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消失的中国汽车品牌
2016-12-01苏三侠
苏三侠
停产时间:2015年
在消失的中国汽车品牌中,经历最为跌宕的算是青年莲花。
2004年,青年莲花以入主贵航云雀起家,获得轿车生产资质;2006年与马来西亚宝腾及英国莲花汽车科技工程公司(下称莲花工程)分别进行平台和技术合作;2008年第一款车在贵州下线。在中国车市高增长的10年当中,2010年前后青年莲花也曾有过一个形势大好的阶段,不过最终还是没能抓住车市红利。
2011年,青年莲花中方母公司青年汽车集团(简称青年汽车)花巨资预收购萨博铩羽而归;随后在2012年12月,青年汽车总裁庞青年再次出手,与荷兰世爵股份有限公司签署股权认购协议,拟投资1000万欧元认购世爵29.9%股份,并成立合资公司拟推出超级SUV。彼时,派驻青年汽车的近百名工程师和品质管控人员已陆续撤回英国,青年莲花开始陷入困局。
在与莲花工程近6年的合作中,青年莲花只负责将莲花车型国产化和销售等工作,并没有建成自己的研发力量。外方研发团队的撤离,使青年莲花的产品开发难以为继。
从2013年开始,青年莲花陆续被曝经销商大面积退网、拖欠工资、资金链断裂、生产停滞等一系列问题;2014年4月,青年莲花萧山生产基地确认停产;2014年5月,青年莲花山东基地停产,随后引发渠道崩溃,经销商4S店“一夜消失”,工人欠薪追讨等系列窘境,全国项目陷于瘫痪;最后在2015年,青年莲花彻底销声匿迹,只留下在风中一脸茫然的莲花车主。
停产时间:2015年6月
2015年7月,在进军汽车行业35年后,伴随着工信部的一纸公文,哈飞汽车正式成为历史。这对曾经拿下微型车销量第二名的哈飞来说,无疑是一个悲情时刻。
从发展乘用车失败被迫转为代工,到如今被收购后最终失去汽车制造资质,成为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哈飞汽车发展的这十余年可谓是自主车企发展的一个缩影。
哈飞自1980年开始由军工转向民用,正式进入汽车行业。2000年,哈飞汽车的微型车年销量达到12万辆,位列全国微车市场第二,市场销量表现可谓红极一时。辉煌期过后,哈飞销量急转直下。009年被长安兼并重组之后,沦为长安汽车代工基地的哈飞,销量更是出现大幅下滑,甚至一度停产,公司债务曾高达70亿元。
2014年,长安福特以5亿元人民币从长安汽车手中收购了哈飞厂区,成为新东家。2015年3月19日,长安福特宣布收购哈飞生产基地相关资产,并对其进行升级改造。实施收购后,原哈飞将以长安福特分公司形式存在,且决策权集中由长安福特管理和支配。6月25日,工信部网站发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 274批)名单中,哈飞汽车已被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全面代替。
停产时间:2016年2月
今年2月29日,工信部发布了《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281批)》目,撤销13家乘用车企业的生产资质,其中包括“名震江湖”的石家庄双环汽车。这家因“抄袭”宝马X5和奔驰Smart而闹得满城风雨的车企早已迈向了破产边缘。
说起来,双环也算是半个军工企业。1988年,双环靠军队提供的“北京切诺基212”样车及技术材料,开始仿制吉普212,生产各类轻型越野车而获得资本原始积累,由此开启了它的“山寨造车”之旅。
在汽车产品极度匮乏的大环境下,2004年双环“山寨”本田第二代CR-V生产出了“来宝SR-V”,凭借极低的价格和抄得“完美无瑕”的外观,该车型年销量一度暴涨至1.4万辆。
尝到抄袭畅销车型获得暴利的甜头后,双环接着又“山寨”宝马X5和奔驰Smart分别推出了SCEO和小贵族等车型,实现了“一鸣惊人”的效果。从1988年成立,到2016年被撤销生产资质,双环汽车在28年间一共生产了四代车型,全部皆为“山寨货”,无一例外。
但山寨策略并没有让双环的辉煌持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双环在过去8年间没有产品更新,最终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经销商大面积退网,最后以“被除名”形式,彻底清理出中国汽车品牌“花名册”中。
停产时间:2016年9月
2016年9月30日,一纸召回公告,让广汽吉奥这已隐退的品牌再次成为舆论焦点。由于连年亏损、车型停产,自2015年以来,广汽吉奥就接近半停产状态,被业内视为“僵尸车企”,其经销商也出现了大规模的退网、换店情况。今年上半年,广汽吉奥正式停产。
广汽吉奥的前身为缪雪中在2003年创建的浙江吉奥汽车有限公司。2009年,吉奥旗下微车、皮卡及SUV的总销量已破4万辆,海外市场也在逐步打开,公司上下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2010年12月9日,广汽集团与吉奥控股联姻成立广汽吉奥汽车有限公司,按照彼时双方股东的期待,广汽吉奥将获得累计6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金额,逐步形成50万辆整车生产规模。
然而,广汽吉奥联姻后销量一直难有起色。今年3月18日,广汽集团通过子公司广汽乘用车出资2.62亿元,将吉奥控股所持有的广汽吉奥余49%的股权一并收购;4月27日,广汽吉奥汽车有限公司变更为广州汽车集团乘用车(杭州)有限公司,广汽与吉奥的“婚姻”在苦撑了5年半后,寿终正寝。广汽吉奥这一品牌自此在中国汽车品牌名录中被抹去。
广汽集团与吉奥的联姻,曾被业界认为是国企兼并民企的范例。当初双方合作的动因是“国家鼓励汽车产业兼并重组”,广汽集团出于发展战略、产品结构及产业布局、弥补皮卡和微车领域空白、提升整体产销规模的需要,与吉奥控股进行合作。然而双方合作的并不顺利。
按照广汽集团的说法,广汽吉奥的失利除外部环境及内部管理机制等客观原因外,最重要原因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合作的资源投入能力严重不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