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并举: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
2016-12-01江凌
江凌
摘 要:初中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实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初中科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提出任务设置多样化、实验操作多样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的三化并举策略,以优化实验教学。
关键词:三化并举;实验教学;优化策略
一、问题分析
笔者通过观课调研,发现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其表现为:
(一)实验任务设置过于简单
教师开展实验教学时,通常以科学教材提供的实验或者教师的经验进行类似的拓展性实验进行教学,尤其在进行教学预设时,往往会简单操作,这样操作对学生搭建学习支架不利。
(二)实验过程操作过于理想
为了追求实验演示的“理想”效果,教师一般会选择自己做;为了让实验教学流程变得“顺理”,他们一般会让学生进行验证性实验;为了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他们偶尔也会让学生“轻松”体验设计性实验。这些操作弱化了学生的操作技能,降低了学生的求知欲。
(三)实验评价方式过于功利
实验评价不只是甄别和选拔学生,而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能。在实际实验教学评价实施中,关注知识获取的教师仍然占据主流,他们在乎中上等的学生是不是真的“听懂”。
二、优化对策
在实验教学中,笔者采用“三化并举”措施优化实验教学,其主要措施如下。
(一)任务设置多样化
实验任务多样设置为学生提供了自主与选择的优势,它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各个层次学生共同参与。
1.课前实验任务多样前置
(1)实验操作前置。设定实验前置性动手活动可以为课堂实验教学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为课堂实验教学创造必要的教学条件。例如,利用实验包(提前发)连接各类电路。
(2)实验观察前置。观察类内容主要涉及实验观察。例如设计课外观察采集:采集校园里不同植物的茎,并将相关信息进行归纳分析。
(3)模型制作前置。在教学中,笔者发现设计微观实验模型可以取得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水的组成》教学内容时,教师让学生通过手工制作模型的方式理解电解水模型。学生与模型有了对话后,书本上静态的图片变成了动态,他们对水分子的构成及水电解微观变化也有了深层理解。
2.课中实验任务多样选择
课前实验任务多样设置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活动体验,让他们在“做中学”。笔者通过课中多样实验任务选择,实现让学生在“学中思”。
(1)实验任务展示
实验展示内容主要包括课前实验任务和课中新增实验任务。比如,让学生用实验来验证大气压的存在。
(2)实验方案优化
对初中生来说,实验方案设计尤为重要。在进行伏安法测电阻内容复习时,我通过设计电压表“缺失”设计打破了学生的思维惯性,引起了学生的再思考。
(3)实验方法提炼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除此之外,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注重运用控制变量法(影响蒸发快慢因素、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因素等)、类比法(电压如水压、电流如水流等)、建立模型法(光线、磁感线等)等引导学生学习。
(二)实验操作多样化
1.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分组实验
有些实验特别是教师的演示实验,只要条件允许,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转变为学生实验。让学生在分组合作实验中体会动手的乐趣。比如,将水分、无机盐在植物体中的运输,将教师演示实验转变为学生分组实验。
2.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
教师在进行新课教学时,由于学生预学过,他们对要做的实验取得的结论早已“了如指掌”,做分组实验变成了“按部就班”,实验课变得可上可不上。因此,教师要加强实验的探索性而不是简单的验证。
(1)扩充探究容量。例如“茎的输导作用”探究容量扩充。其操作为:①将纸条顺插在稀释的红墨水中;②将环割部分树皮的枝条顺插在稀释的红墨水中;③将除去叶的枝条顺插在稀释的红墨水中等。
(2)增加实验变数。例如“茎的运输”补充实验。将带叶的枝条分别顺插和逆插在稀释过的红墨水中,再次让学生思考,增加实验的变数,凸显实验的探索性。
3.变规律性实验为异常性实验
从学生的认知“冲突点”出发,设计认知冲突型实验,以制造矛盾,引起思考冲突,让学生在这种矛盾中获得启发、顿悟。例如,在学习物质的燃烧需要的条件时,我通过木条正放和倒放燃烧实验,制造木条燃烧异常情况引起学生思考。
(三)评价方式多样化
1.及时量化评价
评价是课堂教学指挥棒,评价指向学生课前实验准备,表现优秀的学生的经验和做法将会得到及时推广;评价指向学生的实验思维,课堂实验教学将向学生思维的深处和广度方向发展;评价指向团队合作,课堂教学将会促使学生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增加相互信任感、形成“与容共荣”的团队。
2.网络互动评价
教师利用QQ群、微信群扩大实验评价影响力。比如,在实验教学中,利用QQ群、微信群中上传照片佐证,点名表扬学生表现。
作为一线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各种途径开发实验教学,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努力挖掘实验教学潜能,做到平常中出新,平淡中出奇,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实验,使学生乐于科学探究。
参考文献:
余文森.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J].教育研究,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