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勇于决断担当

2016-12-02

清风 2016年8期
关键词:骆惠宁贪腐官场

勇于决断担当

山西省委书记骆惠宁

本文的标题是借用新任山西省委书记骆惠宁6月30日在就任大会上说的一句话。

山西省自出现罕见塌方式腐败之后,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山西如何在坚持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同时推进反腐败斗争,重建良好的官场生态?如何在抓反腐败斗争的同时推进经济建设?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王儒林在上述两方面做的工作可圈可点。现在,接力棒从刚卸任的王儒林手中传给了骆惠宁。骆惠宁认为,治晋方略是抓“两个关键”,两手都要硬。对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骆惠宁态度坚决:“勇于决断担当。”

骆惠宁的这种态度特别值得推崇。因为在良好的政治生态构建的过程中,在反腐败斗争仍然坚持标本兼治,在治标时注重治本之策的时候,在经济形势基本向好但下行压力很大的情况下,特别需要一大批勇于决断担当的干部。

历史曾多次昭示人们,任何懈怠都可能造成腐败的反弹,甚至出现前功尽弃的后果。有历史学者评价,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惩贪态度最坚决、手段最严厉、手腕最强硬的皇帝之一,甚至比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还要“狠”。据学者张宏杰统计,乾隆年间,封疆大吏因侵贪之案被查处者多达三十几起,平均一两年即有一名省级军政大员因侵贪或循庇侵贪而被正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乾隆反贪不避皇亲国戚。其宠妃慧贤皇贵妃的亲弟弟高恒曾出任两淮盐政这个肥缺,高恒就任不久,就收受商人所缴银两13万多两。案发后,乾隆对这个小舅子毫不宽贷,斥其“辜负圣恩,罪无可逭”,并立即处死。高恒被杀后,乾隆对他的后人相当照顾。10年之后,高恒之子高朴得以出任叶尔羌办事大臣,岂料此人较其父更贪,私役回民开采玉石,转往内地私卖,把钱装入私囊。乾隆得知,并不因其是“慧贤皇贵妃侄而稍矜宥”,又以高朴“贪婪无忌,罔顾法纪”降旨于当地正法。

封建社会体制决定了乾隆反腐惩贪不可能一以贯之。特别是其在位的中晚期,越来越陶醉于“空前的盛世”,致使贪腐日渐滋蔓,尤其是以钱代罪的“议罪银”制度一出,腐败立即卷土重来,并出现了大量串案、窝案、大案,贿赂公行,腐败呈集团化公开化趋势。乾隆四十六年,甘肃布政使王延赞贪腐案涉及甘肃省200余官员,其中布政使以下县令以上官员113人,甘肃县以上官员几乎尽皆涉案。此案前后处死56人,免死流放46人,革职、杖流、病故、畏罪自杀数十人。虽铁腕惩治,无奈腐败大潮涌动,国本动摇,遂发生了白莲教起义。

乾隆驾崩半个月后,嘉庆皇帝干净利落地诛杀了乃父第一宠臣和珅,并发起了一波反腐高潮,全国11个总督中,因贪腐被撤换了6个,令朝廷内外人心大震。但高潮过后,官场一切如旧。尽管在私德修为上,嘉庆皇帝表现非常不错,节俭、尚朴、心地善良,勤于政事,不被声色所迷。但他过于守成,溺于祖宗之法,导致在他谢幕时,腐败已“沦肌浃骨,全面扩散”,大清皇朝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败之路。

有史为鉴,兴替昭然。

在反腐风暴之后,官场风气已然改变,但一些官员不作为、不担当的情况不容忽视。“以畏葸为慎,以柔糜为慕”“同官互推,不肯任怨,动辄请旨,不肯任咎”“利析锱铢,不顾大体,察及秋毫,不见舆薪”“但求苟安无过,不求振作有为”。曾国藩曾分析的上述官场陋习,时过百年,仍不时“穿越”出现。有的地方的衙门作风只是作了番改头换面,“门易进,脸好看,事不办”的情况不在少数。因此,“勇于决断担当”是当下群众对官员的热切期盼,是时代对这种责任感的强烈呼唤。

反对腐败不是最终目的,通过反腐建立风清气正的社会,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扫清一切障碍,使人民群众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获得实惠、享受自由富足的生活才是最终目的。如果单纯反腐败而忽视发展经济,忽视民生,老百姓照样不满意。所以,对骆惠宁“两手都要硬”的措施、“勇于决断担当”的精神的推崇正宜乎其时。

猜你喜欢

骆惠宁贪腐官场
常去街边馄饨馆吃饭的副院长——山东省烟台市毓璜顶医院副院长于国平的别样贪腐之路
骆惠宁:新任香港中联办主任
“老将”骆惠宁执掌香港中联办
骆惠宁与林郑会面引关注
贪腐搭档落马记
2014年5月27日—2014年6月24日
2014年4月22日—2014年5月22日
官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