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验操作训练技巧

2016-12-01刘婷婷

考试周刊 2016年89期
关键词:滴定管定容读数

刘婷婷

近几年在“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号召下,各个专业的技能大赛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可见各地职业院校对技能大赛的重视程度。但是由于参赛队伍之多,每年能在国赛上获得成绩的参赛院校毕竟是少数。这就促使各个参赛院校摩拳擦掌,争取在国赛竞技场上获得骄人的名次。就工业分析与检验技能大赛而言,其中实验操作部分占整个分值的35%,而仪器分析操作部分又是重中之重。笔者结合往年技能大赛的实验操作的考试内容和评分细则,发现技能大赛中对实验操作的考核主要集中在玻璃量器的使用、实际操作方法、操作的规范性和操作的流畅性这四个方面,其中对容量瓶、移液管、吸量管、滴定管这四种玻璃仪器的熟练使用提出非常高的要求。就此笔者提出了实验操作训练方案,该方案主要涵盖玻璃仪器的考核要点、培训过程两个部分。

一、玻璃仪器的考核要点

实验操作中使用的主要玻璃仪器有:50mL聚四氟乙烯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吸量管,其中滴定管的使用可谓是重中之重。

1.滴定管

滴定过程是化学分析考核的核心部分,滴定成败决定了总分的高。首先考核要点主要集中在滴定速度的控制、最后半滴、1/4滴的掌握上,同时还有对滴定终点的判断,要遵循,找突变点、相信自己对颜色的把握(滴定终点的颜色因人而异,因为人眼对颜色的敏感度不同)。最后就是在读数考核过程中经常出错的一步,有如下规定:每次滴定都从0.00开始;读数时后面一定要趁黑板;小数点第二位数是估读值,对最后的相对极差影响很大,但是不同人会读出相差很大的数据,所以要求学生要勤练,熟能生巧,自然能找到读估读值的技巧。

2.容量瓶

容量瓶的操作在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考核点,其中非常重要的考核点就是容量瓶的定容。要注意在定容的过程中,确保按照定容要求,准确定容。

3.吸量管和移液管

由于这两种玻璃仪器属于精密量器,考核点是移液过程中控制液体流下速度,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溶液。在操作过程中,食指的拿捏力度要到位。

二、培训过程

1.与玻璃仪器培养“感情”

参照玻璃仪器的使用规则和技巧,指导老师首先让学生进行玻璃仪器的矫正,这个部分有意于培养学生与玻璃仪器之间的“感情”。以量程为10mL吸量管的矫正为例,需要大量实验操作。首先需要将干燥的称量瓶在万分之一的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再用干净、干燥的吸量管将蒸馏水吸至10mL处,随后将1mL蒸馏水放到称量瓶中,用万分之一的电子天平称取这1mL蒸馏水的重量,查阅在该温度下的蒸馏水密度,最后计算出它的准确体积。以此类推,这样需要记录九个数据,并进行计算,最后选择体积误差最小的吸量管使用。这个只是吸量管的体积矫正,滴定管的矫正更复杂。在这个阶段中,学生每天进行玻璃仪器的矫正,培养学生的手感,对后面的实验部分起到至关重要的“打地基”作用。

2.主要玻璃仪器的操作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玻璃仪器的规范操作手把手地教授给学生,并辅助一些操作视频,让学生有深刻的印象。在上一步的基础上,学生已对玻璃仪器非常熟悉,这时再让他们熟练重要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注意,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规范操作玻璃仪器,一旦不规范操作在学生脑子中根深蒂固,不但会影响实验效率,而且会使标定及测定的数据准确度很低,直接影响参赛成绩。

3.加强训练

在这一阶段,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在往年的备赛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参赛选手在最后的冲刺阶段,玻璃仪器的部分考核环节薄弱。这与开始备赛时没有打好基础有很大的关系。鉴于此,笔者将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加强训练,这一阶段应开始于备赛初期,以期参赛选手经过这个阶段后,在后期冲刺阶段能更上一层楼。具体训练过程如下:

首先建立学生个人档案,分析每位学生的玻璃仪器的操作薄弱部分,笔者参照12个学生的弱项,结合玻璃仪器的操作比重,在2015年的全国大赛的备赛中,笔者对以下6项内容进行了集中训练:滴定过程中的滴定速度、1/2、1/4滴的技巧、突变终点颜色的判断、化学分析步骤的细化、定容、数据运算等。以下对其中三项进行讲解:

对滴定终点的突变颜色进行专项训练时,具体操作如下:将对颜色不敏感的学生和对突变颜色把握得当的学生分在一组,这样学生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可以经常交流心得,长此以往,学生对滴定终点的判断准确度提高。

对滴定管读数方面进行专项训练中,可以挑选两个读数感觉良好、读数准确和估读值不准确、信心不足的两位学生分在一组,四位学生可以对同一滴定管的溶液进行读数,观察四个数值的差别进行专项训练,学生对小数点后的第二位估读值的读取的准确度明显提高,大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甚至有些学生爱上了读数。

在对容量瓶定容的专项训练中,我们采用的方法是一对一,即一个老师对一个学生进行训练,我们发现有两个学生,对容量瓶的定容中“实线低端和容量瓶刻度线相切”这一规则,参悟不透,结果是有一位学生定容的溶液高于刻度线,另一位则恰恰相反,溶液刻度线普遍低于刻度线。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请了两位专业知识扎实、对定容感觉好的老师,观察学生定容,发现问题所在,原来是两位学生并没有将刻度线完全和眼睛平行。接着两位老师就这一项对学生进行手把手教授,最终两个学生成为“定容高手”。

通过该方案的实施,笔者指导高职学生在2016年全国工业分析与检验技能大赛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充分说明了本文中介绍的训练技巧的可行性。

猜你喜欢

滴定管定容读数
微课在中职化学项目教学中的应用
——以“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微课教学为例
读数
读数
读数
读数
中和滴定实验探析
基于改进粒子群的分布式电源选址定容优化
基于LD-SAPSO的分布式电源选址和定容
考虑DG的变电站选址定容研究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分层递进式定址定容最优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