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乱班”第一课
2016-12-02陶立新
陶立新
一天,校长找到我,用商量的口吻,微笑着说:“原来的职教班班主任说什么也不干了,我们研究之后打算让你接替他。你责任心强、工作讲究艺术……”碍于情面,我勉强“临危受命”,争取“不辱使命”。
这个班级的情况我早有耳闻,常常听任课教师抱怨:这个班的学生也太差了,没有几个学习的,管谁都不听,甚至还跟你对着干;课堂秩序太差,有的学生还起哄,这课真是没法上了;学生课下追逐打闹,脏话不离口……
生活没有如果,只有面对。这个“乱班”的课堂如何才能有秩序,怎样做才能让学生信服呢?这是我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好在还有一天的时间让我去考虑如何应对这“第一课”。我向每位任课教师了解了情况,慢慢地梳理出一些共性问题,一套方案在脑海中应运而生。
玩,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
在上任的前一天,每到下课时间,我都会出现在他们教室门口,和他们一起玩。几名男生在弹溜溜,我就借来一枚,跟他们一起弹,虽然因此弄得手上、身上、脸上都是灰尘,但是我们都很高兴,玩得很“嗨”。有几个学生在踢毽子,这可是我的强项,岂能错过表现的机会!于是,我和他们比试了一番,无论是单个动作,还是串联动作,都不在话下,引来很多学生围观,赢得了啧啧赞叹……通过一起游戏,我把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调到与学生一个频道上,为接下来的沟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幽默,提神醒脑集中注意力
上课了,我并不急于讲解知识。就这个班的学情而言,多讲无益。于是我先“笼络人心”,从教育学生多学习和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入手。我给学生出了一道“历史题”。我问:“谁知道‘黄花岗起义的第一枪是谁开的?有四个答案,分别是宋教仁、孙中山、黄兴、徐锡麟。”学生开始议论,但谁也不愿意回答这个问题。我只好让学习委员来回答。他说:“是黄兴。”我肯定了他的答案,马上又出示了第二题:“‘黄花岗起义的第二枪是谁开的?”学生面面相觑,明显议论少了。我让班长回答这个问题。班长心虚地说:“孙中山?”我没公布答案,而是接着出示了第三题:“‘黄花岗起义的第三枪是谁开的?”这下学生都傻了。我点名让团支书回答。她弱弱地说:“不知道。”我笑了笑,说:“你们想知道答案吗?”学生参差不齐地说:“想!”我便翻开事先准备好的历史书,大声读道:“黄兴连开三枪,揭开了‘黄花岗起义的序幕……”学生先是沉默,而后哈哈大笑。等他们笑够了之后,我说:“同学们,这虽然是个笑话,但它却告诉我们,学习文化知识很重要,而准确掌握知识更重要!只要想学习,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晚啊……”看到有的学生若有所思的样子,我知道,我的话在他们心里起作用了。
随后,我开始了“第一节课”的导入。我笑着说:“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复习《电阻》。在学习之前,我给大家讲一个笑话:物理课上,老师问阿摩尔:“你知道什么是电阻,什么是电源吗?”阿摩尔回答道:“店主(电阻)就是商店的老板,店员(电源)就是商店的伙计。”学生一阵哈哈大笑。之后,我严肃地说:“同学们,没文化多可怕啊!”我发现,很多学生的表情都有些不自然,或许我触碰到了他们那根敏感而又脆弱的神经。教学生做人比教学生知识更重要。教育的艺术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
小动作,纠正学生不良生活习惯
接下来,我按照备课内容进行授课:讲重点、提问题,学生讨论、回答问题……虽然说学生在课堂上不够积极踊跃,但总体来讲还是很顺利的。
当我提问的时候,有的学生一副慵懒的样子:坐在凳子上,弓着腰,双手托腮,或把头枕在胳膊上……我不温不火,走到他们跟前,轻轻地拍拍他们的后背,轻声说:“站起来回答问题既是对老师和同学的尊重,更是对自己的尊重。”听了我的话,他们都不好意地站了起来,虽然站姿不够标准,但毕竟是站了起来,纠正站姿的事情,放在以后再说吧。
还有10分钟就下课了,有的学生坐不住,也管不住嘴了,开始说起话来。我边讲课边走到说话的学生面前,轻轻地拍一下他们的肩膀,或冲他们微笑一下,做个禁止说话的动作,他们便会暂时停止说话。可是,我安抚了这个学生,那边又有学生控制不住了;这边刚安静下来,那边又嚷嚷起来,真是“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看来,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真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仅考验教师的耐心,更考验教师的智慧。
眼看着教室里就要乱成一锅粥,我瞄准一个一直在说话的男生,笑着对他说:“请你帮老师一个忙,好吗?”他满脸疑惑地看着我,仿佛是要看我“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先是摇摇头,而后微微点了点头。我和蔼地说:“请你帮我站岗,如果发现其他同学说话,你就可以休息了,由那位同学替你执勤。”随后,我把这名同学请到教室前。教室里一下子变得安静了。我继续上课。3分钟过后,我笑着对站岗的学生说:“谢谢你啊,陪老师站了3分钟,正因为你的站岗,教室才变得这么安静。现在,请回座吧!”
下课之前,我对学生说:“老师过去没少听说咱们班的负面传闻,但今天这节课彻底地改变了我对大家的印象。我发现,你们都是好孩子,都知道自己什么地方做得对,什么地方做得不对,只是自我管理能力差了一些。这不要紧,只要大家有改正的想法,我会好好帮助大家的。世界上没有做不好的事情,除非你不想好好做!”话音刚落,掌声四起。
一节课就这样上完了,虽说学生的表现与其他班级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课前与课后相比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我没有批评任何一个学生,也没有讲大道理,但在我指出问题后,他们都改正了。这难道不是最大的进步吗?
我忽然想起了“教育如水”这个词。如水的教育不是对学生轻言放弃,而是用足够的信心和耐心,不抛弃、不放弃,静待花开;如水的教育并不是对学生的不良表现“以牙还牙”“以暴制暴”,而是像水那样藏于无形,默默滋养;如水的教育不是凭自己的意愿改变孩子的天性,而是依形而下,因势利导。我们最终培养的孩子应该就像肖川先生所言:“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