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以学生为本”要落实好“四个关注”
2016-12-02闫宏邵俊涛
闫宏 邵俊涛
摘 要:高校育人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理念,紧紧围绕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切实关注好学生的思想和身心,关注好学生的学习和学业,关注好学生的民生和权益,关注好学生的就业和创业。
关键词:高校 以学生为本 四个关注
以学生为本,简而言之,就是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本,把促进学生发展看成高校的发展之本;要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作为推动高校各项工作改革的动力之本;要关注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人格、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开发,以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一、高校“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及要求
1.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所谓“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把学生特别是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活动的本体,一切教育活动都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也就是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2.让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当代人的全面发展应包含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体力与脑力、生理与心理的全面、和谐、统一的发展。
3.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如果说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质上的规定的话,那么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则是其在量上的要求。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资源。
4.让学生主动发展。高校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治能力以及自觉性、主动性等品质。
5.让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是让学生具有适应当前以及未来社会、生活、职业等方面发展变化的能力。二是使学生的潜能得到不断的、最大限度的发展,从而不断完善自我。三是学生的发展应是非间断的、连续的发展。四是学生的发展应实现与周围环境以及自身内部的协调,如生理与心理的协调、人格各方面的协调等。
6.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就是教师要用大爱的力量、真理的力量、向上的力量去影响和感染学生。
二、高校以学生为本要落实好“四个关注”
1.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和身心。政治坚定、品德优良、身心健康,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也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前提。因此,高校要以学生成长规律和实际需求为牵引,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以实践教学为载体,深入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励志成才、诚信感恩等主题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学生培养全过程;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回答和解决好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和思想困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大力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体系,加强对重点学生的关注和追踪,对有特别严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学生,实行主动危机干预,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和谐成长。要与时俱进,努力创新,充分利用网络和新媒体的优势,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渠道,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学业。学生在校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并通过完成学业实现成长成才。因此,高校应大力加强师资建设,严格教学管理,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加强教学实践实习基地建设,构建国家、学校、学院三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实施体系,提升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明确教书育人的职责要求,落实学生导师责任制,切实发挥导师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引领和指导作用。进一步深化考试内容和方法改革,从考知识向考能力、考素质转变,引导学生全面成长。要加强校风、学风建设,严格考风才考纪,加强学生学术规范养成。积极组织开展专家讲座、成功人士讲坛、成才观讨论、生涯规划指导等教育实践活动,强化学生专业思想,激发学习热情和成才动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要建立学生学业预警系统,对学生的学业状态进行全程、随时的跟踪监控,指导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3.要关注学生的民生和权益。解决学生的民生问题、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既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保障。因此,教育管理者要主动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文化等方面的需求,不断改善学生学习、生活的硬件条件,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平安和谐校园,努力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环境。要关注、关心困难学生群体,完善助学体系,从物质上和精神上给予他们真切的帮助。在涉及学生奖贷勤免补、学生干部选用、学生入党等方面,要坚持公正、公平和公开,按原则和程序力事,切实维护好学生的切身利益。要把学生看作是教育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主体,把教育同尊重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在依法治校、校务管理中的作用;要畅通民主渠道,及时收集、反馈和解决学生的诉求,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4.要关注学生的就业和创业。引导学生充分就业、满意地就业和积极创业,既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也是学生本人和及其家庭的关切所在。因此,高校要坚持贴近国家的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贴近学生发展的根本需求抓好就业和创业工作。要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纳入必修课,引导学生了解就业创业形势,熟知就业创业政策,掌握就业创业技巧,合理调整就业创业期望,积极主动就业创业。要加强就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与重点企业、地方人才市场的合作,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途径,拓宽学生就业渠道。要完善就业信息平台建设,为学生提供及时准确、优质高效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努力推动学生满意就业。要加强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建立困难群体毕业生信息数据库,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指导,优先推荐就业岗位,帮助家庭贫困、身体残疾等特殊困难学生实现就业。要深入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指导,加强学生的创业培训,强化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设立校级大学生创业资金,开辟专门场地用于大学生创业实践和孵化,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项目引导、技能培训、专家指导等服务,支持和帮助学生自主创业,为参加创业孵化和社会实践的同学提供一定的场地和资金支持,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参考文献
[1]刘冬.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必须落实以生为本的核心理念[N] . 人民网,2013.9.2
[2]邵晓枫,廖其发. “ 以学生为本” 教育理念内涵的解读[J] . 中国教育学刊,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