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会计文化体验中心建设研究与实践

2016-12-03苏重来

经济师 2016年10期
关键词:职业素养高职院校

摘 要:文章从会计文化的内涵切入,由当前高职院校对会计文化建设存在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会计文化建设思路缺乏系统性框架、建设过程缺乏技术支撑、建设结果缺乏教学应用、建设内容缺乏道德模块的四个方面问题,进而提出高职院校会计文化体验中心的建设,阐述了其服务架构和服务层次,并开展了系统性实施,为高职院校会计文化建设起到了适当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 会计文化 体验中心 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0-106-02

会计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受到社会形态、经济状况和文化背景的影响,融合社会、经济、哲学和人类价值观,久而久之自然形成了会计文化。会计文化是会计人员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创造、总结、积淀而形成的各种行为规范、管理制度、价值观念、职业道德等成果的总和,是会计人员共同信奉并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快,对会计岗位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价值观。因此,加强高职院校会计文化教育意义重大。

一、高职院校会计文化的建设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以及财政体质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高职院校会计文化逐步成为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院校里,会计文化建设并非定位在会计从业人员本身,而是针对会计学科、专业整体定位,构建从理论到实践的会计发展全景框架,让会计专业学生能认识和把握会计学科的发展历史和未来趋势,特别是培养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全面提升其职业素养。然而,会计文化这个概念毕竟是相对新鲜的事物,在高职院校的具体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会计文化建设思路缺乏系统性框架。当前,部分高职院校虽然意识到会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也逐步开展了会计文化建设,但这种建设基本上处于松散创新,建设思路缺乏整体规划和系统性描述,没有统一的组织结构进行完整性表述和展示。如有些高职院校举办一系列相关的会计学术性活动、会计文化展览、会计知识竞赛、会计文化课程等,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仍未形成完善的会计文化体系。

2.会计文化建设过程缺乏技术支撑。会计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物质文化的因素,缺乏配备传授会计文化的适当媒体手段和展现方式。现有会计文化建设多局限在课堂上,试图通过对我国会计文化从古代到现代的演变发展过程进行系统化讲授,让学生理解会计文化的概念内涵、特征、变迁历程、代表性分类等,从理论上建立对我国会计文化的整体映像。然而,由于缺乏必要的信息化表现手段,授课形式比较单一枯燥,学生对会计文化缺乏体验和感知,教学效果很有限。实际上,优秀会计文化的宣传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多媒体、学校教育、公益活动等,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技术支持才能得以更好地推广。特别是现代教育媒体手段中声光电的综合应用,能够让学生听到、看到、摸到会计文化的各种载体,对学生学习和体验过程产生更强的冲击,深化会计文化的认识。

3.会计文化建设结果缺乏教学应用。高职院校会计文化建设的目标,是促进学生领悟会计人员工作过程中应该共同信奉并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从而帮助会计教育更有效地达成预定的教学成果。从根本意义上,高职院校会计文化建设必须服务于会计教育教学工作。

然而,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会计文化建设,更多地着眼在会计发展史及其相关内容的展示,尽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建设规模庞大,但在与会计教学和应用的结合上,却表现得差强人意。实际上,会计文化建设应该教学上应该紧密结合所在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甚至考虑该院校对应的特定行业背景,巧妙地将两者进行融合与创新,才能形成更加优化了的会计专业教学体系,从而促进会计专业发展。

4.会计文化建设内容缺乏道德模块。会计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要求会计人员能够克己奉公、诚信守法、兢兢业业地工作,同时对行业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最新政策变化,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和掌握。应该说,会计职业非常看重自身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建设,后者是会计文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然而,现有高职院校的会计文化建设,往往忽视对职业道德模块的建设,或者作为边缘模块进行建设,将会计物质文化建设等同或替代会计精神文化建设。因此,需要注重会计精神文化建设和会计物质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衔接好高职院校校园德育建设与会计文化建设的关系,使高等院校会计文化建设得以充分体现和全面实施,会计文化的发展紧跟时代的进步。

二、会计文化建设的模式创新——体验中心

1.会计文化体验中心的服务架构。为了突破高职院校会计文化建设存在的上述4种缺陷,需要创新会计文化建设的模式,将系统框架、技术支撑、教学应用、道德素养等建设目标有效协同,形成一种教学和展示功能一体化的高职院校会计文化中心建设模式,如图1反映了会计文化体验中心的服务架构。

与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文化展示中心不同,会计文化体验中心强调趣味性、参与性、感染力和高科技感的设计手法,运用许多现代科技成果来使信息强化和使信息的传递更有效。例如,多媒体影像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使展示内容传递的信息让受众体验着会计文化所带来的不可抵挡的独特诱惑和感受,使得学生能沉浸在教学设计者预先设定的会计氛围中,充分了解会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内涵,并与教学过程、教学目标相互融合,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会计文化较为深入的认知。

2.会计文化体验中心的服务层次。高职院校会计文化体验中心建设的创新之处在于,其建设架构能全面反映会计物质文化建设、会计制度文化、会计精神文化建设三个不同的层次,其建设成果可以帮助会计专业学生较为深刻的理解和推广会计文化。其中,会计物质文化是会计文化发展的外在载体,其完善程度对会计精神文化具有重要影响;会计制度文化建设的滞后性,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不断与国际社会接轨,会计制度文化的建设也取得了迅速发展,但在会计信息的需求上仍存在偏差,会计制度的适用性有待提高;会计精神文化的多元复杂性,环境的不同造就了差异化的会计文化,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使我国的精神文化建设处于转型状态。高职院校会计文化体验中心将三种文化的展示、宣讲和教学融合在建设过程中,全面贯彻“立德强技”的职业教育思想,能够进一步深化会计及其相关专业学生的会计职业素养内涵,使学生能够了解和传承会计文化,增强学生职业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职业信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专业历史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职业归属感。

通过会计文化体验中心的建设,形成内容丰富的会计职业素养和教育体系,把学校的职业素养教育提高到科学化、系统化、特色化水平,使会计文化体验项目成为对会计专业及专业群、学校与社会的会计职业素养、会计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

三、会计文化体验中心建设的实践

1.建设内容。

(1)会计文化体验馆建设。开发、建设会计文化体验馆,融合现代声、光、电等信息技术,精选不少于20个案例,以视频、图片、实物、仿制模型、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展示会计的发展历史和文化成果,内容包含会计账簿(如四柱清册、龙门账、复式记账)、记账方法(如结绳记事,三脚账等)、计量工具(如贝、白银、铜钱、银票、纸币、支票)、会计制度(汉谟拉比法典、公司法、会计法,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会计事件(如商鞅变法、安然事件)、会计人物(大禹、傅山、杨炎、潘序伦等)、会计文献等主题。按照历史的演进过程,全方位展示古今中外会计发展的完整脉络。

会计文化综合多媒体互动展示系统:会计文化展厅的核心位置放置中央高清大尺寸LCD拼接屏,展厅内配置多处无线感应开关。平时可作为文化静态图片付文化主题进行展示,显示静态图片;当参观者对带有开关的展板或开关进行触摸时,产生绚丽光效将展板内容投放到中央大屏,并播放展板内容的相关视频,使难以用图片和文字进行说明的内容通过视频或动画的形式展现,加深参观者的理解,同时增强参观融入性与互动性。

(2)会计文化资源制作与开发。系统搜集、整理会计文化相关实物资料,制作与拍摄会计文化发展历史专题片。用于体验中心的体验视频、教师日常教学和学生课后拓展和自修。

(3)会计文化课程开发。将搜集整理的相关资料和制作的视频,进行教学系统化改造,撰写会计文化类教材,开设会计文化课程,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考核方案,实现会计文化的课程化。课程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基于移动智能终端设备,采取网络化自主学习和文化体验馆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利用多种媒体,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学习考评合格,学习成绩记入学生成长档案,同时纳入学校职业素养考评内容。

2.课程方案的设计。通过开设《会计文化认知》课程,分别是会计物态文化、会计行为文化、会计精神文化及会计制度文化;使用教材以展馆中个案为主要内容,分章节进行编写。

3.教学方法的创新。

(1)讲授法与情境训练法相结合。教师利用展馆、教材、网络平台向学生介绍教学内容的基本情况,讲述教学要求,提供学习咨询和指导,组织学习交流,负责对学生学习成果鉴定。学生通过展馆参观、教材的阅读,聆听教师的基本内容介绍,上网查询、自我思考选定探究方向和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学习小组完成课题任务,总结收获,写出课题报告。

采用课堂教学与情境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借助多媒体、电子课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和会计素养情景,讲授相应教学内容,将使素养课程生动、直观和易懂。

(2)采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模式。收集相关教学内容的案例,印发给学生或让学生观看相关录像等视频资料或带学生实地感受工作场景,精心设计各工作环节中的问题,让学生到行业实践中学习探索,在思考中深化会计职业素养的内涵。

(3)采用研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会计文化体验中心和其他校内外实训基地等设施,让学生的会计职业素养内涵在虚拟环境中和自我研究的过程中得以提升,并进一步深化巩固。

四、结束语

加强会计文化建设,能够建立优化诚信会计秩序,形成良好的社会政治经济秩序,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有序发展。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开展会计文化教育,成为会计专业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从会计文化内涵出发,分析了高职院校会计文化现状及特点,提出建设会计文化体验中心,并对建设的内容从系统性框架、技术支撑、教学应用、建设道德素养模块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架构分析和实践描述,帮助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和把握会计体验中心的建设规律,促进形成内容丰富的会计职业素养和教育体系,把学校的职业素养教育提高到科学化、系统化、特色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春源.浅谈会计文化建设[J].中国工会财会,2008(4):42-43.

[2] 刘冰.会计文化建设的探索[J].唐山学院学报,2004(9)

[3] 王重力.推动会计文化建设的手段和措施[J].时代金融,2012(33):33.

[4] 刘恩峰.论高校会计文化建设[J].财务与金融,2012(6):46-48.

[5] 张美玲.高校会计专业在校生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3(3):117-134.

[6] 张玲玲.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中融入会计文化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4(13):189-190.

[7] 牟德士.高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1):124-125.

[8] 余晓凤,高美苹.浅议高校会计专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全国商情,2014(16):61-62

(作者单位: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成都 610000)

[作者简介:苏重来(1964—),女,副教授,经济管理系主任,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教学]

(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职业素养高职院校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