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堇色流年,谱一曲秋水长天

2016-12-02◎绥

传奇故事(破茧成蝶) 2016年11期
关键词:洪亮年少时盛世

◎绥 曳

堇色流年,谱一曲秋水长天

◎绥 曳

流光如同荒野蔓草,无涯而寂静地生长。人世间的忧愁恍如锦绣织帛,褪去繁丽,在春秋里典藏,再也不见鲜艳。而他此生恰如织锦,在盛世里燃成余烬,没有悲壮,却意蕴深长。

乾隆十四年,黄仲则出生于高淳学署。黄家虽然门楣不显,但也是书香门第。可惜天不假年,他四岁时父亲便辞世。年幼的他并不知满堂素白能够铺陈多少绵延的哀伤,亦不知沉重的灵柩意味着什么。他看着人来人往,空气里都涌动着泪光,小小的仲则心底也觉着难过,但丧父于他更多的是一种缺失和遗憾。

此后识文断字、诵诗背书自然不可落下,由母亲屠氏悉心教导。后来回到祖籍常州,依旧日日伏案习字,临窗学文。不久祖父离世,次年祖母亡故。正是初谙世事的年纪,又是久伴身侧的血亲,少年心底的惆怅与忧伤不知告与何人。只是斯人已逝,光阴不可逆转,仲则将缅怀与哀恸化作求学的坚持,用挑灯夜读安抚自己也告慰亲人。

几年后的郡试中,黄仲则拔得头筹,又得到常州知府的青眼。春风得意的少年只觉天地浩荡,盛世山河可以给他无限可能。次年,他于江阴参加院试,又补博士弟子员。这个开端太过顺遂平坦,全然不见人生的荆棘。

黄仲则18岁那年与洪亮吉结为挚友。两人相识于微,洪亮吉幼时寄寓仲则外祖父家,隔溪而居。年幼时的嬉戏追逐,年少时的同窗情谊,于时光里沉淀酝酿,他始终记得有个年纪相仿的少年在他落寞之时施以援手。洪亮吉于仲则,不仅是维系一生的友人,亦是写诗的契机。

仲则喜欢上诗文的因由始于洪亮吉。那日洪亮吉携汉乐府刻本前来拜访,仲则偶一翻看便不愿释卷,沉浸于其中的婉转深沉,字里行间皆是喜爱。年少时的欢喜总是不必掩饰,他与洪亮吉相约效仿乐府,每日研墨铺纸,拟作数篇。许是多年的书香熏陶,仲则甫一试笔,便有惊艳之句。

年少时仲则的诗句多慷慨激昂,豪情满怀。他曾写过一首《少年行》:“男儿作健向沙场,自爱登台不望乡。太白高高天五尺,宝刀明月共辉光。”意气凌云,洒脱豪迈。此时的仲则一如初淬成的宝剑,锋芒毕露,有指点山河的激扬气魄,有家国天下的雄心壮志。他还未经世事洗磨、人情冷暖,所以想起征伐,心底没有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悲凉,也不知深庭院落多少女子

相思染

我愿终有一日,你付出一片真心,却被人弃之如履,因爱别离,求不得而失措发狂,身心千疮百孔。思念成疾。

— 天衣有风《凤囚凰》

可少年终究是少年,况且才华出众,怎会没有少女倾心于他。他的《秋夜曲》有种天然的年少轻愁。“秋深夜冷谁相怜?知君此时眠未眠。”秋夜清冷,满目皆是寂寥,独身难挨的时光倾泻得那样慢。心底苦涩如同莲子,愁思恍若春蚕吐丝,这份相思此生不尽,仲则心里的这段少年情事使他不能释怀。

他心底住着的女子是何人,我们不得而知。仲则把她藏得太深,我们读得到那份情,却看不到那个人。只是无论是歌姬婢女,抑或是青梅竹马的表妹,他们终究有缘无分。不久后,黄仲则奉母亲之命迎娶赵氏为妻,往昔情事一朝搁浅。也是这年,仲则与洪亮吉在龙城书院听名儒邵齐焘讲学。邵齐焘对仲则倾囊相授,又待他极好,情同父子。自幼便缺失父爱的仲则从邵齐焘身上弥补了些许遗憾,如此恩师是他一生不忘的幸运。

这位大儒学识渊博、气质超拔,文章堪称天下典范。仲则一帆风顺的路途和小有声名令他有些恃才傲物,邵齐焘对这样一位学生却是足够尽心。他写下劝学诗赠予仲则,用文字与之悉心交谈,没有生硬的说教,只有温和的劝勉。他欣赏仲则的才华,并给予他细致的关注和理解。

邵齐焘的辞世是仲则不愿提及的伤痛。黄仲则为他书下的悼亡诗极多,哀思如江潮澎湃,在笔墨间倾泻,直抵内心的苍茫。“三年谁与共心丧”,恩师旧物在指尖摩挲,却已没有往日温度,没有故人气息。纵然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这份伤痛化作泪水,才是随了自然。

人世的凉薄这里只是初见端倪,他过去的顺遂和将来的潦倒,将他人生的沉浮悲欢一并完满。屡试不第成了黄仲则黯然的根由,为求生计,他不得不四方奔波。所幸他的文才得高官看重,以幕宾之名聊以维系温饱。

他心里始终有一种情绪涌动,浪迹天涯,远走他乡。杭州、徽州、湘楚,他游历过许多地方,见过不同的山水,也遇到不同的人。他曾于途中得遇旧识,伍三是他的同乡,亦是年少便志趣相投的友人。他乡逢故知,交谈亦诚挚,两人清茶薄酒,相对而坐。他们谈及大江南北的风物,亦怀念旧时的青春岁月。高堂明镜的抱负似乎遥远了,不如相互约定,著书为文,纵然柴扉蓬门也无不可。

年岁渐长,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也日趋沉稳。人情的清乏与世事的迁徙都超乎想象,曾以为触手可及的功名原来并不属于自己。大概只有烟火人间的经历才能让人蜕变,他的诗意变得苍凉,不是强说闲愁,却是真实的惆怅。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他真的累了,倦了。白首为功名,付诸学问的光景流水逝去,可事到如今依然贫穷潦倒、困苦失意。若天生庸碌也认了命,但少年便显露的声名、鸿儒的称赞、远扬的诗才,折损着黄仲则的心。

明珠蒙尘、剑在匣中,和仲则是一样的境遇。这个盛世没有给他建功立业的可能,他没能成为那个想要的自己。33岁他才被任命为县丞,初入仕途,但官道卑微,35岁那年疾病潦倒的他便与人间永诀。他该是恨的,却不知是该恨苍天造化还是盛世乾坤。

黄仲则客死他乡,送他回故里的是洪亮吉。终身之交,莫过于此。

这一生,他将锦瑟流年谱成了一曲秋声,相思如水,回首三生。这一生,他将春光迟暮收敛埋在竹下,月色澄明,良辰孤往。

猜你喜欢

洪亮年少时盛世
爱心“驶者”朱洪亮
流浪
随 想
盛世钟声
盛世之美
侨胞任洪亮率团斩获全球医学工程创新大赛金奖等
法医田洪亮 有你才知幸福的滋味
三字经(节选)
盛世国庆
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