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研读,英语阅读别有一番“味道”

2016-12-02龚晓燕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同伴味道交流

龚晓燕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互动交流的能力,引导他们在彼此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发现英语的魅力,对增强学生学习感知体验和语言表达综合运用能力能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以合作探知为主线,突出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感知和综合交流运用技能,使得课堂教学在富有开放性和人文性的学习过程中找到突破口,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探究和运用语言知识。注重从同伴、小组、组间以及情景中发现合作和探究的机会,更能使学生在丰富认知视野和思维的过程中产生学习的内驱力与激情,满足他们的全面发展需要。

一、同伴互读,疑窦顿生

合作让学生有了学习同伴,让他们在彼此探知的过程中消除盲区,弥补自身的认知不足,让学生将自身的阅读疑问通过相互交流的方式予以呈现,使得阅读教学富有一定的深度和意义。

利用同伴互读的形式来解决各自的疑问。如在《牛津高中英语》(下同)模块八Unit1 The written world的“Reading B Appreciating literature”教学中,我要求学生通过同伴互读的形式,围绕“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Charles Dickens?”和“How do we appreciate the literature?”两个问题从文本中找出相应的素材,让他们在主动探知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的信息。学生围绕各自的疑难问题,相互朗读、交流,在不断优化理解中产生了更多的奇思妙想。也正是这样的过程,使学生主动说出了自己阅读中的疑难问题,使他们在不断展现认知盲区和误区的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思考。在同伴的帮助下,学生形成了更为丰富的感悟体验,生成的问题在交流、碰撞中迎刃而解。

同伴互读让学生获得了更多的探究机会,让他们的疑问在不断产生和主动破解的过程中形成更多的探解思路,便于他们理解、感知。鼓励学生结合阅读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找出自己的理解误区,不断加强他们的问题意识。学生在同桌相互讨论学习的过程中,围绕阅读素材中的主题和信息,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这样他们的阅读理解目标意识会更加强烈。

二、小组交流,碰撞思维

走出个体阅读思维定势束缚,让学生在彼此协作和互动交流的过程中生成学习的灵感,更能使阅读富有生机活力。小组交流能让学生在彼此探讨过程中更大程度地弥补个体阅读所带来的局限和不足,利于他们在不断碰撞思维的过程中获得更深刻的理解,让他们的视野更开阔。

借助任务引导形式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使得他们的思维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要求。如,在模块三Unit 1 The world of our senses的“Reading B Fog”教学中,根据“Reading A”中的思考题目,可建议学生围绕“Why did the author use fog as the title of article?”和“Can you tell us what did happen in the fog?”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整体理解感知的基础上抓住表达的主题。针对学生在交流中的不同意见,可引导他们就小说情节结构、表达技巧、人物内心描写等方面进行表达,让他们能够带着一定的目标主动讨论交流,帮助他们完成相应的阅读探知任务。同时,要求学生就“What did you find from the old blind man?”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让他们在不断开拓感知视角的过程中发现其他小组成员的认知思维和方法。

小组交流还能让学生获得更多共学与互动的机会,让他们在相互碰撞思维的过程中找到彼此探究学习的载体,让思维灵感在不断碰撞的过程中产生耀眼的光芒。多为学生提供可探究性和差异化的思考任务,让学生在明确学习目标过程中找到探究的切入点,帮助他们深化理解感悟。同时给学生更多自由畅谈的空间,让他们在有感而发的过程中捕捉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要点,帮助他们进一步深化感悟。

三、组间竞争,良性循环

竞争是阅读探究的有效方法,让学生在统一群体意见的过程中相互取长补短,利于他们在主动尝试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着力点。借助组间竞争的方式,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交流,让阅读理解在讨论中充满浓浓的“火药味”。

组间竞争成为阅读教学的常态,教师能在发现学生丰富创意的过程中,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如,在模块四Unit2 Sporting event的“Reading the honorable games”教学中,根据文本素材的“The important value of honorable games”,可引导学生就“How do you think of honorable games? ”发表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并搜集有关自己观点的证据材料,让他们有更多的拓展和补充的机会。根据学生对作者的意见看法不同,建议他们就“What did you get from the article?”找出有利于自己的相关佐证,并通过PK的形式,比较哪个小组的观点更加新颖和有意义,让他们有相互学习借鉴的机会。

以竞争为突破口,让学生有更多参与协作和发挥才艺的机会,让他们的思维火花在不断丰富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在指导竞争过程中,可深入挖掘阅读素材的深刻主题意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引导。教师可通过文章改编、口语表达、书面表达呈现等方式,让学生不断丰富感知,引导他们在辩论竞赛、主题演讲、角色对话等学习过程中活化理解感悟,深化阅读理解。

四、课外阅读,圈内探究

为学生搭建开放的阅读学习载体,引导他们在自由寻找素材和积极研究的过程中有所发现,利于他们将理解转变为运用。走出课堂阅读探知的模式,让学生在更为广阔的阅读中找出学习的内容,让他们在扩大延伸的过程中找到学习探知的切入点,不断拓展他们的探究视野和思维。

学生主动尝试从课外阅读中获得认知思维灵感,对丰富他们的语言文化起到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如,在学习模块六Unit 1 Laughter is good for you的“Reading Stand-up for your health”后,我建议学生围绕“What is the real health?”相关阅读素材,从名家讲坛、运动休闲、养生保健等角度搜集相类似的文章,让他们有更多的开阔眼界的机会。同时,组织学生以举办“The knowledge about health”画报展览为载体,通过微信、QQ群等媒介,给自己圈内的亲朋好友送去健康的“红包”。组织圈内的朋友,围绕“The value of health”进行深入大讨论,帮助他们在相互学习和讨论中形成更多实用有效的尝试机会。

课外阅读模式推广,让学生在富有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中学到更多的知识,让学生在相互协作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精彩的学习素材。扩大探究交流对象的范围,让圈内的朋友在集思广益的过程中找到合作探究的生成点,能使阅读教学在富有趣味性和开放性的过程中更有成效,利于他们在实践中增强综合运用能力。

总之,在合作中探究、解决问题,利于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主动运用相关语言知识,在集思广益的过程中增强主动探知能力;在合作中阅读文本,利于学生有效发现问题,在自我研读的过程中找到学习切入点。合作研读使得阅读教学变得更加轻松,让学生在相互学习与取长补短的过程中迸发创造性,进而培养学生阅读的主观能动性,让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别有一番“味道”。

猜你喜欢

同伴味道交流
中秋的味道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快乐的味道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寻找失散的同伴
夏天的味道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