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的筋骨(外一篇)
2016-12-01皇甫卫明
皇甫卫明
我仰起脸,在稠密的藤叶间搜索。夏的风也微,只有瓜叶能揣摩领会,叶隙间的光影在地上、我身上摇曳,似织物上零星暗花。母亲说不巧呢,早晨刚刚摘过,恐怕不会有多大收获的。我自信目力比她锐利,以往偏巧在纵横交织的藤叶间发现两三条丝瓜的,两三条足够了,一想到看着青翠、闻着清香、入口滑嫩的丝瓜,每每置母亲的提醒于不顾。母亲在屋内隔窗望我,抵着玻璃的鼻子有些变形,话语嗡嗡,听不真切。她似以手势指挥我往高处,往密处,往靠窗一侧最浓密处搜寻。不是所有丝瓜都会乖乖从棚架垂下,引人注目于它的存在,它的成长。偶有卧在棚顶,藏在叶间,未察,一日忽然发现,它已经老不可食。看一眼,暗自惊讶,自此不加理会。它还没老“透”,所谓的老相对于鲜嫩可食,此时摘下来,羊不啃,鸡不啄,地里平添一碍脚碍目的弃物罢了。那再得等过些时日,直到它里边种子黑得饱满,筋络如网。所以,农家不必特意留着几条养老的,这跟其它菜蔬留种不同。
真也没辜负我的执意,有所获,似乎少了些,再凑一条彻底成全了吧。母亲把窗户拉开了,指着棚角两条小瓜说,一起摘了吧?我说还没长足呢,过两天正好。母亲说,几条丝瓜抵不了一趟汽油钱的,地太旱了,瓜藤半死不活。从我开上汽车,母亲屡次问我,回家一趟需多少钱。她不懂油耗、公升、油价的概念,直接简化成钱数。我从未正面回答,只说买得起就用得起,别操那个心了。她兀自念叨,一趟得多少钱呢,看你啊还专程回家。我随便编几句瞎话,说是顺道。她似乎心安些。走时我在屋场倒车,她跑到车尾把风。她不会指挥,只说走好了——场外就是繁忙的村道,小屋对另一端形成一个盲区,曾几次有惊无险。母亲默默看我倒车,换挡,驶离,从后视镜看她站在场角,大概直到看不见我才转身回屋的吧?哦,她是希望我回去的。此后“顺道”成了我回家的口头禅,免得她唠叨。
犹豫着伸向两条小丝瓜的手犹豫着放下,母亲冲我笑。余光里有一条躲在叶间,移步过去。母亲连连说那条老了,早几天就发现老了。她对这一棚瓜的熟悉,如我高中时填写暗射地图。那条瓜在我手够不到的地方,藏得很隐蔽。瓜皮稍稍透黄,不规则的隆起使它失云原有的平滑圆润,与母亲的脸有几分相像。她除了腿脚不灵,身子骨依稀留着年轻时的壮硕,脸非典型的干瘪和皱巴巴,还算饱满,只是松弛。母亲惯以熟悉的草木、蔬菜比喻身体状态,却不曾以丝瓜自喻过。也许她的意识间,那些卑微之物与人存在着某种隐合,但唯独老丝瓜不妥,吴语中尼姑与丝瓜不分,我童年时代熟悉的一位老妇,便有着“老丝瓜”的绰号,活着时她的大名几乎无人知晓,死后更无考证,何况她消失几十年了。
“老丝瓜”的相貌已经淡忘了,我只记得她大致的模样,面目清矍,身体颀长的老妇,一件破旧的藏蓝中式长袍,似乎是她固有的唯一的装束,夏天她穿什么真记不起了,许是夏天我在姑妈家没见过她?姑父是大队长,清早、晚饭后找他说事的村民不断。
童年时的我是姑妈家的常客。姑妈和我家在一个村巷,隔条小河,扯开嗓子能彼此呼应。姑妈虽有三个儿子,经济条件却比我家宽绰些,我家桌上总一个蔬菜,姑妈家起码有两个蔬菜,就是成菜汤也比我家多几点油星。我家半年不见荤腥,姑妈家不时有一点小荤,螺蛳啦,小鱼啦。她经常烧丝瓜蛋汤,这个我家待客的菜肴是姑妈的家常菜。蛋花细如发丝,筷子根本捞不住,汤很鲜。
姑妈家的一棚丝瓜在显眼的井台。农家口语中量词丰富,红薯论垄,青菜论畦,棚字最经典。说明丝瓜的收获并不取决于棵数,而取决于发展空间。一般农家都把丝瓜种在家舍附近,场角,河边,屋边闲地,不占良田,现摘现吃。井是公的,井台是公共资源,采光好,肥水足,小民不敢觊觎。树、桩拉绳结的网占据井台上空,藤缠着树干,蔓爬到茅坑顶,使得姑妈家的丝瓜脱轨于一棚的桎梏,自夏到秋,源源不断。跟表弟玩到他家门口,姑妈随口留我吃饭。如果说开始是无意识的,尔后不乏蹭饭的故意。日久,姑妈家成了自己家,自己盛饭,自己夹菜,开饭当口父母不急唤我回家。表哥对我这位蹭饭的常客怀有敌意,口腹之惑往往使一个穷孩子的自尊丧失殆尽,我不在乎他们兄弟的白眼。只有姑妈在我犹豫着放碗时,关照我添饭。
姑父在家时,我蹭饭的勇气有所削弱,身为一个地方首长的他严肃得令我心怵,好在他时常不在家,即使回家吃饭也不准点。姑父前脚进门,找他的人后脚来找,或早就候在村口等他。都是鸡毛蒜皮事,宅基地争端,邻里纠纷,婆媳关系……村民滔滔不绝说,姑父只管低头吃饭,姑妈从不插嘴,该干嘛还干嘛,连听的兴趣都没有。吃完饭,姑父才开腔,他半闭着眼似乎一直处于思索的状态,村民起始的激忿、忧伤、唠叨慢慢变成忠实的聆听。姑父的神态、语调建立起我对干部最初的概念,和干部工作的神圣感。
“老丝瓜”是常客。眼尖的表弟总是第一个发现门外走近的她,像个大人不耐烦地嘀咕,其他人连眼皮都不抬一下。没人招呼她坐,她更习惯站着喋喋不休。她的腿脚很少安分,忽而互相搓捻,忽而顿足拍腿,忽而不停蹦跶。是藉此驱赶蚊蝇,是腿脚有恙,还是某些神经系统短路?“老丝瓜”有违常态的肢体语言,孩子读不懂,成人眼里则是标志性的特征,无所谓正常与否。就像人们对“老丝瓜”谜一样的身世,并不怀有浓厚的探究欲望。一者,她行将就木,老得让人忽视了性别。二者,她定居此地后生活庸常如众,前半生道听途说的故事无从考证,一半被早逝的男人带到棺材,另一半即将被她带进棺材。她守口如瓶,对成年女儿的一次次询问保持警惕。听老人说,“老丝瓜”流落到此时,尼姑装束,跟着一个挑货郎担的男人。尼姑挺着个临盆的大肚子,不得不暂作逗留,不久产下女婴。后来,货郎突发急病而亡,一个老光棍收留了这对母女。尼姑与货郎间短命的爱情,与老光棍间短暂的凑合,在乡下人眼里都俗化为晦暗的谈资。乡人没有爱情的概念,尼姑的还俗,源自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或是受骗失足,是屈从于某种胁迫,或是被逐师门无法回头?
女儿开始懂事后,来历不明的母亲与同样来历不明的自己,让她饱受异样的目光,因受歧视带来婚姻的不如意,她对母亲幽怨、愤懑甚至仇恨。“老丝瓜”每一次来访毫无新意,同样的话语,同一个诉求,后一次都是前几次的翻版。显得很烦人。姑父的耐心并不针对所有来访,对“老丝瓜”例外。他说“老丝瓜”很可怜,不怪她一直上门,是当干部的没解决根本问题。姑父是对“老丝瓜”身世唯一知情的局外人,但他从不宣扬,对姑妈及家人不漏半点口风。因了约定?还是姑父的职业底线?
“老丝瓜”就一个女儿,按俗该招个上门女婿才是,女儿却义无反顾选择出嫁,嫁到同属一个大队的另一个小队。有子女的孤寡是不能列入五保户的,“老丝瓜”要求组织出面,让小队里照顾口粮,让她绝情的女儿回家探望。她记性极好,女儿时隔多少天没去探望了,前一次,前几次在哪一天,都有一本“板油帐”。“老丝瓜”尽说女儿女婿坏话,令人费解的是站在她立场上的,甚至同情她的人甚少。她真像挂在棚架上的老丝瓜,即使它们撞到摘瓜人手或头,也视若虚无。它们凋落在地上,被脚踩到,被横向补一脚滚到边上。草丛,河滩,柴垛夹缝,卫生死角,经常见到老丝瓜的残骸。孰如她离世几日后才被人发现。
我家很少种丝瓜,说不清何等原因,似乎父亲觉得滑腻腻的,竭力反对。但家里不缺丝瓜络。每年秋季,家里都要腌几大瓮雪里蕻咸菜,青黄不接时聊作菜肴;一两坛咸萝卜,佐以喝粥。腌制咸菜是一项大工程,整畦整畦的雪里蕻,运到河滩洗净,晾干,那几日屋场弥漫绿香,篾条、蚕扁,竹梯、晾衣竿,立体利用所有的空间。入瓮腌菜那晚,油灯比平日亮堂。一层切细的菜干,撒一层盐,用棒槌捣紧压实,八九成满时,盖一张丝瓜络,再以草把塞紧,倒扣盛水的粗陶盆。丝瓜络透气,释放固有的清香,软硬恰好,想来再无更合适的东西替代它了。
多年以后,表兄弟仨相继成家,陆续翻建楼房。姑父姑妈却没了住处。开始寄居在大儿子家,楼底储物间隔出半间放一张床,厨房角落旁一副单眼灶,一方矮桌子,起居小心翼翼,都与他们寄居的身份相符。尽管楼上空荡荡,尽管老夫妻尾巴夹紧,却时常招来大儿媳的白眼。一日,姑父在井台淘米,大儿媳嘴里不干不净,姑父忍不住回应了一句,她发了疯一般辱骂老人,作势抢夺淘米工具。淘米箩是铁制品,老人怕伤了媳妇心有顾忌。淘米箩歪歪扭扭丢在一边,米粒撒一地,姑父捏着手指血淋淋,内心也在滴血。他说了句什么话,似捅了马蜂窝?他说,这房子我也有份,不说你们拆的老屋是我造的,新屋砖都是我出资的。
老姑父的惊天秘密,不但令长子长媳难堪,也把自己推入尴尬境地。大儿子不收留,二儿犹豫,小儿不便,即便那一刻,滴血的老父,可怜巴巴的老母,让他恻隐怜恤,但他们不敢擅作决定。他们的家庭地位不足与老婆抗衡,何况老婆有充分拒绝的理由。
老夫妻在老屋基搭了两间小屋安身。年逾八十时,两人相继患胃癌,间隔三个月,病灶部位也完全一致。姑父住院开刀时,姑妈陪护,病灶早在她身上蛰伏,作祟,咬噬,她是否有所觉察?许是姑父的病让她警觉本不在意的某些不适,爱惜行将就木的身体?她拖着暗疾陪护男人,三个月后,男人拖着虚弱的病体反过来陪护女人。发病部位的巧合,时间的巧合,甭说,生活习惯使然,但我宁可作另一种界定,老夫妻惺惺相惜,同命相怜,连病痛都在冥冥间暗合。
老两口在病榻上蛰伏了几个月,来年开春竟奇迹般爬起来,本来孱弱的病体更是形销骨立。这几个月无人照料,偶有亲友上门探望,但见稍早恢复的姑父每天撑起身子,煮一锅米粥吃一天,就着自家的腌菜、萝卜干、发芽豆,皮蛋算是难得的奢侈品了。寻常人家病人调养总有些高蛋白的鱼鳅鲫鱼鳝鱼甲鱼,条件稍好的弄些虫草骗骗免疫力。偶有探病亲友带的几条鱼,几斤肉,他们餐桌上的大部分时间闻不到荤腥,甚至像样的时令菜蔬都缺乏。同时住院的病友仍相继恶化,报到“归一苑”,两人挺过五年仍安然无恙。每有新转养生帖,亲友总拿他们举例,说过度治疗,加强营养的危害,说粗茶淡饭反而能改变人的酸性体质,逆转病情。最后无限感慨总结道,得了那病没钱反而是福分。我说需要后续治疗的时候,没钱不是等死么。我母亲说是药三分毒,病没治好把自己毒死了。我说谁说他们心里不想?
姑父与姑妈首先拒绝化疗。他跟我说,只见化死的没见化活的,到头来人财两空,有那钱买罪受,还不如买吃的。无从知晓这话究竟是否由衷,或者说百分之几发自内心,我觉得他一定掩藏了什么,经济的窘迫,子女的漠然,后路的凄迷。出院时一定有医嘱,劝他们作必要的后续治疗,定时复检,特定时间结识的病友势必互相交流,他们都会听从医嘱。姑父姑妈没有求生的欲望,或是真的对医学有前卫的清醒,还是相信顺其自然淡看生死,以致无视医嘱,无视绝大多数人的建议?病不犯在自己身上都好说,一旦沾边,阵脚都乱了,病急乱投医,花再多钱吃再多苦在所不惜。
病后的姑父姑妈百无禁忌。民间癌症病人诸多饮食戒律,比如不食鸡,不吃上火类荤素。说不上科学,医书也无从考证,大概鸡脖子上一嘟噜的淋巴会让人无端联想到病变组织,联想到癌细胞,在口腹之惠与伪科学善意提醒的选择中,规避隐患。难得上一回街市,姑父必买鸡,炖鸡汤。初夏,姑父家竹园里的竹笋一茬赶一茬,竹笋成了他的家常菜。如今用得着竹子的地方少了,不外乎搭个豇豆棚丝瓜棚,一不留神竹笋蹿高成竹子,长大,老去,自生自灭。竹笋也上火,没营养不说,还刮油脂,刮得本就皮包骨的老两口如木乃伊。来不及吃的笋晒成笋干储存。一日见到他们把满满一车油菜秸秆运回家,一个在前边拉,一个后边推,货物体积的庞大与动力的孱弱形成绝妙的对比,真担心他俩用力过度绷开尚不够结实的刀疤,在与田埂的搏斗中突然折了麻杆腿。村上人说这老头老太,玩命呢。他们不玩命,相反想好好活着。田地都被流转,没了地,柴灶上终年的柴火全仗田头捡拾些科田大户丢下的秸秆,不等晒干被手快足疾的老人先得了,姑父要在秸秆湿透时抢先机。
姑父姑妈活在奇迹中,兴许正如有人怀疑的是误诊。新近一次见他们,老两口在门口晒太阳,姑父坐着打盹,姑妈侧躺在一张不知年代的破藤榻上,修修补补,电线皮、布条、铁丝对原材的一次次更换,使得它徒有藤的虚名仅剩榻的骨架。就像两个老人,喘口气表示活着,一闭上眼睛像那么回事。姑父早年的干部风采不再,体魄不再,手背暴突的乱糟糟的青筋似畸形丝瓜蜕出的络。姑父拉过一张凳子,农家过去常见的草绳凳面,年复一年压迫,紧绷框架的草绳松弛塌陷,坐着臀底空空的。信目瞅见窗台上几片黑黑的东西,是腌菜缸里的丝瓜络吧,年复一年使用,隐隐散发酸腐味,看样子准备晒晒再用。残存的旧屋连着断垣残壁,硌人屁股的旧凳子,面目全非的老藤榻,行将就木的老人。就像中了蛊的旅行者被魔力引到颓废的村寨,我嗅到一股死亡气息,不愿过长逗留。
我想把这种感觉说给母亲听,出口时意思变得含糊,母亲只说,他们得空垦荒,种菜,腌菜,说是怕日后体力不支,早几年的腌菜都没吃完呢。还说吃完了腌菜还不死,吃什么?
他们既不怕死又怕不死的微妙心态,似乎匪夷所思。将有限的钱交与口腹之惠,惧怕饥饿,说到底还是怕死的表现。另一对远房长辈,按排辈我该唤作爷爷奶奶的。老夫妻一辈子无病无恙,年过八旬牙口仍好。老人不出门,活动范围仅限于门口水泥桌边一小块地盘,场角是他们一年中难得抵达的最远边界。老人常埋怨自己过于长寿,说老辈命硬对儿孙不利。八十大寿时,他们宣布此后拒绝子孙逢年过节的孝敬,我以为客气而已,照例提着滋补品前往,老人脸一板把我推搡出去。他们说,活那么长干嘛,再补就不死了。我说如今的补品没那么神奇的。老头说你的意思吃了也白吃,那更不能浪费你钱了。有一阵子,老头茶饭不思被送进医院,查不出病根,挂了几瓶水,出院时精神尚好,招呼病友来世见,子女就当一句玩笑,孰料老头回家后夜里走了。半年不到老太同样无疾而终,都九十叉一,够仙逝的资格了。整理遗物时,子女竞发现,老两口早给自己备下老衣,老衣里裹着足够给自己办事的积蓄,还有十几个写着孙辈姓名的红包,提前给孙辈的结婚贺礼。一日路过,老屋依旧,水泥桌依旧,恍惚间老头安坐桌边,收音机里掺着杂音的评弹声飘飘渺渺。伫立良久,但见门窗紧闭,尘埃、树叶落满水泥桌,场头杂草齐膝。老人将残生禁锢于方寸之间,高僧般对生死大限的预知,对生命的一点点抽离的警醒,对身后所有一切从容的准备,无不蕴含淡看生死的禅意。
又到初夏,带着初生的孙女去老家探亲,母亲正在墙边老地方种植丝瓜秧,来不及洗手,笑着,嚷着,意欲从我女儿手中接过才见过几次面的玄孙女。四代同处,从她往后的生命接力呈阶梯式排在车边。母亲说,地里蜒蚰太多,祸害瓜秧,这已经是第二次补种了。母亲素来对一棚丝瓜的上心超过其它所有菜蔬,她以实际需求的百倍留种,把种子寄存在丝瓜络里过冬。丝瓜络已然被她剪开,好多黑黑的种子嵌在筋络里,舍不得扔掉。想呼她洗手,又怕她误解,迟疑间,她自己笑了,转身去开院门。她的步态,背影,乱发,比去年更显苍老。早几年她跟我开玩笑,说你们还能吃几年我种的丝瓜呢,拿些种子回去,在自家院子里种一棚。我说不会种,就爱吃你种的。母亲还记得先前的话么?她的身影竟让我悲怆。
蛙声
在小区不太寂静更谈不上昏暗的夜幕里,我闻到了蛙声。我的居所处于城市中心地带,离地五十米的十七楼。第一声蛙鸣飘来,若有若无,以为是幻觉。那时,我在阳台抽烟,鼻尖下的烟头在城市变幻的夜光里忽闪着淡蓝的幽光。蛙声咽咽,急促而悠远,是稻田里最常见的小雨蛙吧,它们的模样和个头都很不起眼。在钢筋水泥为基调的城市,何来蛙声呢?
水塘边围着几个人,两位小区保安,一个打着手电,一个抄着网兜。当初买房时,这里还是一块空地,大幅广告上的效果图,“江南园林式”的承诺,把我的后半生钉在这里。所谓的园林,就是几棵矮树,一个浅浅的常常见底的水塘拖着一条水沟,水沟上一座能一步跨过的小桥。夏天水塘里浮着几片睡莲,或许还有一些肉眼看不见的孑孓打着旋儿。住户们吃完晚饭出来消化,好奇地看着保安捕捉青蛙,一个老太喋喋诉说着被蛙声吵扰的苦恼。这么小的池塘青蛙没法隐身,在手电光下奔突跳跃,不肯就擒。力量的悬殊竟没让人占据上风,围观的指指点点,热心地为保安支招:下水去捉吧?
小区的蛙声归于寂寥。我不清楚最终如何把它从小区里删除的,就像不知这些雨蛙从何时何处突然冒出来一样。雨蛙小得不起眼,因而在乡间土名“狗屎田鸡”。它非人类觊觎的餐桌美食,却是鸭子们游弋稻田水沟刻意寻找的猎物。鸭子的这些本事源于本能,也在于人类的启蒙。雏鸭尚不会捕食时,田里归来的主人手提一串用狗尾草芯叠穿的小青蛙,或从层层挽卷的裤脚里翻出几个雨蛙,用剪子绞碎置于食盆。忙碌时,侍田人并不都能“顺手”抓到这些活物,喂养雏鸭的责任转嫁给了孩子。捕蛙捉鳅本是乡下孩子的游戏,一旦成为割草以外的另一项家务并与家长的赏罚挂钩,这游戏就有了悲壮的色彩。每天早晚,村上的孩子轻手翘脚蹒跚于田埂。他们大多提着一支短柄小鱼叉,而我,手里只有一块长方形木板,那是夜间闸鸡舍用的。我猫着腰,警惕注视着前方。蛙在白天并不呜唱,静静待在光滑的田埂上乘凉,伺机捕捉低飞的小虫,遇有动静第一反应就是向田里蹦跶,悉悉索索消失在稻禾里。倘若不是我先于它发现我,大概只会收获一条跳跃的弧线。有几回,我收获寥寥甚至空着手,饥肠咕噜回到家,迎接我的不是热腾腾的晚饭,而是劈头盖脸的训斥:恁没用的小子,跟鸭子一起挨饿吧!乡下的孩子不得不早早培养敏捷的身手和细致的观察力。我发现选择田埂很重要,最好是两三米宽的拖拉机路。它弹跳力不强,也不会大青蛙“三级跳远”式的连续起跳,总是在一次蹦跳落地后,暂停片刻,就那么一两秒,成了它逃生的软肋。来不及发出任何惨叫,它瘫倒在我板子下,只有两条腿轻轻抽搐着。每击中一只雨蛙,就减少一点回家的恐惧。
六月的夜晚是蛙的世界。赶夜路的行人踏着蛙声,倒头睡下的农民枕着蛙声,新栽的稻禾在蛙声里拔节。我和父亲或者兄弟,踩着噗噗破响的胶靴,打着手电寻找出洞觅食的鳝鱼。脚步声和灯光靠近时,蛙们扑通扑通四散奔窜,尔后短暂的静默。远处的蛙声继续着。我们走到哪里静到哪里,后面噤声的青蛙又开始鸣唱。夜幕下的水田,到处晃动着手电光,蛙类原本遍布田野的大合唱,被我们这些寻猎者切割成此起彼伏的轮唱、独唱、领唱。如广场文艺的群众歌咏。细听,在雨蛙蝈蝈咽的主旋律里,夹杂了呱呱呱、吭吭吭的蛙声,高亢激越,那是真正的青蛙。青蛙有着漂亮的斑纹和美女般丰腴的长腿,在我眼里,这个模样才够得上青蛙的称呼,不像灰不溜秋的小不点雨蛙,充其量只能占个贬义的土名。青蛙凭借天生的腿力,在我们低头寻找蟮鱼无意移害它的时候,暴露了行踪,在水下潜泳一段,藏身于薄薄的水面下,以为那样就安全了。在真正的捕猎者面前它又缺乏应有的警觉,只须瞅准一滩浑水按下去。捕蟮的不都一门心思在蟮,青蛙会成为他们夜色掩护下附带或是替代的收获。
蛙声随着晨曦的到来而减弱,日出后基本停歇了。在偏僻的河浜,远离村落的低田,偶有一两个耐不住寂寞的蛙。若非为寻找割萆的好去处,打单的男孩很少涉足这种地方。错落的地貌,葳蕤的草木,让人窒息的宁静,空气中飘荡着诡谲的气氛。蛙在人看不见的地方,它嘎嘎嘎的叫声也有些特别,孤独、单调而带有灵异的转调。养牛的老牛头说,那是修炼成精的青蛙,一般人见不到,更不能捉的。老牛头聊斋式的妄语,使我在很长一段时间担惊受怕,因为我循声见过一只特别的青蛙。它蹲趴在一丛睡莲上,个头很大,足有半斤,全身遍布黑色的颗粒状斑纹,有点像癞蛤蟆。小时候我眼尖,隔着半条河还能看真切,可惜不多会它就下到水里不见了。出于好奇和恐惧,我把老牛头的话说给父母听,并反复描述它的形象。父母始终说不出个所以然。
乡间对青蛙的敬畏处于模棱状态。人人都会唱几句高调,言行却又分离。可能在潜意识里觉得,遍地都是青蛙,反正抓不完的。广播喇叭里宣传,村干部在会上吆喝,露天电影还放过《保护青蛙》的科教片。在我们习惯中,所谓要保护的青蛙就是大青蛙,而非小雨蛙,因为老人说雨蛙只吃蚊子飞虫,不吃庄稼地的害虫。村民在田间劳作时,以鸡鸭家禽为幌子,顺手抓几个大青蛙,只要够不上一碗菜的分量,谁都眼开眼闭。孩子总拿老师的话当圣旨,不折不扣践行,还教育自己的家人。好几回,父母偶尔偷偷烧一会蛙肉,我坚持不吃,目光里布满仇视。但这种透着盲从的单纯并没有坚守到我三年级。
馋嘴与从众心理的折磨,让童口最终没能抵挡蛙肉的诱惑。一旦捕蛙成为群体性的行为,遮遮掩掩变成了堂堂正正,连队长的儿子和老师的弟弟也悄悄加入这个群体。孩子间不再互相揭短,家长也默许了,并借孩子的名义隔三岔五尝尝鲜。相比大人残忍的叉蛙,孩子更喜欢钓蛙,在功利中仍带着游戏的性质。一截竹竿,一根线,下端拴着蝗虫、蚱蜢。在河滩上站定,轻轻挑动竹竿,绿色的虫子在毛豆地、水花生里跳跃。青蛙擅长捕捉移动的目标,它从远处跳过来,弄出很大的动静。等它靠近,我放缓速度,把诱饵置于它扑食的最佳高度抖动。它飞身而起,张口咬住虫子,此时稍稍放松,任它吞咽,等它拽紧线准备溜走时,提起竹竿将它荡过来,伸手一抓。钓蛙的技术浓缩在这一荡一抓,稍有闪失,前功尽弃。线端没有钓钩,它吃到肚子里来不及吐出来,或是嘴馋舍不得松口。技术不过硬的,用网兜抄。网兜也不稳妥,讲究左右手配合。
河滩上站了五六个敛心静气的小子,换一个阵地了,伙伴间相互比对着收获,比数量,比单个大小。没啥比了,研究斑纹。细看,每个蛙的斑纹都不一样,我们把电影和《十万个为什么》里学到的分类活学活用:金线蛙、虎纹蛙、黑斑蛙、花背蛙。有一回,一个小伙伴的网兜里有只奇特的青蛙,疑似老牛头说的不祥之蛙。众人恫吓、起哄,那孩子脸色刷白,恨不得把网兜都扔了。
暮色里,几个妇女在水栈上杀青蛙,脚边都有一堆被切了头的蛙身子。她们把蛙按在石板上,蛙鼓着声囊想留点遗言,尾音和脑袋就被菜刀切去了。一个女的说,啊,好大的劲儿!但见她刀下的蛙把后腿举到头顶,狠命地瞪着菜刀,她一松手,那只没脑袋的青蛙猛地跳起来,在水栈上蹦跶。另一个女的说,看看蛮作孽的,简直是罪过。还有两个嘻嘻哈哈,并不言语,麻利地剥着皮,撕开肚子掏净洗净。正欲登岸的一群鸭子围过来,抢食女人抛出的杂碎,其中一只伸长脖子试图把扁嘴插入篮子,眼疾的女人用手一挡,鸭子一声惊叫扑起一滩水花。篮筐里白净的蛙肉还在抽搐抖动。
比我稍大些的孩子去集市卖过青蛙,借此弄几个活络钱,据说镇上的居民喜欢吃蛙肉。当然,他们总是藏藏掖掖,不会光明正大叫卖。买菜的居民鬼精,能从陌生面孔中发现目标,密语一番,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交易,似闹市区交换情报的地下工作者。市场管理员凭多年练就的火眼,直冲冲地从一溜菜贩队伍中揪出几个卖青蛙的,偶有漏网的也因蛙适时的鼓噪检举了他。十几岁的毛头小子,罚不到款,训斥几句,连带网兜一并没收。老牛头知道后,鼻子里哼哼几声,摇摇头。他在放牛的间歇经常偷偷捕蟮捉蛙,起初以为他仅仅满足口福,孰料他也去卖青蛙,他挨家送上门去,无须忐忑地守株待兔。我上初中的时候,有个很要好的同学,他私下跟我说常吃青蛙。他的父亲就是管市场的,几乎天天有青蛙拿回家,吃厌了,还送给亲朋。原来凶神恶煞的管理员把东西没收到他家里去了,带着威严的“没收”两字背后的玄机,哪里有人深究呢。
捕蛙是几十年前的事了。和朋友闲聊,他们都有相似的经历,如今蛙肉绝不上灶,但对饭店里烧煮的蛙肉并不太拒绝,他们给蛙肉取了很暧昧的雅号:美人腿。既然成为菜肴,谁吃不是吃呢。没人在意饭店里蛙肉的来历。忽一日,朋友得了一种怪病,仅一个多月,疾病吞噬了他牛犊一样的身体。医院诊断为肺纤维化,但至死没弄清病因。医生曾探究过病人嗜好,我那朋友酷爱野味,其中包括青蛙。当时网传某地有一嗜食蛙类的猝死者,他的五脏六腑一夜之间被吃光,很恐怖。怕死的朋友谈蛙色变,都去医院检查身体。后来听说,只要把蛙肉煮透,在90度的高温下煮10分钟以上,保管没事。忌口几个月的朋友又开戒朵颐,事前不忘去厨房关照:煮熟煮透啊!
一堂活动课上,我给孩子们讲授“蛙语”。我说,谁能模仿青蛙的叫声?孩子都很踊跃。我问他们是哪里听来的,他们说是电视里。我说田里没青蛙么,他们怔怔地看着我,似乎觉得电视里的农田与他们生活无关。我挺纳闷,班上的孩子大多来自乡下,居然离开自然生态从媒体中获知蛙语。我在城市小区听到的蛙声,该不会是蛙们最后一声绝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