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打造中国“智”造

2016-12-02许戈辉,吴思康,汉斯·雷纳斯

国际人才交流 2016年6期
关键词:马歇尔工匠精神工匠

“工匠精神”打造中国“智”造

主持人:许戈辉

嘉 宾:深圳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思康德国门兴格拉德巴赫市长汉斯·雷纳斯200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深圳市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徐讯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邓鹏

2016年4月16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全球才智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5号馆举行。论坛以“合作共享·创新创业”为主题,结合“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双创”等热点,分为“中国‘智’造与创新创业”、“互联网+与创新创业”两大板块,邀请来自中、韩、英、美、德、澳六国,共十位嘉宾集中探讨在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的大背景下,国内外人才是如何通过创新创业推动经济发展,改变生产、生活方式的。论坛由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许戈辉主持。现将论坛第一场“中国‘智’造与创新创业”现场互动内容摘编刊发。

2016年全球才智论坛现场

主持人:说到“中国制造”,大家脑子里马上蹦出“Made in China”。现在我们也会想到李克强总理的“圆珠笔之问”:中国钢铁产量严重过剩,但由于没有能力造模具钢,圆珠笔头上的“圆珠”依然需要依赖进口。什么时候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是经济转型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实制造不仅仅是像高铁这样的硬家伙、大家伙,而是渗透到各个领域,比如说前途大好的生物医药行业。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也是《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之一。去年6月和10月,华大基因相继发布了两款自主生产的基因测序仪产品。我们请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徐讯先生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基因测序对精准医疗有什么意义?我们老百姓从中会获得怎样的好处?

徐讯:最近精准医疗这个话题非常热,主要是因为这项技术能帮助我们更加精准地诊断和治疗疾病,老百姓都能得到实际的好处。但精准医疗最核心的是基因测序技术,就有点像CPU相对于IT行业一样。 去年连续发布两款测序仪之后,华大在上个月已完成了100万例出生缺陷的筛查,帮助了至少5000个以上的家庭避免出生缺陷的不幸。另外,我们在3个月内实现了至少100万例以上宫颈癌的筛查,用普惠的技术方式帮助中国很多女士避免了宫颈癌的困扰。我们希望通过自主核心技术研发来突破技术壁垒和障碍,使得这项技术在中国能够更快发展。

主持人:智能制造的“智”字又引发了一个很热门的话题——“人工智能”。前不久韩国棋手和“阿尔法狗”的人机大战,开始大家觉得胜负难测,但没想到结果一边倒,以至于最后一盘“阿尔法狗”输了,大家认为是它放水。我们想问一下深圳优必选的邓总,今年春晚上优必选机器人也叫阿尔法,也博得了无数的眼球,能不能给我们讲一讲优必选的机器人和“阿尔法狗”比起来差距在哪里?另外你怎么样看待人机大战中机器人的表现?

邓鹏:人类的脑细胞大概有3亿个,预计在2018年,人工智能晶圆体会超过脑细胞的数量,到2040年会达到3万亿个。与1997年IBM公司的“深蓝”战胜国际象棋冠军不同的是,“阿尔法狗”体现了人工智能对价值的判断,它能把控全局,而不是简单的计算。“阿尔法狗”团队注重前端研究,这次比赛中的算法背后有几千台机器在支持。我们公司的产品还是注重人工智能现有的技术,特别是未来3年到5年内可以商业化的产品。今年7月份,优必选机器人会进驻到全国苹果专卖店。苹果公司给我们的评价是,优必选的机器人是他们目前见过最好的一款商业化的机器人产品。

主持人:人工智能是否会战胜人类?这个纷争一直没有定论。但现在我们台上坐着一位代表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先生。马歇尔先生从事的生物医学领域前景大好,最有可能产生革命性突破。比如说,机器人现在已经进入了医疗领域,手术机器人能够操作极为精细的心脏手术。我们请巴里·马歇尔教授来谈一谈,他怎么看待人工智能在生物医疗领域的前景?

巴里·马歇尔:在澳大利亚,我们的外科医生人手不足,患者经常在“等手术”。如果我们有更多手术机器人,就可以做更多的手术,也可以更快速地做,让患者获益。现在的问题是怎样使信号更快地在感应头和手术机器人之间传输,以缩短机器人反应时间,加速手术。另一方面,要让手术机器人操作更准确,减少误差。解决了这两点,机器人就可以代替外科医生做更多的手术。

主持人:马歇尔教授和深圳有很多合作,您觉得在与深圳合作的过程中,有没有可能产生一些新的技术突破?或者换句话说,以您诺奖得主的身份来看,深圳这一土壤上是否可以产生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巴里·马歇尔:我觉得深圳的魅力在于整个城市充满热情,政府支持初创企业、鼓励创业精神。但是我们要记得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我们通过基础性的研究,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然后才是成果转换。转换的意思是将发现的原理的好处带给大家,使别人也能够获益。现在我们的企业家要创业要做产品,但我这里想说的是要引导学生的好奇心,也要让他们意识到数学这些基础领域的重要性。昨天在首届中国深圳海外创新人才大赛上有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她是一个数学家,她开发新的算法,能帮助成像、大数据这些技术的进展。

主持人:想成为真正的人才,适应新型经济形式,还需要具备另外一种精神,那就是“工匠精神”。人才不光要有“灵机一动”的聪明劲儿,还需要在这个领域有持之以恒钻研的精神,也就是“工匠精神”。我们知道,德国的工程师是“工匠精神”的代名词,这与德国在职业教育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密不可分。下面有请汉斯市长介绍一下德国的技能人才培养的体制,以及他是怎样理解 “工匠精神”的。

汉斯·雷纳斯:欧洲的教育体系学徒制是指公司里的学徒制,当然也包括职业教育学院里面的学徒制。年轻的德国人他们可以去做几百门行业的学徒,比如说像在医院的医生、药剂房的药剂师。各个行业的学徒制都是按国家标准进行监管的。还包括在商会所举办的一系列的理论课,因为单纯只是一家公司的培训还不够,还需要有理论的协助。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职业院校,这块的课程主要是德国州政府进行监管,包括像体育、贸易、政治等专业。职业教育培训会定期做一些考试,评分出来最终得分优秀的学生能够获得相应公司和商会的招聘。

主持人:中国教育呈现两极分化的状态,一方面大量的农村儿童很早就中断了教育,另外一方面高等教育越走越“高”,比如说本科生毕业了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就选择读研、读博。而德国这种双元制的教育体制职业教育,是德国制造业的秘密武器,希望我们中国能够借鉴这种教育体制的优势。或许这样能更精准、更有效、更可持续发展。

科学研究需要有探索精神,同时也需要有献身精神。在去年央视播了一个片子叫作“大国工匠”,讲了八个工匠,八双劳动的巧手,我想再请优必选的邓总谈一谈,看了这样的片子,您会受到什么样的启发?您觉得中国的工匠精神到底是什么?

邓鹏:“工匠精神”,我个人觉得是“精益求精”,也就是经验及艺术的结合。比如说像我们做研发的来说,做一款产品、创新一个技术,关键是要沉下去、做下去。我们公司2008年之前,一直致力于技术研发,这个过程其实是蛮艰难的,最后我们把几项关键技术攻克以后,逐渐地产品就出来了。其实我想说的是,做某一个产品的时候,它后面所带来的一个价值,也许不是马上就能体会到的。比如说机器人是很热,“风口”来了,但我们当年做的时候,是没有“风口”的。当年大家都不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后来我们去了德国,看了很多零配件的厂家,有做齿轮的、电机的,当时我们很惊讶,他们把某一项技术做得如此的完美,这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就是要沉下去做技术,而不是在风口浪尖做某一款产品。

从左至右:德国门兴格拉德巴赫市长汉斯·雷纳斯200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邓鹏深圳市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徐讯深圳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思康

主持人:马歇尔先生获得诺奖的研究过程中有一个特别具有冒险性“工匠精神”的故事,甚至听起来有点鲁莽。当年为了证实幽门螺杆菌与胃炎、胃溃疡之间的关系,他没有在小白鼠身上实验,而是亲自喝下了培养液,把自己“放倒了”。我们很好奇,您当时是怎么想的?

巴里·马歇尔:实验确实需要勇气,就像第一次跳伞,或者是第一次蹦极,喝细菌也是一样,因为你不知道喝了之后会怎么样。我在学校经常这么说,首先要接受好的教育,了解科学的原理。第二要具有批判性,愿意实验、愿意接受最糟糕的情况,去证明你之前的假设是错的。第三就是愿意冒风险,即使这个风险有可能危及生命。当然,如果你不愿意冒风险,你就不用去创业,你可以去政府做一些更加稳定的工作。但是,要做企业家、要创业、要有一些新的科学发现,你必须要有这样的一种冒险精神。我们现在年轻的科学家、年轻的企业家要有这种“卧薪尝胆”的精神,就像华大基因的汪建教授,他也是一直在“卧薪尝胆”。

主持人:在台上的嘉宾,每一个人都代表了“智造”和“工匠精神”。最后,请深圳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吴主任给我们总结一下,深圳怎么样从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从山寨到创新,怎么样打造深圳更美好的明天?

吴思康:我也接着刚才的“工匠精神”讲。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除了要有高端人才以外,还要强调“工匠精神”。我个人认为“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政府、企业、社会、个人一起努力。我认为政府主要是做制度引领、政策鼓励,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企业是培养“工匠精神”的主战场,企业就要弘扬专业精神,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构建一流的质量标准体系,来保证在每个工序、每个环节体现他的“工匠精神”。社会一定要弘扬追求“卓越”的文化。前不久我见到任正非先生,他就讲到,他这一辈子就做一件事,华为原来几十个人做一件事,几百个人做一件事,几千个人做一件事,几万人、十几万人还是做一件事。这说的就是这种追求“卓越”的文化。我们古人也讲过,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一行你做得好一定会有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所以每个人一定要争当现代的“新工匠”。

猜你喜欢

马歇尔工匠精神工匠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马歇尔拒当元帅
工匠赞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借题发挥
马歇尔的“小黑皮本”
为你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