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育,阅读先行

2016-12-02熊晓燕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6年48期
关键词:诗书精神家园课外书

熊晓燕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虽有十几年的教学经验的我,清楚明白:我应该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手段,打造鲜活课堂,激活学习动力。我要用我的十八般武艺去吸引学生:我备课精心细致,上课全力以赴,课后辅导无微不致;我坚持阅览每天的新闻与学生分享新鲜的事例;我常用年青人们的时尚幽默词句来缩小与学生之间的年龄差距。我尽我所能,为的是让学生接受我、亲近我、喜欢我、尊敬我,我要让我的学生真正地喜欢语文,我真心地希望语文能成为学生以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事实上,我的努力也没有白费。一些阅读习惯好的学生更喜欢读书了,一些懂事的学生在我的影响下变得勤快起来了。

但是,我还是明显地感到学生离我预期的状态还有很远。在一次阅读兴趣调查与发动的课堂中,我深深地被他们“震撼”了。我讲到“腹有诗书气自华”,我讲到一个人的阅读就是一个人的修养,我讲到一个家庭的藏书就是一个家族的未来。正当我眉飞色舞、唾沫横飞、情绪飞扬的时候,一个学生有些得意地说:我不喜欢看课外书,我的成绩也还不错哦。另一个学生幸灾乐祸地说:我从来就没有课外阅读,家里除了“马经”再无其他书。还有一个学生说:我根本没有时间浪费。甚至还有一个学生说:读课外书?那有什么用。

我怔住了,这是一些所谓学习成绩拔尖的学生,他们竟然从不阅读,他们坚信只要学好数理化就可以横行天下。他们有人木讷不言,有人出口成“脏”,他们对教师的付出视而不见,对他人的帮助习以为常,他们有的是“理性”的解题思路,却没有灵性的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在他们的眼里,我不仅看到了对语文的不屑,更感到他们的浅薄、粗俗、平庸、愚昧。我觉得我应该做些什么,课外阅读势在必行了。如果不让学生从心底明白阅读的重要,如果不让学生去亲近书籍,如果不让学生逼着自己去写些什么,再精彩的课堂也只能是杯水车薪,再优秀的分数也可能是徒劳无功。

联想到一幕幕血淋淋的事实让我不寒而栗:云南大学马加爵砸向自己的舍友,他缺少的是对生命的敬畏;复旦大学林浩森一言不合竟投毒,他有的是针眼一样的心胸、铁石一般的心肠;药家鑫撞车之后还刺人,李天一未成年成强奸犯,李启铭成名只因“我爸是李刚”。他们是有知识的人,但他们却得了一种病——“人文素养缺乏症”。他们有知识,却没有是非判断,他们不懂什么是尊重生命,他们缺少一种情怀,没有精神家园。

我的学生,可以不飞黄腾达,可以不腰缠万贯,但绝不可以没有是非,但一定要善良。巴金先生说过: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真善美,假丑恶,这些是练习题里学不到的。只有阅读,才会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假丑恶,什么是人生,怎样活着才有意义;只有阅读,才是精神家园的守护,是生命质量的拓展。那么,一定要让学生阅读起来,要让阅读去教会学生做人,做一个良心不会枯萎的人,做一个有人性的人,做一个有审美性趣和感受力的人。要让阅读去塑造学生的气质,气质要靠文化素养的熏陶,是模仿不来的,人的一举手一投足,都能体现个人的修养,“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

于是,我把课外的阅读当作一个头等任务来抓。首先,我做了近两节课的阅读动员,从阅读的必要性到实效性到品位性,不一而足。其次,我向学生推荐了大量优秀的课外阅读书目,其中针对阅读基础差、阅读习惯不好的学生,先推荐了一些易读有趣的书,先激起兴趣再说。作为寄宿的农村高中,课外阅读最大的问题还在于阅读的书籍供应。我们在教研室、年级组、教研组的齐心协力下,办起了图书角、读书会。没有书,就从家里带过来,每个人两三本,一个班的可读之书就多起来了。最后,为了促进阅读,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与读书有关的活动。

阅读的力量真是不可估量,在课外阅读教学的道路上,我定将继续高歌猛进。

猜你喜欢

诗书精神家园课外书
失乐园
失乐园
课外书
退休咏怀
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诗书苦后甜
《新高考·数学版》调查问卷
《新高考·数学版》调查问卷
有话直说
腹有诗书 笔参造化——李轶的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