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改对保险公司及汽车后市场格局的影响
2016-12-03方仲友
费改对保险公司及汽车后市场格局的影响
方仲友:中国人保财险总核保师兼车辆保险部总经理,在汽车行业举办的多次活动中发表重要演讲。
目前中国乘用车保有量达1.7亿辆,家用车保有量突破1.2亿辆,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包括保险行业在内的中国汽车后市场也获得了飞速发展。2013年,中国汽车保险市场已经在世界上排名第二。然而,中国车险“大而不强”,有规模无效益成为其最大短板。
一、商业车险改革的方向
中国保监会启动了商业车险产品费率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加速与国际接轨,2015年6月1日之前在国内6个省市进行试点,2015年年底又推出了12个地区,通过试点我们可以看到商业车险改革的走向。中国保监会已明确2016年6月30日以前完成商业车险产品费率管理制度改革的全国推广。中国保监会下属的“中保信”,具有一个大而标准的数据库。在这个数据库的助力下,试点地区达到了好的改革效果,即达到了国家、行业、社会、车主预期的改革效果,形成了新旧产品与费率体系改革的平稳过渡,行业实现了稳增长、有效益、促管理、提能力的效果。商业车险改革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深化以客户为轴心的服务理念,夯实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2.激发车险行业内部市场活力,转变竞争模式、减少违规现象,重视客户体验;3.有利于发挥社会管理功能,对不同风险的车主厘定不同的费率,促进道路交通安全。
二、商业车险改革的主要内容
商业车险改革是从法律、逻辑和保险原理上进行梳理、调整和完善,尽可能避免条款表述上的歧义;调整原条款中报额确定方式并明确实施代位追偿,使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更加匹配。改革主要围绕以下方面:第一,改革将引导保险公司为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激励保险公司与汽车后市场产业深度结合,为客户提供更多市场化、多样化服务,满足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第二,改革后实行车型定价,即车险价格将能够通过不同车型保费的差异反映车型的易维修性及维修成本,也将反映出该车系拥有的客户群意愿和市场接受程度。第三,市场化费率形成机制,逐步扩大保险公司费率厘定自主权,最终形成高度市场化的费率形成机制,有利于同质配件加速进入汽车维修市场,同时将促进同质配件的标准认证与规范及知情使用。
三、商业车险改革对各方的影响
1.商业车险改革对保险公司的影响
(1)导入车型定价,测算并引入车系系数,对接零整比和车系出现率/损失率,并逐步扩大汽车品牌/车型、车系的系数差异。未来保险业的车型系数一定会进行大规模的调整。
(2)逐步扩大保险公司自主定价权,除行业统一的交通违法系数与无赔款优待系数外,增设公司自定的自主核保系数与渠道系数。把定价权交给保险公司,把选择权交给保户。
2.商业车险改革对汽车后市场的影响
(1)伴随监管机构对产品定价权的逐步放开,保险公司能够通过给予投保人与被保险人在承保时的保费优惠,鼓励其使用同质配件,降低维修行业整体成本,提升经营效率。(2)保险公司能够通过差异化的车系系数精确体现车辆风险与维修成本,引导消费者购买易维修性更强的车辆,逐步推动零整比回归正常水平,推动维修市场更加透明、公开。通过自主核保系数实现差异化的保费,还将使保险公司承担的车辆风险与保费价格更加匹配,避免改革前低维修成本车辆补贴高维修成本车辆的情况。(3)改革后的市场竞争将日益激烈,促使保险公司更加关注传统保险服务以外的增值服务,以体现差异化的竞争手段。保险公司对后市场提供服务的种类与质量将不断提升。保险业的深度参与将促进汽车后市场服务水平与效率的提升,有助汽车后市场的转型。
四、商业车险改革对汽车后市场发展的推动作用
第一,车险业不断深度参与汽车后市场发展。我国的车险业参与汽车后市场发展虽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很快,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2014年《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 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中,鼓励保险公司用市场信息公开同名和消费者口碑推动机动车维修市场诚信建设,建立机动车维修企业服务质量“黑名单”制度,对出险车辆维修优先选择诚信企业。
第二,从2014年开始,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同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首次发布部分车型零部件价值之和与整车销售价格的比值(零整比),“零整比”的发布提高了汽车配件价格信息的透明度,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能够有效引导汽车生产企业提高车辆的易维修性。
总之,改革助推汽车后市场产业发展。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互联网+保险+汽车后市场”为核心的三方信息共享平台将被搭建。目前,中国保监会对UBI(基于驾驶行为的保险)产品在研究和认证,该产品还没有到商用的阶段。UBI产品受互联网属性的影响,与之相结合的保险产品与服务业会呈现网络化、平台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