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故乡
2016-12-02耿宝娣
耿宝娣
生命似一条长河,踯躅河边细数人生的滋味,竟有无数温馨的回忆,美好得令人忍不住落泪。
然而,人生之河是一条左岸是情、右岸是理的河流。左岸,光阴易逝,老槐树依旧顽强地生长在记忆深处,槐花依旧在记忆中摇曳;右岸,理在那里理直气壮地站着,大声宣扬着,推崇着,那所谓的社会要不断发展,那唯数字是论的各种新中国现代化建设,那拜金、世俗、物质的思想观念,等等,都在毫不留情地冷却着情感的温度。
踯躅于左岸,回忆那些美好。
暮春初夏,是槐树开花的时节。“五月槐花香”,槐花,是我对故乡的思念。忽然一夜夏风来,千树万树槐花开,“圣洁素雅让春色,独具五月吐馨香”。那铺天盖地的洁白,浓郁得化不开的馨香,常使我有一种似在云中穿行、在雾里漂浮的感觉。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那是一棵老槐树,它生长在老家的屋后,有的树根已拱出了地面,树皮好像龟裂的黑土地,但枝头依然苍劲茁壮,七股八杈如一只巨大的手,似乎要拥抱苍穹,揽月九天。听奶奶说,这棵老槐树的树龄大约有二三十年了。对老槐树的好感,不光是那一树迷人的槐花,还因为年年都能吃到奶奶用槐花做的各种美食。每到五月,老槐树的枝枝梢梢就挂满了一串串嫩嫩的雪白的槐花,似串串珍珠,点缀于青枝绿叶间。风一吹,那静雅的花束翩然摇曳,风情无限,颇具诗意,这是置身于都市的人无法寻求的古朴与自然。万花摇曳,醉煞一树忙碌的蜜蜂。这个时候,奶奶就用长竹竿绑上一个铁钩子,从树上折下半筐槐花。然后用水洗净,洒上面粉,拌上盐,搅匀,放到笼布上蒸熟。一出锅,那股香味呀,沁人心脾。奶奶还把槐花做成鲜美的槐花汤,可口的槐花烙饼,那甜甜的香,晶莹剔透的白,常让我吃得连连打嗝,从而使童年变得那么生动美丽,也让我有了一份难以言诉的槐花情结。
初夏,在清爽的晨风里,坐在槐树下,不时有花飘落在眼前,喜欢这种花落在肩的感觉,不禁心驰神往,心醉其中。飘飘洒洒,花落如雨,素白的花瓣化作千千万万飞舞的精灵,织成漫天琼花似的帷幕,白花铺地,不忍踩踏,一任落花盈盈,落成一地香雪。清风,鸟鸣,树影,花香,而这一切又是宁静所得。身处闹市久了,心灵会蒙上一层世俗的尘埃,惟有宁静,并非是片刻,而是长久的寻觅,才会有一份生命的恬静,不期而遇,不经意间向你走来,让这无语的灵秀自然浸润在心里。光阴易逝,老槐树仍顽强地长在记忆的深处,并时时有花儿从梦中飘落,故乡是一树不老的槐花。
踯躅于右岸,无奈地面对理。
面对理,也许故乡的发展有自己的曲调吧,没有代价就没有发展,这是文明发展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踏上故土,一束束橘红的光焰次第进入我的眼帘,宽阔的公路,鳞次栉比的楼房,川流不息的车辆,熙熙攘攘的人群,华灯璀璨的街道,像连绵不断的画卷一样令人赏心悦目。祖国一天天发展,城市化一天天推进。理在告诉我,我不能因对故乡、对老槐的留恋而让国家停止了前进的步伐,就像人类在不断进步,没有人再会回到那个茹毛饮血的时代。从乡村到城市,从落后到进步,也是我们每个人愿意看到的,何况这样的发展也在极大地便利着我们的生活。
可是——当我望向故乡的夜空,那明亮的星河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那努力挣脱霾空而发出的点点微茫之光;当我走进儿时的老巷,那棵老槐不见了,也没有老人在树下叼着烟袋唠嗑了,取而代之的是那高悬的高压线骄傲地架立在那里;当我尝试抚摸故乡的土壤,那质朴踏实的感觉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满手的公路灰尘。眼前又浮现出那棵根部裸露在外的槐树,不但没有了往日的嫩绿与坚定,还扭曲着腰身,无奈而疲惫。
我必须承认:面对情,我无法放下对故乡的眷恋;面对理,我也无法拒绝故乡的发展。站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好恐惧,恐惧那些记忆会随故乡一同灰飞烟灭,恐惧以后的乡愁是“回不去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