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乌镇
2016-12-01高陶玉
高陶玉
来到乌镇时,已是下午。
就我个人而言,我一向喜欢古镇,也去过很多的古镇,此番来到乌镇,也是怀揣了很多期待。
但刚刚走近乌镇时,我心中掠过一丝失望。
这并不是让人一见倾心的类型,这里没有丽江古镇的繁华热闹,也没有束河古镇的流水清澈,甚至同为江南水乡代表的周庄,在一入眼的时候也比乌镇要多了一些韵味。
但我还是坚持往里走去。既来之则安之,我心中还是抱有一点小小的希望的——希望在接下来的旅途中,乌镇能给我一个惊喜。
果然,她没让我失望。
水乡水乡,有水才有乡,主河穿乌镇而过,将其分为两片,为大大小小的石桥提供了一展身手的舞台。还有细小的支流,形成了密密麻麻的水网,给乌镇披上了一件独特的外衣。
因其依水而生的特点,乌镇的建筑也别有一番风味:许多建筑体伸出陆地,悬在水上,依靠木桩石基站稳脚跟。此种建筑名为“水阁”。
然而,她给我带来的惊喜远不止这些。
乌镇里面,确确实实有人居住的——非商业性的,这似乎不同于别的古镇。
无论如何,这令我很感动。这在我所到过的古镇里,实在少见。
丽江古镇与周庄自不必提了,这两座古镇早已是完完全全地商业化了,而且丽江更是因多次过度商业化,破坏了古城的风貌而遭到警告,束河古镇虽说号称保存得完好,未受到商业化的侵袭,但其中也基本无人居住,每每夜幕降临,店家打烊,总会有人走茶凉的孤寂。
镇,又名集镇,而集镇,则是介于城乡之间的居民聚集地。没有人定居的镇,又怎么能称作“镇”?所以乌镇就是真正的人的“镇”。
在如今,现代化的洪流已是势不可挡,除了在交流极不通畅的地方,没有任何地方能于这股洪流中独善其身。
古镇也不例外。
古镇之所以被称为古镇,不是因为她有着同千百年前一样的事物,而是因为她传承着来自千百年前的文化。
文化是一种极具包容性的事物,它能够改变自己的心态以适应当下,同时又不失自己的根本。
所谓“原汁原味”的古镇,不是因为完全封闭式的保护,而是因为她在古典与现代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物质总会消逝,唯有文化才能永恒。
回荡在水阁与水阁之间,我想寻访来自远古的韵味。
一篇小小的游记,不光写出了记游对象的特点,也将之与其他“古镇”进行比较,可谓观察之细致,笔触之灵动。但让人赞赏的好不仅仅是这些——作者由此谈到了文化,谈到“物质总会消逝,唯有文化才能永恒”这样高深的命题——这样写,提升了旅游小品的格调,也让人感到文化遗产保护的某些不可回避的问题。
(荐评:武汉十二中李斌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