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鸭霍乱防治

2016-12-03李中习

水禽世界 2016年4期
关键词:病禽病鸭鸭舍

李中习

中图分类号:S858.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16)04-0049-02

鸭霍乱(又称摇头瘟)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热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发病急、死亡快、拉绿色稀便为其临床特征。随着养鸭业发展和养殖数量增加,鸭霍乱危害也日益明显。

1 流行特点

鸭霍乱以30日龄的雏鸭发病较多,多发生在春秋季节,因为在这两个季节气温较高、多雨潮湿、天气骤变;病鸭、带菌鸭以及其他病禽、带菌禽是主要传染源,易感鸭通过被病禽排泄物及其直接、间接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经消化道感染,或由病禽分泌物经呼吸道感染,同时皮肤的损伤也是感染本病的重要因素,本病带菌鸭或被感染鸭经长途运输、管理下降、天气骤变、环境恶劣作用下抗病力降低,造成本病的流行。

2 发病情况

某养鸭户饲养800只雏鸭,35日龄时鸭群出现拉绿粪,有的很快死亡,故前来诊治,据了解其免疫程序为:3日龄肌肉注射鸭病毒性肝炎活疫苗,7日龄皮下注射鸭疫灭活苗,10日龄下注射鸭瘟活疫苗,14日龄皮下注射高致病性禽流感灭活苗,21日龄皮下注射多杀性巴士杆菌灭活苗。

3 临床症状

病鸭精神沉郁,采食量减少,体温高达43~44℃,咳嗽、气喘,呼吸困难,不断摇头,拉黄绿色稀粪,嗉囊肿胀,倒提时从病鸭口鼻中流出酸臭液体。

4 剖检病变

眼结膜发绀,皮肤上有出血点,肝脏呈土黄色、肿大质脆、表面有出血点或坏死灶,胆汁充盈,肠道粘膜充血、出血,心包积液、有纤维素性渗出,肺脏出血,气管粘膜充血、出血。

5 实验室检验

5.1 无菌采取病死鸭肝脏,涂片,瑞氏染色,镜检可见短小、两极浓染的卵圆形短小杆菌。

5.2 无菌采取病死鸭肝脏,磨碎,稀释,接种于鲜血琼脂平板上,37℃条件下培养24h,可见到灰白色露珠样小菌落。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验综合判断本例为急性鸭霍乱。

6 治疗

隔离治疗病鸭,用青霉素注射1.5万国际单位,2次/d,连续3d。大群鸭饲料中均匀拌入土霉素和霍乱灵散,分别为50g/100kg和1%,连用5d。同时加强消毒、通风换气,一天一次,提高营养,病死鸭尸体及其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物品应及时销毁或无害化处理。3d后死亡停止,疫情被控制,5d后鸭群精神好转,各方面指标恢复正常。

7 预防

7.1 鸭舍位置应符合农业部规定的标准,鸭舍及其周围环境应向阳干燥、卫生清洁、空气新鲜,建筑设计、设施设备、工艺流程和运输工具应能满足动物防疫需要,应有合格的技术人员和完善的管理、防疫制度。

7.2 育雏前应将鸭舍内冲洗干净、晾干后再用消毒液喷雾消毒,将鸭舍内的温度表、灯泡、加热设备等安装好,待晾干后将塑料网、水槽、料槽等用具一并放入鸭舍、密闭、用甲醛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2h以上,然后通风换气2d以上、无刺激性气味时开始育雏。

7.3 育雏前预备好预防用药、多维电解质、葡萄糖、开口料,温度升高到育雏温度,然后依照法定程序从规模大、信誉好的孵化场引入健康雏鸭,引入后即可饮水,水温在20℃左右,饮水1~2h后即可喂开口料。

7.4 育雏期间鸭舍内的温度、湿度、照明时间、光照强度和饲料营养应能满足相应时期鸭的生长、生理的需要,饲料应新鲜,饲喂次数应科学,饮水应清洁、充足。

7.5 饲养期间应对进入鸭场的外来人员和车辆加强管理和消毒,应坚持“全进全出”的饲养原则,至少应将不同批次和用途的鸭分开饲养。

7.6 应根据本地以及本场以往疾病发生和流行的情况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免疫接种程序、药物预防、清扫消毒、通风换气等防疫程序,并切实执行,疫苗和药物应到正规的机构购买,过期、变质的疫苗和兽药严禁使用。

7.7 发现病鸭应找正规的兽医师诊断和治疗,不要受兽药经营回扣、奖励等迷惑而乱用药,轻则用药过多、康复缓慢、影响生长而造成经济损失,重则疫情扩散、大批死亡、药残中毒等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甚至负法律责任。

猜你喜欢

病禽病鸭鸭舍
发酵床网上养殖肉鸭舍春季环境参数监测及通风策略模拟优化
葡萄球菌病的防控
浅析鸭传染病的鉴别与治疗
鸭几种常见病毒性疾病的防治分析
禽肉的检查方法
鸭大肠杆菌病如何防治
《安徽六安地区鸭短喙与侏儒综合征并发细菌感染初报》图版
肉用鸭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要点
禽痘的诊断与防治
家禽养殖疾病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