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阅读教学传统的思考
2016-12-02薄纯娟
薄纯娟
中国近几千年的文化教育,语文的教育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如此长的时间里,在阅读教学的诸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有:1.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熟读不仅有助于阅读理解,还可以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且切合汉语本身的特点,是学好语文的有效方法。2.精思。并非所有的古人都只死读书,也有人强调“学贵有疑”。南宋的朱熹认为“大抵观书须先熟读”,“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大悟,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不疑则不悟”。这些观点至今听来仍振聋发聩,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主要体现在育人目标上,叶圣陶先生对此有过论述:“旧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的,读古人的书,意在把那一套程式和腔调模仿到家,不问它对于抒发心情相配不相配,有效果没有效果。”因此,旧式教育可以养成记诵很广博的“活书橱”,可以养成学舌很巧妙的“人形鹦鹉”,可以养成或大或小的官吏以及靠教读为生的“儒学生员”,可是对于培养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创造生活的有用人才,似乎意义不大。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过分倚重学生个人感悟,严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等等。本着扬弃的观点,在学习阅读教学传统经验时,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一、必须从育人的高度来改革阅读教学
今天的语文教学要培养的人显然有别于过去任何时代,面向21世纪的阅读教学无疑要同时完成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个性的任务。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与交际工具,因此,今天的阅读教学要培养具有现代社会美德、现代公民意识的人。语言是民族文化的产物与载体,汉语文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美妙的语言之一,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着一种对母语深沉真挚的感情。因此,汉语文阅读教学又无疑能提高人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可以更好地让下一代学会选择,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二、必须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会读书
学会学习是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阅读教学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一定要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天地里自主学习,以掌握语文。这里要把握三点:1.在课堂教学中,要时刻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去理解课文。学习课文有多种目的,其中重要的一点是用他人的经验来提高学生的认识、思维与人格,以提高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2.在课外生活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语文学习。可以博览群书,进行社会调查,收听广播电视,等等。在这里要特别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要强化学以致用的观点。在阅读教学中掌握的语文知识、语文技能,要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加以运用。
三、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古人依据实践提出“熟读”“涵泳”的观点,强调语文学习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去独立感悟,这在今天仍然值得重视。但一味地多读书未必就能增进理解,也可能出现牵强暗记,甚至死记硬背,这种学习语言的方式好比人在死胡同里瞎撞乱闯,最终尽管也有几个能走出弄堂,学会语文,但大多数则永远走不出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引导学生在多读的基础上探究语言规律,如,词义、句义的理解,关键语句的语序、标点、停顿作用的理解,段意的分析与把握,等等,都要进行揣摩比较。引导学生去感受具体而生动的语言情境,使之清晰而又形象地留在自己的脑海里,而不是追求什么抽象的原理。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在于学生在进行广泛的课外语文学习时,教师要正确地指导与引导。比如,多看动画片好不好,应该读哪些有益的图书,等等。
四、必须坚持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鼓励学生创新
中学阅读教学要继承优良传统,给学生足够的独立学习的时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优势,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让学生在思维的交流、碰撞中产生创造的火花。在阅读教学中要进行合作学习,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文学作品本身带有多重性,可从心理学、人类学、美学、伦理学等角度去分析、理解,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同一篇文章的感受不尽相同,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无论是学生的自学,还是集体的讨论,教师都要给学生创设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精神环境。要鼓励学生不迷信教材、名家、教师,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甚至保留意见。只有这样的阅读教学,才能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懂得尊重别人,才能使学生具备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人格心理倾向,才会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