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发电厂电气设备》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16-12-01巴秀花王欣
巴秀花+王欣
摘 要: 《发电厂电气设备》是高职高专学校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建设好这门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实现课程与工作岗位的对接。本文对《发电厂电气设备》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从课程理念、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课程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发电厂电气设备》 项目教学 教学改革
1.高职高专《发电厂电气设备》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发电厂电气设备》是高职高专学校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教学效果差。通过近几年的教学,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发现学生对该课程掌握程度不是很理想,与学生毕业后工作岗位对知识的需求有差距,学生的实践能力欠缺。为了达到学生对实践能力的要求,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对《发电厂电气设备》课程必须进行改革。
2.高职高专《发电厂电气设备》课程定位
发电厂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电力系统电气部分从功能上分为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发电厂电气设备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主要讲述发电厂、变电所电气主系统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设计方法及运行理论,以及部分电气二次系统的原理和技术。本课程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
该课程的前续课程主要有:电路、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等;后续课程主要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等。该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根据对前几届毕业生就业岗位统计,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学生在发电厂、变电站、电力设备生产、安装、实验等企业的大约占毕业生总数的70%以上,岗位所需专业知识的50%与本课程内容有关。把本课程确定为专业核心课程,它是本专业学生适应岗位必须掌握的核心知识技能,是进一步掌握专业其他知识、技能必需的基础能力。本课程对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形成起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
3.高职高专《发电厂电气设备》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3.1对《发电厂电气设备》课程理念、思路进行重新设计
3.1.1课程设计的理念。
以专业应对各岗位群的职责,任务分析为依据。与行业企业结合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按照“工学结合,职业导向,能力本位”的概念,实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真实工作任务为教学实践内容,以真实工作环境为教学情境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3.1.2课程设计的思路。
将相关岗位群所对应的工作过程中的任务分解,结合专业培养目标,职业技能要求,梳理出与本课程内容相关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由此形成理论教学任务与实践教学的任务,以完成这两项教学任务组成课程教学体系。在教学时始终以岗位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以工作的过程为导向,实施任务驱动,行业标准牵引,理论与实践并进的教学模式;以完善的学习资料、丰富的教学资源、真实的实践环境作为课程的基础和支撑;创新教育方法和手段,实现课程融理论与实践、职业能力与素质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3.2对《发电厂电气设备》课程内容进行整合
按照行业相关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构筑与现场需求紧密结合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3.2.1理论与基础实践教学内容。
在发电厂或变电站,无论是电气运行值班人员、设备安装检修人员或是试验人员,对电气部分知识的要求很多是重叠和交叉应用的,因此课程采用项目教学形式,理论和基础性实践穿插进行。将多媒体理论教学、现场实物教学和实训很好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和实训设备,使学生不但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自主学习,还可以通过电气实物直观了解其结构原理。整个课程围绕核心知识技能点展开,理论与基础实践融合交叉,纵向上前后衔接、横向上相互沟通。
教学内容划分为6个部分(项目):(1)发电厂变电所概述;(2)高压电气设备;(3)电气主接线;(4)配电装置及接地装置;(5)二次回路;(6)综合实践。
3.2.2综合实践教学内容。
《发电厂电气设备》课程实践性强,它所讲到的主要知识模块在发电厂的发电、变电、送电过程中都有具体的体现,或用装置实现原理,或用设备完成功能,因此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应以学生为本,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将基本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训练贯穿于实践的全过程,着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能力、动手能力、职业素养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融学习过程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情境的实训项目,使学生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本课程实践教学分为以下环节,即针对发电厂电气设备各教学项目内容与实际岗位联系紧密的“认知性基础实践环节”;针对岗位关键技能综合训练的“专业实训”;针对实际岗位实践能力培养的“生产实习环节”。各个环节之间呈衔接与递进关系。将实践训练由基础到综合,由实训室到企业现场,由单纯认知到组装、调试、排故动手的综合实训,逐步形成与工作岗位任务对接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感知、应用、训练、实践”学法,学生的综合能力大大增强。
3.3对《发电厂电气设备》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为了掌握基本的发电厂电气设备的知识,在理论教学阶段采用实例贯穿、理论与认知实践交融推进、教学做一体化、现场教学等形式,使学习与探索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通过学生的直观感受与体验加以理解与掌握,变“灌输”为“领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3.3.1全过程实例贯穿,理论与实践交融推进。
选取一个与教材内容吻合的典型实例,作为整个课程贯穿的一条主线,在每一个知识模块后,剖析实例中与所讲模块内容的对应部分,展示所讲知识内容在实例中的具体应用,等课程讲授完,一个完整的发电厂电气设备的实例剖析完。对于教材内容中涉及的变电站,中小容量的水力发电厂等讲授过程中再辅以案例教学法、直观教学法等。理论教学模式具有内容多元化表现形式,多种教学方法的交叉应用的特点。
从工程实例引出各模块知识内容→理论讲授→剖析工程实例中与本模块知识相对应的应用→认知性基础实践。
3.3.2教、学、做一体化。
通过教、学、做的有机结合,将课堂所讲授知识模块中的关键知识内容迁移到学生身上。在“电气主接线”内容讲授后,在变电站仿真实训室对主接线不同运行工况进行演示,让学生对电气主接线的实际操作有明确的概念,之后给出不同的运行状况,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最后由老师对学生的操作结果进行分析及点评,通过教学做的结合,学习效果得到增强。
3.3.3现场数学。
电气元件认知、断路器操作回路的合分闸教学内容分别在现场完成教学过程。
4.结语
《发电厂电气设备》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的专业课之一,其特点是内容涉及面广,工程实践性强。为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供电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达到高职高专课程标准要求,几年来,我们采用项目教学法,有效地建立课堂和社会生产的联系,加强课程教学环节的工程实际训练,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锻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教学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效。
参考文献:
[1]于长顺,郭琳.发电厂电气设备.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7.
[2]林春梅.《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考试周刊,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