫病的防治主要依靠疫苗的免疫预防。鉴于当前国内外猪病的流行特点,非典型性疫病、混合性或继发性感染疫病以及条件性疫病增多[4],导致猪病越来越错综复杂,给诊断和防治带来很多困扰,生猪养殖业疫病控制面临严峻的挑战[5]。通过对部分地区猪群的血清学抗体检测,可以了解安徽省不同区域猪瘟、口蹄疫及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免疫状况,为有效开展猪群主要疫病的防治、合理制定免疫计划及进行主要疫病的风险分析工作提供重要依据。为此,我们对来自安徽省亳州、宿州、六安、合肥、宣城、黄山等6个地级市的猪血清样品进行了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免疫抗体检测,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供读者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血清样品
选取安徽省处于不同区域的6个地级市:亳州市、宿州市、六安市、合肥市、宣城市、黄山市。其中:亳州、宿州地处淮北地区 (淮河以北地区);六安、合肥地处江淮地区(淮河和长江之间地区);宣城、黄山地处江南地区 (长江以南地区),采集猪血样3242份,其中包括种猪1199份、规模场商品猪1769份、散养猪274份。前腔静脉或耳静脉采血,每份约5ml,自然凝固析出血清,离心分离后备用。
1.1.2 实验器材
单道、8道、12道移液器若干,96孔U型反应板若干,100ml、1000ml量筒,KL-UP-Ⅲ-10超纯水机,ELX405R 96通道全自动洗板机,TECAN SUNRISE REMOTE酶标仪。
1.1.3 检测试剂
猪瘟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批号:99-43220 C531,由美国IDEXX公司生产,购自北京世纪元亨动物防疫技术有限公司;口蹄疫O型液相阻断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批号:20150516101,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生产;猪口蹄疫病毒VP1结构蛋白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试剂盒,批号201510012,由上海优耐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生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批号99-40959 E681,由美国IDEXX公司生产,购自北京世纪元亨动物防疫技术有限公司。
1.2 方法
按照2015年国家动物疫病监测计划中指定的方法进行检测[6]。
1.2.1 猪瘟
采用抗体阻断ELISA,检测猪瘟免疫抗体,抗体阳性即判定为免疫合格。
1.2.2 猪口蹄疫
O型口蹄疫抗体:采用液相阻断ELISA,合成肽疫苗采用VP1结构蛋白ELISA进行检测。液相阻断ELISA:抗体效价≥26;VP1结构蛋白抗体ELISA:抗体效价≥25,判定为免疫合格。
1.2.3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采用ELISA方法,高致病性猪蓝耳病ELISA抗体检测阳性,判定为免疫合格。
2 结果
相关检测结果与数据统计见表1~6。
2.1 猪瘟抗体检测结果
所检测3242份猪血清样品,猪瘟免疫抗体合格数2758份,免疫抗体合格率85.07%。由表1知,亳州、宿州、六安、合肥、宣城、黄山6市的猪瘟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0.36%、78.24%、74.36%、93.18%、84.36%、89.89%;由表2知,种猪、规模场猪、散养猪的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0.16%、82.36%、80.29%。均达到农业部规定的70%的合格标准。从表3可以看出,所抽检的6市中,种猪、规模场猪及散养猪的抗体合格率最高的市分别为亳州市、合肥市、黄山市;种猪、规模场猪及散养猪的抗体合格率最低的市分别为宣城市、六安市、宿州市。其中,六安市的规模场猪及散养猪的抗体合格率均较低,分别为61.13%和65%;宿州市散养猪的抗体合格率最低,为64.29%。
表1 6地级市样品免疫抗体合格率
表2 不同畜别免疫抗体总体合格率
表3 猪瘟免疫抗体合格情况
表4 猪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情况
表5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抗体合格情况
表6 CSF、FMD、PRRS 3种免疫抗体均合格情况
2.2 猪口蹄疫抗体检测结果
由表1或2可以看出,猪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数2529份,占所检样品总数的78.01%。由表1知,亳州、宿州、六安、合肥、宣城、黄山6市的猪口蹄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8.35%、60.39%、72.71%、89.24%、72.85%、85.11%;由表2知,种猪、规模场猪、散养猪的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2.24%、75.35%、76.64%。从表4可以看出,对于不同畜别,种猪抗体合格率最高的为合肥市,合格率93.33%,最低为宿州市,合格率72.86%;规模场猪抗体合格率最高的为合肥市,合格率88.33%,最低为宿州市,合格率52.30%;散养猪抗体合格率最高的为黄山市,合格率92.31%,最低为宿州市,合格率为53.57。
2.3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抗体检测结果
由表1或2可以看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抗体合格数2881份,占所检样品总数的88.86%。由表1知,亳州、宿州、六安、合肥、宣城、黄山6市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6.59%、77.45%、84.43%、93.33%、86.81%、96.28%;由表2知,种猪、规模场猪、散养猪的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2.41%、87.05%、85.04%。从表5可以看出,亳州市的种猪及规模场猪抗体合格率均最高,分别为98.64%、97.17%;黄山市的散养猪抗体合格率最高,为96.92%;而宿州市的种猪、规模场猪及散养猪的抗体合格率均最低,分别为85.43%、72.79%、67.86%。
2.4 CSF、FMD、PRRS 3种免疫抗体均合格情况
所检测3242份猪血清样品,CSF、FMD、PRRS 3种免疫抗体均合格份数为2224,总体合格率为68.60%。由表6知,亳州、宿州、六安、合肥、宣城、黄山6市的总体合格率分别为:76.71%、53.92%、61.72%、84.24%、60.74%、76.60%,按畜别来看,各市的种猪合格率相对较高,而散养猪合格率相对较低。
3 讨论
(1)依据检测结果,总体来看,虽然猪瘟、猪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达到国家规定的70%的标准,但猪口蹄疫免疫效果相对较差,如宿州市规模场猪及散养猪的抗体合格率均在60%以下,远未达到有效保护水平。这意味着猪群存在发生口蹄疫的风险。究其原因,是否因为疫苗问题或者因为存在养殖户漏免现象,还是由其他诸如免疫程序不合理、疫苗使用和操作不当以及免疫抑制性疾病等因素造成免疫失败,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
(2)本实验检测中,CSF、FMD、PRRS 3种免疫抗体均合格的猪血清样品数占所检样品总数的68.60%,未达到70%的合格标准。这表明猪群免疫力不甚理想,略低于有效保护水平,猪只个体存在发生主要猪病的安全隐患。正常情况下,疫苗之间会相互干扰[7],有必要加强主要猪病的免疫程序优化[8],同时注重加强猪群免疫状况监测,以期提高整体免疫效果。对于免疫抗体合格率未达到国家标准的场点,在及时补免的同时,应加强相关疫病的监测工作,密切注意这些场点的疫病动态。
(3)从地区来看,淮北地区 (亳州、宿州2市)CSF、FMD、PRRS 3种疫病的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4.23% (849/1008)、 74.21% (748/1008)、 86.90% (876/1008);江淮地区 (六安、合肥2市)3种疫病的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4.66% (1021/1206)、81.76% (986/1206)、89.30% (1077/1206); 江南地区 (宣城、 黄山2市)3种疫病的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6.38% (888/1028)、 77.33% (795/1028)、 90.27% (928/1028), 采用SPSS软件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差异不显著 (P>0.05)。可见,安徽省猪群CSF、FMD、PRRS的免疫情况无明显的地区差异。这与该3种动物疫病在前几年均被列为国家强制免疫病种有关[9]。
(4)所抽取的3242份样品,包括种猪1199份、规模场猪1769份、散养猪274份,CSF、FMD、PRRS 3种免疫抗体均合格样品数分别为:种猪906份、规模场猪1152份、散养猪166份,种猪、规模场猪、散养猪的合格率分别为:75.56%、65.12%、60.58%,根据SPSS软件计算知,差异显著 (0.01<P<0.05);同时结合不同病种的检测结果看,种猪的免疫抗体合格率明显高于规模场猪及散养猪。这可能与种猪的饲养周期较长、免疫次数较多有关。可见,猪群免疫效果与饲养种类、养殖方式有一定关系。
[1]蔡宝祥.家畜传染病学[M].第四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任宇斓,于厚军.三种猪病的疫苗免疫试验和综合防控技术[J].中国畜禽种业,2014(2):118-120.
[3]甘孟侯,杨汉春.中国猪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4]顾高林.猪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J].湖北畜牧兽医,2014,35(2):30.
[5]祖海涛,田青芳,赵晓南,等.规模化猪场抗体检测结果及分析[J].猪病防控,2015(11):46-50.
[6]农业部.关于印发《2015年国家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的通知[Z].农医发〔2015〕10 号.北京:农业部,2015-04-01.
[7]张正凤,刘永恒,葛东红,等.猪瘟、猪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三种疫苗组合免疫对比试验[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30(1):83-84.
[8]王长彬,李世芬,王泽敏,等.猪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疫苗最佳免疫方法研究[J].四川畜牧兽医,2013(12):29-33.
[9]农业部.关于印发《2013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的通知[Z].农医发〔2013〕8 号.北京:农业部,2013-02-25.
王军 (1983-),男,安徽省合肥市人,兽医师,硕士,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通讯作者:占松鹤 (1970-),男,安徽省合肥市人,博士,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