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时代的东北音乐文化

2016-12-01李玉琴李江

文艺争鸣 2016年8期
关键词:东北民间音乐

李玉琴+李江

东北音乐文化是东北地域文化中的精髓,它是以口传文化视听艺术传承为主,载歌载舞、尽情狂欢、体现出人性复归的生命活力。东北音乐文化是在黑土地中孕育、产生和发展的,具有肥沃的群众文化艺术土壤,其形式和内容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逐渐发生新的转变。电视节目这一大众文化载体形式,曾为东北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展现的舞台,同时,东北民间音乐又丰富了电视艺术的接受美学内涵,也引领了观众对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电视节目的审美需求。现实社会各种媒体资源整合的能力不断提高,东北民间音乐凭借日益更新的新媒体进一步增强了它在全球化语境下的传播效果,其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使它与多种文化相互碰撞、交融,在碰撞与交融的过程中彼此互利、共惠共赢,在和谐发展中创造出新的价值及广阔的生存空间。

一、新媒体之于东北音乐文化的传播效应

新媒体时代更加完美体现出我们以往想象中的视野,现今传播技术上的不断更新,为东北音乐文化提供了不受约束的诠释空间,我们也逐渐发现它在传播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多重潜能。在新媒体时代,东北音乐依靠先进的数字化传播模式,通过互联网、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采用点击链接、下载客户端、扫描二维码等接收方式完成整个传播过程。新媒体基于MP3、WAVE等数字音频格式,赋予东北音乐新的传播平台,像酷我、酷狗等音频播放器,豆瓣、echo、虾米等私人电台,百度音乐、一听音乐等音乐网站均拥有丰厚的东北音乐资源。这样,个体就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从根本上摆脱了传统媒体对音乐欣赏在时间、空间、资源等方面的种种限制。同时,由于东北音乐包含民歌、秧歌、二人转等多种艺术形式,因此单纯的声音符号不足以充分展现东北音乐的内在精髓,而集合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传播符号为一体的新媒体恰巧符合东北音乐的多元化传播诉求。在新媒体语境下,东北音乐的传播融合了具有东北特色的服装、造型、舞蹈等诸多元素,充分地发挥了表演艺术的魅力,这种载歌载舞的镜像式传播更有助于释放东北音乐浓重的民间文化艺术气息。与此同时,音乐艺术为适应时代变化的需要,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还要不断探索与创新,新媒体为音乐资源的实时更新提供了展现的平台。此外,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受众在欣赏音乐、观看表演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对音乐的背景、乐评等相关方面进行深入的了解,满足了个体对东北音乐文化在各个层面的消费需求。

在新的媒介环境下,突飞猛进的技术发展促进了自媒体传播平台的到来。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的异军突起,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自上而下的传播模式。东北音乐本就是东北文化传承积淀的结晶,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表现形式上较为轻松自然、风趣活泼,较之其他的音乐形式有着鲜明的艺术风格,因此在自媒体平台更容易得到个体的关注。用户通过自媒体平台的评论、转发、点赞等传播方式把喜欢的东北音乐作品分享给他人,极大地提高了大众对东北音乐的关注度,自媒体平台成为新媒体时代东北音乐文化传播的强大推动力。除此之外,自媒体平台还为个体提供了自由的二度创作空间,为东北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个体通过自媒体平台发布的东北音乐素材,经过了文字、图片、视频、动漫等多种传播符号的重新编码,更加符合大众文化的审美标准,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加强了东北音乐诙谐幽默的艺术特色。有的音乐甚至经过了专业的改编、录制、剪辑,从接受角度来看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体现出东北音乐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扩宽了东北音乐的传播模式。

东北音乐作为一种本土文化,传递出独特的地域魅力,满足了个体对东北文化的审美期待。像《东北风》《正对花》《小看戏》等东北音乐已家喻户晓,它把东北人热情大方的精神状态以及东北地区质朴纯真的生活气息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同时,东北二人转、东北大秧歌等艺术形式所释放出的喜庆热闹,迎合了平民化的审美观,在缓解受众压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说,新媒体零门槛地展现了东北音乐独特的语言特色、曲风曲调等艺术风格,带领受众尽享酣畅淋漓的东北式幽默。当下,各种音乐形态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态势,在先进的数字技术的支撑下,东北音乐凭借其浓浓的黑土地气息,不仅在国内的激烈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还实现了跨文化、跨语言的传播。正是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为东北音乐的传播带来了新的契机,拓宽了东北音乐的辐射范围,使东北音乐文化的传播可以超越地域、国界、民族、文化等限制,从而遍及世界的各个角落,这是所有传统媒体无法企及的优点。特别是新媒体交互传播、网状传播等灵活多样的传播方式,极大地促进了东北音乐的全球化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大众与东北音乐之间的距离,较之精英音乐文化的边缘化生存状态,东北音乐文化却呈现出“民族的即世界的”这一显著特点。新媒体已然成为当代东北音乐文化的主要传播形态之一,东北音乐在新媒体的助力下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东北音乐文化的传播也走出国门面向世界。

二、电视艺术促进东北音乐文化的承前启后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热播,人们不仅看到新农村改革开放后的美景,还感受到凸显东北地域特色的戏曲二人转、东北大秧歌等音乐文化。二人转的表演形式及音乐旋律的构成来源于东北民间音乐文化,“从二人转的旦丑构型形式来看,它是来自东北大秧歌的上、下装的,大秧歌上、下装的二人构型舞又是来自民间的‘野人舞的,而民间的‘野人舞又是来自远古的牛河梁女神祭祀圣婚仪式‘二人转的。”圣婚仪式的舞蹈以圆形为主要运动表现形式,圆形的向心性是世界各地观众普遍接受的一种艺术表现样式,就像古希腊雅典的圆形剧场设计理念一直影响到现今的剧场设计一样,已被人们习惯运用。从人们普遍熟知的舞蹈音乐来看,起源于奥地利民间兰得勒舞的维也纳圆舞曲,现已成为通行于世界各国的交谊舞;源于捷克民间的一种二拍子的圆圈舞波尔卡,曾唤起了许多与跳舞无缘的年轻人的热情;观看古典芭蕾及现代芭蕾的双人舞表演,人们可以感受到男女双方围绕中心旋转所表达出的情感主题。在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中,二人转音乐的这种“向心性”,通过人们乐于接受的音乐符号,真切地表达出人们对生活的渴望,“转”可以为他们带来快乐,并让人们感悟到生活的希望和生命的延续。可以认为,乡村电视剧推广了戏曲二人转等民间音乐文化形式,使以往人们比较陌生的民间艺术走进国内及国外观众的视野中,并在传播中完美诠释其精神内涵,从而被更多的观众所喜爱。

感受乡村电视剧中的二人转音乐,可以透过画面听到东北民歌在缭绕,这是因为东北民歌的音调为二人转音乐旋律构成提供了来源。东北民歌通常指的是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民间广为传唱的汉族小调,分为山歌、歌舞曲和萨满调。由于东北汉人的祖籍大都是山东、河北等地,因此东北汉人质朴率真的性格特点受到中国鲁冀一带人群的影响。在许多乡村电视剧中我们已经感受到表现人物性格开朗活泼的民歌音乐,《小拜年》原是东北民歌,后被东北二人转演员所传唱,传唱过程中音乐旋律与节奏略有改变,一直被认为是具有代表性的东北二人转小帽。在辽宁农村题材电视剧《乡村爱情》片尾曲中,音乐旋律的进行吸收了原东北民歌《小拜年》的旋律风格特点,尤其是《小拜年》中(正月里来是)新年嗯哎哎所对应的曲调与片尾曲《谁是我的新娘》中(别再让)我东张西望所唱的旋律比较接近。从曲谱上来看,这两首歌曲是同主音大小调,前一首欢快、热烈;后者抒情委婉,并在歌曲的对比部分可以感受到《小拜年》中的旋律特点。尤其是二十世纪80至90年代,一些表现东北农村生活题材的电视剧主题歌,采用了东北民歌的旋法、节奏等特点进行创作。如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徐沛东在创作主题音乐方面,吸收了东北民歌音乐素材,人们在收看电视剧的同时,也感到了浓郁的东北民间文化乡土气息。

20世纪30年代,在辽宁沈阳的茶楼、市场及乡村的田间地头,经常会听到东北大鼓的优美唱腔。地处沈阳中街的张氏帅府,在当年就有许多知名的鼓书艺人在这里表演过。东北大鼓以它独有的艺术形式展现出东北淳朴的民风民俗,也体现出东北人的精神风貌及文化内核。这门鼓曲艺术在东北已流传近三百年,据光绪年间的《沈阳百咏》云:“铁鼓敲来手不停,高烧银烛照中庭。梅花一曲春风调,人倚金闺彻夜听。”可知东北大鼓在当时已家喻户晓。在2006年5月20日,东北大鼓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使濒危的东北大鼓艺术重新受到社会的关注,也意味着对这一鼓曲的保护有了良好的开端,随之诸多媒体以不同的传播形式来保护和发展这个曲种。吉林电视台自2007年东北戏曲频道开播以来,先后组织人力寻访鼓书艺人,抢救遗失在民间的鼓词及曲调资料,相继整理出400多个鼓书段子;其中长篇140余篇,中短篇270多篇;同时也录制完成了21集鼓书纪录片《圆梦之旅》第一季、第二季。在每天24小时滚动播放的东北戏曲频道节目中,其中说书苑节目播出的是鼓书艺人的精彩段子及艺人专访。尤其是在2013年,戏曲频道的录制活动已涉及吉林省长春、榆树怀德、四平及黑龙江省鹤岗、五常和辽宁省沈阳、锦州等地。电视媒体不仅为东北大鼓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制作出了精品节目,同时也为媒体节目题材的多元化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东北戏曲频道已是吉林省第一个有线数字电视付费专业频道,电视媒体也从中寻找到了新的生存空间。

三、媒介推动东北音乐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互融共生

新媒体不断突破现有技术和艺术手段的限制,为东北音乐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促进了它与多种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和谐发展。表现民俗题材的纪录片,常通过当地音乐表现形式来丰富其内涵,同时,民俗文化也丰富了音乐创作中的内容。生活在东北这片黑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在年复一年的岁月积累中形成属于自己的独有民风民俗,也孕育出具有东北地域特色的民间音乐样式。直接反映他们生活的音乐作品,既体现出自然环境对创作者的外在影响,又激发起人们对这一片土地的热爱与眷恋。就东北满族秧歌而言,在春节及正月十五元宵夜表演这样的歌舞已成为本民族的习俗,表演者前有持伞类似卖膏药之人,后有扮演各式角色,手持圆木相击对舞,以锣鼓伴奏,歌舞更迭。其歌舞音乐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吸取了汉族东北大秧歌的音乐元素,逐渐形成了鞑子秧歌这一歌舞形式。“互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发展规律,这种互为融合的部分,只是本民族与其他民族民间音乐共通的部分,那些体现其民族个性、民族意识和民族风俗的音乐,仍会顽强地保存下来。而这些保存下来的相对精粹的部分,正是需要珍惜和在创作具有鲜明满族音乐风格的作品中予以把握和发扬光大的。”可以认为,东北的民俗文化为东北各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在民间音乐文化传播交流的过程中,也为民俗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具有一定价值的载体。

新媒体的出现,促进了不同地域音乐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人们在观赏民间艺术表演时习惯以手机微信等传播方式分享给更多的朋友。节日民俗表演中的民间音乐等文化表现形式,也随之迅速扩散到外地准备来此旅游观光的客人,其中的民间音乐为塑造节日民俗的神秘化,提供了一种声音表现神秘情景的模式,正是这种神秘化吸引了更多的观赏者。如在东北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有的景区承办了大型主题灯会,许多人携亲伴友出门赏灯,放焰火,观赏独具特色的东北大秧歌表演,表演者身着节日盛装,伴随欢天喜地的锣鼓音乐在雪地上飞舞雀跃。这是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能感受到的快乐。随着现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人常常从丰富多彩的静态旅行中选出动态旅行目的地,从而实现他们向往的旅行计划。就像喜欢西方古典音乐的人向往到维也纳旅游一样,因为在这里一年四季都能现场感受到期待已久的“神秘化”,观赏到莫扎特、贝多芬等著名音乐家的作品音乐会,在演出现场能了解到古典主义音乐时期的原有剧场风貌。从东北民间音乐与西方古典主义音乐的创作题材上来看,它们都和大自然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美丽的景色激发起作曲家的创作灵感,神秘化的音乐又能够赋予大自然风光以特殊的审美内涵和韵味。当人们置身于大自然实现动态的旅行时,大量而快速的感官交换会让你看事情的角度有所变化,神秘化的当地民间音乐会促使你的灵魂产生质变。

媒体促进了东北音乐文化传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联系,探索构建以政府为先导,组织宣传、教育、文化等部门保护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对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媒体播放的音乐中,表现社会变革的歌曲常被政治所绑定,东北音乐文化与政治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地民间音乐所陈述的思想内容能深刻体现出百姓对当时社会政治的看法,音乐在其中也推动着社会矛盾的解决与发展。在现今社会外来音乐文化的强势冲击下,东北民间音乐尤其需要地方政府的保护措施,并依托地方政府的政策及资金给予扶持发展。“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需要广泛的社会支持,脱离社会现实和民众支持的艺术是缺乏生命力的。”对于东北民间音乐来说,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文艺形式有着得天独厚的传播优势,这是因为在东北农村很多地区都保留着民间的传统艺术文化,像二人转、东北大秧歌、蒙古族歌舞表演等地方文艺形式,一直受到当地百姓的喜爱。地方政府应当合理利用这一文化资源,并结合本地区旅游产业、餐饮娱乐等商业运作,通过政策拉动,吸引民间资本或社会资金的投入,为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针对东北地域文化的特点,建立起负责推广音乐文化的行政机构,在加深人们对民间音乐文化认识的同时,激活这一非物质文化在多媒体时代的生命力。

现今社会不同传播媒介在发展中面临多重困难,在这样一个严峻的形势下,更需要全面深入地思考问题,挖掘其优势潜能,以跨文化的视角来给出一个关于媒介与东北音乐共存发展的建设性意见。东北音乐艺术作为东北文化生活的凝缩,反映了东北人民的生产生活,新媒体通过推送、推荐等方式引导受众欣赏原汁原味的东北音乐文化,感受当下最真实的东北风貌,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是东北地域文化的引导者。民间音乐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这主要原因是其在发展演变中有新的音乐元素的注入,不断完善丰富自身的音乐文化内涵,从而形成具有一定传承价值的精神财富。东北民间音乐文化要走出在传承中的困境,必须在自身不断完善的基础上,与其他文化相互融合共同创新发展,同时,还要注重新形势下的文化市场开发,将多种文化相互融合后的资源价值实现最大化,从而推进东北地区的文化经济走向繁荣。

猜你喜欢

东北民间音乐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大东北的春节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