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研讨在专业技术培训研修报告中的应用
2016-12-02王永凤
王永凤 盛 湘
(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北京 100012)
结构化研讨在专业技术培训研修报告中的应用
王永凤 盛 湘
(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北京 100012)
本文以中国石化油田板块某专业技术高级研修班为例,该研修班尝试运用结构化研讨手段,优化研修报告的完成流程并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对相关类型培训的研修报告质量优化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关键词] 结构化研讨;研修报告;高级研修班
结构化研讨的理论诞生于西方国家,旨在解决开会或研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所谓结构化研讨,是指采用“结构化”的方法,把人们思维的不同阶段划分开,克服综合性思维的影响,并保证成员间的平等;用“建设性”的强制规定保证小组成员积极参与讨论,激发思想,使讨论始终保持正向。从思维模式看,结构化研讨改变了“垂直思维”的单向性,增加了“水平思维”的多向性,强调学员的参与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充分体现了立体思考、团队学习的价值(图1)。
目前,结构化研讨由于其显著的研讨效果,已引起培训各界的重视,在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政府职能部门、学校和公司等逐渐被广泛应用。
图1 结构化研讨方式立体思维模型
1 结构化研讨的应用背景
近年来,中国石化油田板块专业技术培训日益成熟,在逐步提升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同时,研讨交流在培训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尤其对结构化研讨的应用需求也越来越多。
以往油田板块高级研修班主要采取“三段回归式”培训模式,即按照时间顺序将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为集中学习与讨论;第二阶段,学员带着学习收获回企业进行研修,运用所学知识对企业实际生产问题进行研究,形成一篇具有一定深度研修报告;第三阶段,重点组织行业专家对学员的研修报告进行集中交流、评审和答辩。通过长期的实践及积累,三段回归式教学得到了广泛认可,并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
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一定的问题:一方面,研修报告的形成缺乏有效的过程把控及引导,往往是以学员个体或者以油田为单位,针对研究本企业问题,从而导致所形成的研修报告长期受本企业、本岗位工作经验的影响和制约,研究思路容易固化,研究成果无论在推广还是借鉴方面都存在局限性;另一方面,由于培训时间有限,一个培训班内近30份研修报告也很难得到充分、深入的交流,有些报告甚至因为学员工作繁忙而流于形式,更谈不上高质量。鉴于结构化研讨的特点,近两年,我们
尝试将结构化研讨方式多元化地穿插应用于研修报告的选题、开题、研究与交流过程中(图2),在石油地质高级研修班和油田开发高级研修班两个培训项目中进行了应用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文以石油地质高级研修班为例进一步说明结构化研讨的应用实践过程。
图2 研修报告完成流程
2 结构化研讨的应用实践——以石油地质高级研修班为例
2.1 前期准备,确定主题
在研讨开始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我们与业务部门及相关专家多方进行积极沟通,针对培训班目标、研修报告要求及培训对象确定研讨主题,在石油地质高研班中,选定的研讨主题为“当前勘探领域关键技术难题”;确定主题后,在学员参训之前,通过招生通知提前布置学前作业,要求学员从自身工作出发,围绕研讨主题进行深入思考,做好入学后结构化研讨的准备;在确定学员后,做好学员分组,本着不同油田交流最大化的原则,将学员分为四组;此外,在研讨之前,协调教辅部门做好讨论场地以及讨论所需设备的安排准备工作,例如要求摆放四组桌椅,配备四个小白板及白板笔等。
2.2 聚焦问题,完成选题
聚焦问题,即在研讨之前明确研讨规则。规则包括:平等——相互支持、相互信任原则;开放——虚心心态参与,积极吸收,不封闭自己,不轻易否定他人意见;支持——积极参与,贡献思想;避扰——不打电话,不做与研讨无关的事。此外,在每个小组设置组长、记录人、发言人以及催化师,催化师一般由项目组老师担当,主要职责分工见表1。
表1 职责分工
在聚焦问题及完成选题的过程中,采取团队列名法来进行研讨和选题,具体过程如下(图3):
图3 问题聚焦流程图
步骤一,独立思考环节。要求学员针对“当前勘探领域关键技术难题”进行独立思考,小组成员各自把意见写在纸上,并将每条意见编成序号,相互间不允许讨论,直至思考穷尽。时间控制在5分钟。
步骤二,轮流发言环节。由每组组长指定一人开始,成员顺次轮流发言,仅提出自己的第一条意见,如自己意见已被其他人讲过,则不再重复,讲别人没提出过的意见。其间,记录人将大家的意见逐条编号记录,写在白板上。以此类推,循环多轮进行。在成员发言时,不允许他人进行评论,如某一成员已没有新的意见,则越过至下一人,直到全体成员都将自己的意见全部提出时,发言阶段结束。时间控制在15分钟。
步骤三,澄清问题环节。小组成员对每一条意见进行讨论,如有疑问,则由该意见的提出成员进一步澄清解释,说明含义。如有意见内容重复或相似,可以删并;如有新的意见和观点,也可新增。时间控制在30分钟。
步骤四,小组决策环节。小组所有成员根据自己的认知,按照重要性和准确程度,从列出的意见中选出若干条,作为小组的集体意见。时间控制在10分钟。
通过步骤二,四个小组共列出了10至30条不等的问题清单;步骤四中,我们要求每个小组选出5条,通过排列打分的方式,得分最多的前5项即为小组的意见。其中一个小组所研讨出的部分问题以及最终敲定的5个问题见表2。
表2 小组问题聚焦示例
步骤五,班级分享环节。每个小组指派发言人,将本小组的研讨成果在班级内作汇报展示,说明通过几轮研讨后,小组综合观点最终决策的问题有哪些,并要求发言人对每个问题的背景及含义逐条进行阐述和解释。同时,全班学员进行问题补充。
步骤六,决策选题环节。决策研究选题是在全班范围内进行的讨论。首先,将四个组决策出的20条意见写在卡片上,一条一卡,并在催化师的带领下,四个小组聚集在研讨墙前对问题卡片进行归类。第一轮归类后,研讨墙出现大量孤项,针对孤项,催化师继续引导学员进行质疑、澄清,而后进行再定义、再归类,使混乱的研讨墙逐渐清晰和条理化,最终呈现出7列20张卡片。通过归类定义,选题分成了岩性油气藏勘探、构造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等7大类。
最后,学员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及工作实际,讨论确定最终的研修报告题目,即“海相碳酸盐岩勘探实践及技术推广”、“复杂岩性圈闭识别与精细描述”、“复杂断块油藏提高勘探开发效益研究”、“火山岩油气藏主控因素分析”等四个题目,并根据各选题分别建立了四个学习小组。同时,培训主办方和行业专家也普遍认为,通过结构化研讨后聚焦的选题,不仅是当前中国石化该领域的关键问题,也是制约生产的核心问题,这种选题方式打破了油田壁垒,更加适应战略需求,贴近生产。
2.3 头脑风暴,完成开题
选题阶段结束后,进入开题阶段,我们同样设计了严格的开题流程。首先,为学员提供WBS工作结构分解工具(图4-1),要求学习小组按照分解工具,在小组内部进行头脑风暴讨论,形成初步的目标分解和任务分工,目标分解要符合smart原则,时间控制在2个小时。例如,石油地质高研班其中一个小组通过该工具初步形成的工作结构分解图(图4-2)所示。其次,为学员提供开题报告表,要求每个小组在工作结构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研究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技术路线、进度计划等方面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共同研究讨论,利用课上和课余时间完成最终的开题报告表,并形成开题多媒体答辩材料。之后,组织召开开题答辩会,邀请行业专家对开题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可行性进行分析指导并提出修改意见,避免研修报告在初始阶段走弯路。
2.4 小组研究,完成答辩
研修报告在完成选题、开题后,即进入团队研究阶段。项目组打破地域制约,为学员在远程平台上建立学习社区,并由各个学习团队在社区中开设自己的论坛区,对研修报告内容进行充分交流,实现团队学习,直到完成。最后,邀请相应领域具有权威的行业专家对研修报告进行指导、评审。
图4 工作结构分解图 (WBS)及实例
3 实践效果及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本次的应用实践,专家普遍认为,改变研讨模式后的研修报告质量明显高于往年,主题研究的深度和宽度都得到了明显体现,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学员都跳出了过去的经验限制和单位壁垒,不再只局限于个体的思考,而是站到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这样一个更高的角度去研究问题,更有利于凝聚集体经验和智慧,有利于科研创新。
在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我们也总结了一些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科学的流程设计是确保研讨效果的重要条件。结构化研讨与传统研讨方式相比,最突出的差异就是有较强的逻辑性,因此对于不同的研讨,流程设计上应有差异性的要求。结构化研讨在以往多应用于解决管理层面的问题,在专业技术问题中的应用较少,即便应用,也是针对技术管理层面。我们在应用实践中发现,专业技术层面的结构化研讨需充分考虑专业技术的特点,不能完全按照解决管理问题的流程来设计研讨过程。结构化研讨设计一般为“问题——原因——对策”的逻辑结构,而专业技术研讨则多聚焦于找规律、总结特征和主控因素等,并非解决问题的逻辑结构。所以在本次研讨的设计中,改良性地遵循了“问题——目标——途径”的逻辑结构。同时,在研修报告选题、开题及完成过程中,我们也有意保持一定的灵活性,注意发挥学员的技术研究优势,避免过度结构化。
第二,在结构化研讨成果转化方面,要注重后续的管理和追踪。班级结构化研讨后,会产生出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想法和高水平的小组议题成果,将研讨穿插应用于研修报告的完成过程,使研讨成果在最终的报告中有所呈现,可作为研讨成果转化的有力保障。
第三,注重实践经验的指导意义。实践证明,结构化研讨在专业技术培训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但是,结构化研讨培训模式的完善和进一步推广仍任重道远。为了实现结构化研讨的最佳实施效果,还需更加注重实践经验的指导意义,深入开展结构化研讨培训方式的研究,进一步借助科研力量,强化结构化研讨在专业技术培训项目中的实施效果。
[1] 成秋英. 结构化研讨教学实践调研报告[J].科技创业月刊, 2015, 24: 76-77.
[2] 姚巧华.团队列名法:领导干部培训方法的创新[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3, 06: 118-120.
[3] 丁娜,吴涛. 如何增强结构化研讨方法在行业干部教育培训项目中的有效性[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 04: 33-38.
[4] 相清平.结构化讨论:干部教育培训小组讨论方式的创新实践[J].理论建设, 2011, 04: 101-103.
The Application of Structured Discussion in Technical Personnel Training Reports
Wang Yongfeng, Sheng Xiang
(SINOPEC Management Institute, Beijing 100012, China)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experience of an advanced technical personnel training course of SINOPEC targeted for the oilfi eld segment which applied structured discussion to optimize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raining reports, with good results achieved, providing useful lessons for other training programs of similar nature in optimizing the quality of training reports.
structured discussion, training report, advanced training course
2016-8-20。
王永凤(1983—),女,黑龙江省宝清县人。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博士。工程师,现就职于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电子邮箱:wangyf. glgy@sinope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