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62例疗效分析及护理体会

2016-12-02王利华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10期
关键词:健脾口腔小儿

王利华

(山西省大同市中医医院,037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62例疗效分析及护理体会

王利华

(山西省大同市中医医院,037000)

小儿腹泻;中西医结合;疗效观察;护理

腹泻是儿科较常见的疾病之一,笔者2012—2014年在我院儿科运用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婴幼儿腹泻6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治疗组62例,男24例,女38例;年龄4~12个月15例,1~5岁25例,6~14岁22例。对照组43例,男22例,女21例;年龄3~12个月11例,1~5岁22例,6~14岁10例。诊断依据:大便次数多,每日3~10次,稀水样便,黄色或黄绿色,混有少量黏液奶瓣或不消化食物,多有轻度脱水,发热;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在15个/HP以下;病程≤3 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治疗方法

对照组用妈咪爱,1岁以内每次0.5 g,1~5岁每次1 g,5岁以上每次1~2 g,每日2次;思密达,1岁以内每次1 g,1~5岁每次1.5 g,5岁以上每次3 g,每日3次。必要时给以口服补液盐(ORS)配合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基本方如下:白屈菜5~10 g,苍术3~10 g,金樱子3~10 g,车前子3~10 g,白芍3~10 g,神曲5~10 g,麦芽5~15 g,罂粟1~3 g,秦皮3~10 g,葛根3~10 g,黄芩3~10 g,薏苡仁3~10 g,茯苓4~10 g,炙甘草3~10 g。若嗳腐吞酸腹胀、粪便臭如败卵,泻下痛减者,酌加陈皮、扁豆、炒鸡内金;呕吐加竹茹、半夏、陈皮;身体灼热加芦根、苏叶;泄泻日久不愈加山药、白术、芡实、五味子、莲肉。每日1剂,煎2次,两煎混合,分2次口服。

对照组与治疗组均5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治疗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泄泻消失,体温正常,便常规正常。显效:大便次数明显减少,体温正常,便常规接近正常。无效:未达上述标准者。

结果见表1。

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治疗组总有效率96.8%,对照组总有效率83.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

护理

1.饮食护理。 腹泻时不仅排出水与电介质,而且也丢失许多营养物质,应及时补充,根据病情调整喂养方法。原为母乳喂养的,每次哺乳时间应缩短;原为混合喂养的可停喂牛奶或其他代乳品,单喂母乳;原为人工喂养的牛奶量减少或增加水量,或单喂稀米汤;原已加喂辅食的应减量或暂停不喂;年龄稍大的可指导选用清淡易消化的面条、菜粥、瘦肉粥等。由少到多,并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对少数严重病例不能进食者(如呕吐频繁)应给予静脉补液供给机体所需营养。

2.发热护理。 仔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腹泻患儿多有发热,一有发热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采取退热措施。对于高热和持续发热不退的可采取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同时进行。急性期每半小时测体温1次。体温正常后每2 h测量1次,稳定后每天3次,并详细做好测量记录。

3.口腔护理。因重症患儿常喂糖水,口腔内细菌使糖发酵,易引起细菌繁殖,且由于婴幼儿口腔黏膜娇嫩,特别是机体抵抗力低下及大量应用抗生素后,细菌更容易在口腔繁殖,所以应该注意口腔清洁。

4.皮肤护理。每次便后应用温水洗浴,尽量保持肛周干燥。如出现红臀,可TDP照射并涂以紫草油。如出现尿布疹,可给予制霉菌素甘油和氧化锌乳膏交替涂抹。要勤换尿布,尿布采用柔软的吸水性好的棉布,保持臀部皮肤清洁。

5.控制感染,防止交叉感染。 严格无菌操作,除对环境(病室、洗涤间等)每天用2%来苏儿喷洒、擦洗外,对感染性腹泻患儿应做好床旁隔离,食具、衣物、玩具、尿布等应专用。污染的尿布先清洗干净后再用沸水烫泡,并在固定的地方让阳光直接曝晒,利用紫外线再次消毒。对传染性较强的感染,最好用一次性尿布。护理后双手应用0.1%新洁儿灭溶液浸泡2 min,对于病程长,抵抗力较弱的患儿应注意保护性隔离,防止发生交叉感染,加重腹泻。观察并记录大便的次数、性状、颜色和量。

讨论

小儿腹泻仍然是当今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儿童健康和生长发育。妈咪爱为微生态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特别用于感染性、非感染性腹泻,对肠道菌群失调以及生长发育滞后小儿尤为有效。妈咪爱在肠道内产生消化酶,能够分解糖、脂肪和蛋白质等,从而保护肠道黏膜和阻止有害微生物入侵,减轻肠道内水电解质运转失调。思密达不但是肠黏膜保护剂,而且对细菌、病毒有抑制作用。

腹泻属于中医“泄泻”范畴,泄泻的病因主要在于脾胃功能失调。本方清凉、淡渗、燥湿、健脾、甘缓并用,具有解肌清热、升阳益气、分利止泄、健脾养胃之功,根据临床不同表现,加减用药,疗效明显。泄泻归于脾,缘于湿,实证、虚证均离不开湿,湿是在脾运失常的情况下致泄。单纯祛湿,脾运不复,很难治愈腹泻,故强调祛邪同时加用健脾药如山药、茯苓、白术等健脾化湿,临证之时切记祛湿是治疗要法,特别是邪祛的后期,更要用健脾药。中西药合用,不但效果好,患儿也易于接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经济、安全。另外,由于婴幼儿大多数不会用语言主动向医务人员反应自觉不适症状,常因不适而哭闹,因此护士要加强巡视,详细了解患儿病情,并针对病情,全方位制定护理措施,切实做好护理工作,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我们体会,治疗小儿腹泻,护理至关重要,及时有效的护理可以促进腹泻患儿的康复,有利于腹泻的早发现、早治疗,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展,有利于保证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的小儿的健康成长。

2016-01-26)

猜你喜欢

健脾口腔小儿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