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形势的SWOT分析
2016-12-01张星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稳步发展,人才需求多元化,全国各类高校进入扩招期,但因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变化导致高校所开设专业与社会供求不完全匹配,导致当今大学生就业压力巨大。针对合肥市部分高等学校大学生就业情况进行定性分析,运用管理学SWOT模型分析高等院校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成因,从而提出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难的改善思路及建议。
关键词:新常态;合肥市;SWOT分析
1 合肥市高等院校大学生近五年的就业情况
近年来,全国各高等院校为增加院校生源数量,不断进行扩招,人社部分析“十二五”期间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很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未改变;同时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会进一步加剧,其现实表现是部分企业‘招工难与部分劳动者‘就业难问题并存,且有常态化趋势,而随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的推进,就业结构性矛盾将变得更加复杂。如何在新常态下探索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是解决大学生价值实现,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环节。
1.1 2010-2015六年来合肥市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
据合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安徽省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达31万人,按照合肥市吸纳百分之三十比例计算,2015年合肥市高校毕业生估计高达9.3万人。2015年,合肥市提供12.5万个新增就业岗位,而在合肥求职人数高达24万人,加上之前未成功就业的历届高校毕业生,失业待岗青年,重新就业人员,其中9.3万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占据了接近39%,在2010-2015年六年期间,合肥市大学毕业生数量从8.2万增加到9.3万,毕业总人数增加了13.4%,就业率下降了2.34%。自2010年到2015年以来,合肥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呈现出急剧上升的趋势,未就业人数基本无变动。
1.2 合肥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现状分析
为了解合肥市高校毕业生的实际就业情况,针对合肥市高等院校毕业生在寻找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挫折,从而提出更好为毕业大学生就业服务的建议,对合肥市四所高校(安徽大学、合肥学院、合肥师范学院、三联学院)3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分两部分,一是对学生基本信息的了解,包括性别、学校学历、生源地,目的是了解性别、学历等对就业的影响。二是对学生就业相关情况的了解,包括就业心态、就业期望、就业困扰以及对学校就业指导的期许等,发现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就业关注度。由调查数据统计得出,87%的同学在大三之后才关注就业形态并收集相关就业信息,在校期间开始对自身有清晰职业规划的学生占35%,其中74%在大三和大四期间才开始职业规划。
(2)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选择。
(3)就业区域的选择。被调查对象中安徽本省学生占据比71.8%,除在就业区域选择上倾向安徽本省就业生占一半以上,从饼图可以明显看出,选择其他区域就业生中有14.3%,向京津沪等大城市或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就业。
(4)就业行业的选择。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受到广大学生的追捧,占据了42%的比例,国有企业占比23%,三资企业占比19%,民营企业占据13%,而选择到乡镇企业或是小单位工作的比例占据很少的部分。其中选择对乡镇基层岗位求职的学生只达到24%。
(5)学校就业服务需求的调查。85%的学生希望高校能多提供大量就业信息,78%学生选择“多组织校内人才招聘会和宣讲会”,73%的同学希望学校能多提供社会实践和实习机会,而关注专家来学校召开专题讲座的学生占比54%。而针对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希望指导内容包括就业信息的获取和利用的比例高达91%,增加面试技巧培训占82%。
2 SWOT模型分析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下的应用
SWOT分析法又称动态分析法,其中S代表strengths(优势),W代表weaknesses(劣势),O代表opportunities(机会),T代表threats(威胁),结合内外部环境,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
2.1 大学生就业的优势(strengths)
新常态经济用发展促进增长、用社会全面发展摒弃GDP增长,用价值机制取代价格机制作为市场的核心机制。知识丰富、学习能力强、创新意识强的大学生敢于探险,勇于创新,年轻活力的特征在求职应聘时总是会受到不少用人单位的亲睐,甚至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的想法和理念,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具备更多的潜力。大学生受教育程度较高,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对社会动态有一定的把握,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减少沟通障碍和节省用人单位部分培训成本。再者大学毕业生思想道德素质普遍较高,自我提升能力及综合素质较强,便于用人单位的培训和管理,能迅速融入企业文化。运用最新的网络技术能力较强,及时传播新思想新方法,减少企业的管理成本。
2.2 大学生就业的劣势(weaknesses)
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操作的经验,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结合度不高,遇事不够冷静处理问题方法欠缺。求稳心态普遍较浓烈,大学毕业生追捧大型国企、事业单位、银行、公务员等稳定的工作岗位导致大学毕业生择业范围明显缩小。大学生对社会企业用工需求不太了解,对未来工作的期望值过高,弱化了就业择业问题和对工作地点的选择,从调查问卷结果发现,京津沪地区及东部地区依旧排在大学生向往工作地的前几名。缺乏企业的团队意识、诚信精神、时间观念以及责任心等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品格。缺乏职业规划,选择职业盲从,跟风参加职业证书考试、择业考试,没有个人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甚至没有明确的认识。
2.3 大学生就业的机会(opportunities)
高校就业指导资源丰富,为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学校在毕业年级开设就业指导课,包括就业价值观的教育、就业信息的提供与搜索、就业技巧的讲解与培训、以及创业就业指导等方面的相关课程。合肥很多高校选择校企合作,利用实习实践基地平台,在寒暑假把学生推送到企业各个基层岗位,进行暑期认知实习,提前适应社会工作环境,建立高校和单位之间的人才培养的缓冲带。新常态新政策下抓住就业新机会,合肥市政府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着重推出的鼓励政策是全方面多层次的,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多层次渠道促就业、多方面政策促就业、多类型服务促就业。
2.4 大学生就业的威胁(threats)
近年来,合肥市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企业的用工需求有限、提供的工作岗位有限。就业市场机制不完善,部分地方的市场秩序还比较混乱。诸如大学生就业补助实施未到位。企业的“返聘”机制,利益最大化是一个企业的最大目的,老员工或是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员工比刚出校园的大学生能为他们快速的带来经济利益,大学生缺少实践经验,也很难在短时间内为公司创造价值甚至满足公司的需要,同时一些用人单位采用了老职工“返聘”机制。
3 解决新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建议
3.1 端正就业观,健康看就业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首先需要做自我分析,将兴趣与职业相结合,明确自身优势与职业选择方向。树立积极、正确、健康的就业价值观念,端正心态,全面客观的认识自己,清晰的把握自身的优势、弱势,树立健康向上的就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求职过程中就业期望值要符合实际,培养服务基层的意识拓展就业机会,利用寒暑假参与公司实习,在实习过程中逐步摸索出自己的职业偏好建立初期“职业锚”,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避免过分自卑心理,积极面对,主动推销自己。
3.2 完善高校就业培训体系
开展特色职业指导教育是提升院校就业率的重要方法。设立阶段性就业指导方案,大学入学第一年开设就业价值观教育课。通过专业指导课、学术讲座、校园活动了解本专业,认识专业;大二学年开设就业热点分析课,让学生随时掌握社会需求及就业新动态,准确认识社会,提升综合能力;大三期间开设就业政策分析与法律课;大四期间开设就业指导课,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丰富就业信息的基础上,聘请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来对学生们进行求职和应聘技巧的传授。
3.3 积极开拓校企合作模式
拓宽大学生就业思路包括开展校企合作、扩建实习基地、开办企业孵化器基地等。校企合作主要是高校要积极与企业开展合作关系,毕业季根据企业需要向用人单位推送适合型大学生人才,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培养实用型人才,提高资源利用率。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通过理论与操作、教育与劳动的紧密结合密切了产业与教育的互动关系,促进了校、企、学生三者的良性循环。从而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产业教育资源的组合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校企合作模式开办企业孵化器基地是拓宽大学生就业思路的新举措和新方法。
3.4 鼓励大学生创业就业
创业是可以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一个关键方式,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38次提到“创新”,13次提到“创业”,尤其2次专门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业也是顺应新常态下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政府应该加大加强对大学毕业生们创业就业的扶持力度,鼓励高校设立创业基金、重视大学生创业过程、为大学们提供必需的创业服务和优惠等。在当下我国经济下行的状况下,就业竞争越来越强烈的形势下,大学生这个缺乏实践经验的群体必须走创业创新的道路来推动经济的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卫星,申高峰.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11,294.
[2]陈丽新.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9,162-164.
[3]李德建.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1,233.
[4]赵悦.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SWOT分析法[J].现代商业,2014-09,178.
[5]王延春.新常态下的宏观新思维[J].西部大开发,2014-10.
[6]刘惠芳.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03.
作者简介:张星(1984-),女,汉族,安徽安庆人,合肥学院经济系助教,硕士,主要从事经济管理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