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婆一句话,让他在长城上捡了半辈子垃圾

2016-12-01曹钰

家人 2016年11期
关键词:林赛威廉长城

曹钰

“钱,哪个国家都有,但长城只有中国才有。”作为一个外国人,威廉·林赛对长城倾注的心血却超过许多中国人。而他为长城所做的一切,都离不开他背后的女人—妻子吴琪。

威廉·林赛再一次踏上了重走长城的征途,从山海关出发,至嘉峪关结束。恰与30年前的那次征途相反。这一次,他不再是孤身一人,妻儿同行,让征途更像一次旅行。

“用5分钟的热情做一件事容易,但要坚持5个月、5年甚至30年,是异常困难的。”来到中国30年,这个老外一步步实现了徒步长城、探索长城、保卫长城的梦想。他的妻子吴琪,也在帮助丈夫完成梦想的同时实现了自己“贤内助”的价值。

长城之外的羁绊

威廉永远都记得童年时第一次在地图上看到长城的震撼,“直觉告诉我,这是我今后要去的地方。”1984年,和二哥徒步了英国的哈德良长城后,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去中国,因为那里有真正的万里长城。

1986年3月30日,凭着一腔热血,威廉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国度。但徒步长城的计划两次都因各种原因泡汤。懊恼之余,他也理解彼时的中国对老外们怀着的戒心,继续筹谋长城之旅。不经意间,威廉遇到了他在中国的第二个羁绊。

那时西北大学历史系高材生吴琪正在北京实习,入住了一家云集外国人的平价酒店大厅。这也是威廉的落脚处。在吴琪的记忆里,初见时的威廉身材高大,皮肤黝黑,一双圆圆的眼睛带着孩童般的稚气。

为了练习半生不熟的英语,吴琪主动上前打招呼:“你好!你,在中国做什么?”他操着只能在BBC里才听得到的标准英音回答:“我在跑长城。”“跑长城?”吴琪不解,“我正在写一本关于中国长城的书。”“书名是什么?”吴琪穷追不舍。他想了想:“从沙漠到海洋。”

短暂交流后,他们互留了联系方式又匆匆分开,却都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威廉被吴琪的美丽和优雅征服;吴琪也被威廉对长城的热情和专注打动,“这世界上还有这么执着的人?”

1987年,终于完成了徒步长城计划的威廉回到北京,顺利追求到他念念不忘的“中国小姐”,可当威廉提出要进入婚姻时,吴琪犹豫了。

在那个年代,婚姻是决定女人第二次命运的转折点。尤其对一个中国女人来说,和一个来历不明、没有工作的外国探险家结婚生子,风险太高。更何况威廉无法向吴琪许诺一个稳固的婚姻,他不但不确定自己是否会留在中国,更不能保证能否顺利留在中国。周围人也反对吴琪嫁给老外:万一他是个间谍怎么办?

终究,爱情的力量让吴琪决定冒一次险:语言可以学习,文化差异可以消除,但错过人生的挚爱可能是一辈子的遗憾。

吴琪的“事业”

相识后的第319天,他们在西安结了婚。婚后,两人回到了威廉的家乡——英国利物浦附近的一个叫瓦勒塞的小镇。威廉很快成为镇上的名人,“从瓦勒塞到万里长城,抱得中国美人归”成了当地报刊的头版头条。

在中国,威廉被人围观;嫁到英国的中国姑娘自然也不例外。夫妻俩频频接受媒体采访,还上了当时最红的《Wogan》电视秀。担心吴琪上电视节目会害羞,威廉哄她“没有多少人看这个节目,放松点”,但作为BBC最受欢迎的节目,超过800万人围观了这对夫妻的电视首秀。

中国美人热很快褪去,孤身一人的吴琪在异国陷入了迷惘,“我总得做点什么?我能做些什么?”

她是行动派,为了尽快融入异国生活,她报名了一所社区大学学习英语,婚姻生活再次回到了学生时代:整日被英文写作、阅读、听力填得满满当当。

那个夏天,威廉呆在家里把自己徒步长城的经历编写成书。吴琪除了学语言之外,还帮威廉把长城沿途所遇老乡留在威廉日记本里的文字翻译成英语,助他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但入冬后,威廉的书稿完成,社区大学课程结束,她再次闲了下来。一次,去威廉二嫂家串门,她又发现了件自己能做的事情——二嫂家有很多的半成品毛衣,有的织了一半,有的甚至才起了头就搁在一旁了。

“这算怎么回事?要么就织完,要么就别织。”吴琪主动把这些活包揽下来,很快就把威廉大嫂家、二嫂家、姐姐家的“半成品毛衣”全部变成了完整的“作品”。

吴琪的毛衣织得又快又好,威廉家里几乎人手一件。很快便有人来讨教技巧,吴琪看到“商机”,干脆做了份替人织毛衣的兼职,一个冬天赚了30多英镑。

冬天过去,吴琪又陷入无所事事的状态。她不想把自己荒废在异国他乡,在英国的第二年,吴琪陪威廉全英国跑,丈夫在台上为新书做宣传演讲时,她便是最称职的推销员:还有谁,比一个中国人更了解威廉书里的长城故事呢?

我的人生应该是怎样的?在英国的日子里,吴琪无数次思考过这个问题。在威廉二哥的介绍下,她得到了一份正式工作,在银行做整理报表和信息录入等基础性工作。和她同坐一室的同事都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环顾四周,31岁的她有格格不入的恐惧感:这就是我的生活吗?

迷惘时,她听到了一个好消息:丈夫决定重返中国。

新书大卖,威廉发现“跑长城,写长城”这件事可以是梦想也是饭碗。而且他也察觉出了妻子的郁郁寡欢,也许只有回中国,才能让两个人有更好的开始。

 威廉·林赛和大儿子杰米上长城捡垃圾。

不能做点什么就闭嘴

1990年夏天,林赛夫妇回到中国。和上次在中国不同,再也不是单身一人的威廉必须得有立足之本来养家糊口,于是,他在吴琪的家乡西安,谋得一份大学外教的工作,这下有固定的薪水养家圆梦了。

作为狂热的长城爱好者,威廉发掘出事业的新内容:长城学研究、探索野长城、撰写长城指南、拍摄长城、保护长城文化景观……可以做的事太多,他感到说不出的兴奋。

吴琪的生活内容却没有太大的改变,即便回到国内,她也没有急于去成为一名职业女性,相反,她在相夫教子中获得了成就感。为威廉准备每一次周末考察的行囊和食物,养育两个儿子,解决威廉的后顾之忧。“能把这些事做好也是一种成就。”吴琪毫不轻视家庭妇女这一角色。

但很快,她就找到了能发挥自己所长的领域。周末骑行北京周边长城时,威廉沮丧地发现野长城不再是自己的“专属”,越来越多摄影爱好者也来探索这里,并带来一大堆城市垃圾——矿泉水瓶、火腿肠的包装皮、还有红红绿绿的柯达胶卷盒。

“既然是来拍摄长城美丽的景色,为什么要留下不美的东西?”他开始时常向妻子抱怨,听得多了,吴琪干脆直言:“要不然你就做点什么,要么就闭嘴。”

这话点醒了威廉,一个人的力量太薄弱,但他可以组织志愿者去长城捡垃圾。他兴奋地和妻子交流自己的想法,去长城捡垃圾一定需要车辆、垃圾袋,能包顿午餐就更好,“我们可以试试去和长城饭店合作。”外国人思维一向简单直接,“长城饭店的名字和长城多少有点关系。”

威廉擅于生产想法,吴琪则擅于把他的想法一一落实。“长城捡垃圾”的点子让吴琪第一次真正参与到威廉的爱好中。她和丈夫一起约见了饭店总经理布鲁诺先生,与对方详细交流了公益活动的设想和计划,此时长城饭店正好也有树立品牌形象的需求,爽快同意了合作。

 威廉·林赛一家人的生活与长城紧紧相连。

你想,我来做

吴琪了解威廉,如果手头只有一件事,他能够做到极致;如果有两件事,他就不知道该如何分配时间;如果同时处理多件事,他可能只考虑做第一件事。

在吴琪的组织和执行下,第一场活动大获成功。她制作并打印了宣传单,张贴在职工宿舍小区的留言板和专栏上。这个在1990年代尚属新奇的公益活动激起很多人的兴趣,很快在圈内传开,报名者踊跃。考虑到长城饭店的需求和活动未来的持续性,吴琪又邀请了各大报刊记者随行,以便报道。

1998年4月,威廉带着100多名中外志愿者登上金山岭长城捡垃圾。记者们用镜头记录下中国首批长城志愿者的身影:他们艰难地出入于人迹罕至的乱石间,爬下十几米高的悬崖,将发臭的变质食物和饮料瓶子捡出来。

150袋垃圾,这个数字震惊了媒体,也震惊了国人。

一件事如何才能做久?

连续当了几次“长城清道夫”,威廉意识到单靠夫妻俩的力量,总是以个人名义找赞助商和志愿者做活动不是长久之策,得把这事做大,正规化。苦于外国人的身份所限,成立NGO的重任又落在了吴琪肩上。此时,国内的公益活动多是政府行为,吴琪往返北京香港多次后,终于2001年4月11日在香港成立了“国际长城之友协会”。

这个立志“让长城更美”的公益组织的影响力,很快越过捡垃圾一类的活动领域,成为长城研究领域里不可小觑的新军。2003年,壳牌(中国)集团向威廉发来一份电子邮件,该公司正协助建设“西气东输”工程,基于威廉对长城的了解程度,来询问他管道的布设如何减少对长城古迹的影响。

得到满意的答案后,壳牌集团为表感谢,主动提出赞助威廉的长城研究项目。第一次有企业主动找上门来,威廉欣喜若狂,酝酿已久的“新旧长城对比”重摄计划可以上马了!

这是一个庞大的计划,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出版一部中英两个版本的画册,拍摄一部纪录短片,最后在北京举办一场名为《万里长城 百年回望》的展览。

威廉还没来得及为这许多事抓狂,吴琪当即给了他霸气又安心的支持:“你只需要专心地写书、编书,剩下的交给我!”

军功章的51%

从1998年开始,吴琪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不仅是做相夫教子的贤内助,她有能力和丈夫一起为同一个梦想奋斗。她有自己的社交圈和人脉,能把每一件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在那个“庞大的计划”里,吴琪把业内的大腕们“人尽其用”:长城专家成大林校对历史错误,新华社同事张丹负责展览的中英文文字编辑工作,纪录片导演王宝山根据已有文字剪辑纪录片……

她成为了所有关于长城活动的幕后策划人。认识林赛夫妻的人都知道威廉背后有个了不起的妻子,她不但成就了一个普通英国男人的伟大梦想,还让他得到了世人瞩目的荣耀。

2006年,威廉受邀在白金汉宫接受嘉奖,女王亲自把“大英帝国勋章”别在他的礼服上,“你保护了中国长城,干得很好!”

合影时,威廉侧身对吴琪说:“这块军功章上有你的51%,你总比我做的多一点。”

吴琪的回答毫不谦让:“那是自然。”

18年过去了,林赛夫妻成立的“国际长城之友协会”仍然发挥着作用:只要赞助商和志愿者具备,威廉就带着他们上长城捡垃圾。“协会发展至今,应该有不少成员参与这个活动吧?”本刊记者询问道,吴琪却略带担忧地回答:“有些事情不是人越多就越好。我们更希望大家不扔垃圾,我们不组织捡垃圾的活动才是对长城的保护。”

在爱人的耳濡目染下,吴琪也深爱上长城。成就彼此的爱情让人生羡。试问,她如何不去爱这样的男人呢?一个外国人,却比无数中国人更热爱更了解中国的历史;他为他的梦想付出了大半生,并永远感谢妻子为自己付出的一切;他何尝又不是给了她机会,让吴琪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标?

猜你喜欢

林赛威廉长城
破耳兔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下)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上)
守护长城
突击测验“冠军”
一粒沙子
在长城捡垃圾的老外
William Lindesay's Great Wall
威廉·福克纳的《熊》
斯盖拉·格蕾:金子在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