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园弄,石峰的前世今生
2016-12-02陈青青
文 陈青青
五峰园弄,石峰的前世今生
文陈青青
约五百年前,五峰园园主文伯仁,时常于园中北部的“五峰山房”中观赏园中的石、树、亭、池,为陶冶情操也为作画寻找灵感。如今,虽然五峰园经过再次修缮,景色依然很美,但是文人气息却减少了很多。
曾经文伯仁的客厅和卧室,成了现在的小型茶室,用来供老人喝茶、聊天、会友。室内宽敞明亮,是欣赏五峰的最佳地点之一。布置房子的椅子都用藤条制成,呈金黄色,发着淡淡的光。坐在靠走廊的一位老人伸长脖子跟室外的人大声说着话,生怕对方听不清楚。桌子上沏的茶还冒着热气,茶香飘满整个厅内。未剥的橘子散落在老人面前,等待完成自己的使命。
园中的景色宜人,格局精巧。“五峰山房”的南面有清澈小池,金鱼在池中无忧无虑的窜来窜去,给这个天然的小鱼塘带来了不少生命的气息。房子正对着明朝遗留下来的旧物,全都是用湖石砌筑的假山。假山间有石桥相连,五峰错落耸立。西北端的回廊,可以到达“ 柱石轩”。它是陆地上建起的形似船舫的轩屋,俗称旱 船。东南角看似隐蔽,但往下却隐藏着一处能通过成年人的的石洞。手扶和脚踩的地方,石头光滑细腻、清透锃亮,足以证明走过的人数不少。出洞后可以攀登峰顶,将全园的景色尽收眼底。
假山上的五座石峰,为园中的主景。每个都有七米左右,体态瘦皱漏透。因为形状像老丈,所以叫做五老峰。这五座石峰的来历,古籍上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这些石峰都是宋代“花石纲”的遗物。当时苏州人朱面是宋徽宗的宠臣,负责采办“花石纲”,设苏杭应奉局,对太湖中和民间收藏的异石,穷极搜罗,运至汴京起造皇家园林“艮岳”。据徐大焯《烬余录》记载:朱面主办“花 石纲”时,毁阊门内北仓,为自己营造了一座养植园。栽种大量盆花,每逢春秋盛日,必供设数千盆,红紫芳菲,引人入胜。后来朱面事败,被宋钦宗诛杀,养植园中的花木,也被砍斫为薪,仅存二丈大石六、七方,乱堆在柳毅桥畔。明代时,被移至五峰园中。
另外一种说法为,北宋熙宁年间,梅宣义曾在桃花坞(今高长桥附近)建有一座五亩园,又称梅园。内有清池奇石,并峙五座石峰,因五峰高低相仿、姿态各异,用拟人的手法命名为丈人峰、三老峰、观音峰、桃坞庆云峰和擎天柱,各高二丈许。明代,五亩园逐渐衰落,石峰被移置阊门内五峰园中。
小池的西面有土岗隆起,绿荫拥簇,湖石环绕,假山顶有一座亭叫柳毅亭,相传为唐代的柳毅墓。为了纪念墓主人,于是后人在这里建造了此亭。“五峰山房”旁有一株老朴树,高大粗壮,常年为柳毅亭遮风挡雨,提供阴凉。
园中的首位园主文泊仁是大画家文徽明的侄子,也是吴门画派的画家之一。他得到这座名园时,感到很得意,于是取号为“五峰老人”。五峰之称,原于江西庐山上有一座横亘数里的五老峰,远望削壁千仞,状若五老拱立,峻危诡特,上顶苍穹,下可俯视茫茫荡荡的鄱阳湖,是一处著名胜迹。由于五峰园中的假山上,也有五座石峰。文伯仁引以为豪,于是就赋予了五峰园的称号。
从五峰园正门出去,有一条弄堂,起名为五峰园弄。五峰园弄位于阊门内下塘街北侧,南起阊门内下塘街,北至宝成桥。这条巷子原来的名字叫西混堂弄,因为混堂弄这样的巷名在苏州有很多,且弄堂内有五峰园,故于1982年改为现在的五峰园弄。
五峰园弄呈南北走向,有两个曲折。第一个曲折附近高墙大院,房屋建筑较密集。一位母亲抱着两岁左右的孩子来回走动,不停的拍着小孩儿后背让他快点睡觉。有几户人家在房屋前搭了晒衣服的架子,五颜六色的衣服随风飘荡在弄堂的半空中。第二个曲折附近是弄堂口简陋的菜市场,菜场的蔬菜种类繁多,老板和顾客有说有笑的聊一会儿,便各自忙各自的去了。弄堂口的道路破败不堪,正在进行修缮,只有行人和电动车可以通过。不远处的房屋屋顶已被掀掉,只剩下一个光秃秃的框架待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