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就是人生的缩影啊
2016-12-01陆佳裔
陆佳裔
你的朋友圈也出现过这3个字母吧?集东方神秘力量于一身的3个西方字母:SSR。它们来自一款据说每天有1000万人在玩的网易出品的手游《阴阳师》。热到什么程度呢?微博上有人说“编辑在吐槽,最近很难约 稿”。
SSR这个暗语指的是游戏里稀有度最高的式神级别,它们通常还集美貌和才华于一身,比如SSR式神之一的茨木童子,战斗力一旦输出其他卡就无法超越,堪称“一个人成为一支队伍”。哪怕只是当个花瓶,带出去也是够夺人眼球的,总之有无数理由让人想收集。
说了半天有点懵?好吧,你可以把《阴阳师》里的“式神”理解成一种可以帮助你去战斗的守卫者,在游戏里需要通过闯关或者充值积累的勾玉(一种道具)获得。游戏鸡贼地将式神分成了不同的稀有程度,于是玩家们每天都能玩出开奖一样的悬念感,普通的R卡是谢谢惠顾,高级一些的SR卡相当于“再来一瓶”,而SSR的中奖率……要不我们还是去买彩票吧!
一旦适应了这个设定后,人仿佛也被划出了三六九等。能经常抽到SR甚至SSR的被称为天生easy模式的欧洲人,而手气不怎么好的就成了天生hard模式的非洲人。欧洲人和非洲人称呼背后的逻辑据说是取自脸白运气好,脸黑运气坏(总觉得有点政治不正确是怎么回 事)。
大部分玩家的情况其实更接近于欧非混血,大部分牌普普通通,但也有一个还过得去的主力,心(不)满(得)意(不)足(把)最好的资源装备都给到它。就像是初为人父/母,喜悦的心里想的都是,“崽啊,我一定把最好的都留给你”。接下来就是熬夜爆肝打游戏的带娃长征路,刷地图刷材料刷御魂就为了宝贝能吃好穿好再强一些,真是为你,千千万万遍。好不容易培养到能带出去见人了,这时你开始见识到了什么叫别人家的孩子,懂得了怒其不争,恨崽不茨 木的复杂心理。回顾一下自己的成长历程,这场景是不是很熟悉?
受过刺激之后,就像所有望子成龙的家长一样,你开始研究各种式神的属性和数据,每天计算能增加式神威力的御魂搭配的组合,是应该加暴击率呢还是堆出加成的攻击,然后去调整出场速度的先后手顺序,文科生都能活活逼成理科生。但是仔细想想,就算满级斗技全服前10又怎样啦,网易也不会给你发奖学金。
游戏让人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魔力在心理学上早有解释。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把它称为心流体验。进入心流模式的体验者“好像被吸引进去,意识集中在一个非常狭窄的范围内,以至于与活动不相关的知觉和想法都被过滤并忽略掉,并且丧失自我意识,只对活动的具体目标和明确的回馈有反应,通过对环境的操控产生控制感”。老实说,如果正事上能这么用功,估计大家早出人头地了吧。
游戏的套路,其实和人生的套路也差不多。下了血本充了钱抽卡发现依然“玄不救非,氪不改命”,就好比从幼儿园开始就给娃上最好的学校快高考才发现不是读书的料。一个SSR遇到几张贫民R卡的组合夹击也可能心理崩溃,一个诸葛亮可能也敌不过三个臭皮匠的联盟,终于当你也攒齐了高手的组合方式时,人家的套路也早升级了,另一个组合照样能把你怼到感觉身体被掏空……
这游戏……就是人生的缩影啊啊。
游戏里玩的还不都是人生的套路
贪吃蛇用自己越来越长的身体告诉我们,自己才是最强大的敌人;俄罗斯方块里藏着犯下的错误会积累,获得的成功会消失的道理;超级玛丽其实还有成功不是看你能跳得多高而是多远的内涵。游戏,简直就是人生套路大合集。
打怪升级,就一定成长了?
如果我们把“岁数“换成“等级”,“一个60等级的人类”好像听上去会比“这是一位60岁的老人”高级不少。但反过来想,可能不论是等级还是年龄的数字其实都代表不了什么。大部分游戏都有这样一个设置,高级别打低级别的怪虽然很容易,但经验特别少。有人玩《仙剑1》在树林里一点点刷小怪也能涨到100级,但有灵珠吗?能学到终极必杀技吗?这就像高中生刷着小学生的习题找成就感,手上的mission是能comlpete,但so what?所谓成长呀,是攻克更高阶的任务才能习得更强的法术,迈过更难的挑战才能获得更大的进步,不要被打打普通小怪获得的成就感迷惑啦。
越在意什么,越深受它的折磨
已经拥有茨木可以接连抽三回,想要的萤草却迟迟等不来,不需要的紫色装备打了一堆,想要的坐骑刷了800遍还没到手。等不到是一种会呼吸的痛,它还会留在血液中来回滚动。就像是一个相反的墨菲定律,你想坐的2路公交一直没出现18路汽车却已经来了4辆。这时,就得靠心态战胜一切啦,要相信下一张卡牌会更好,要告诉自己网易boss丁磊在直播连抽60下也都没有中SSR,生活还是公平的。
听过那么多道理,依然抽不到一张好牌
现实就是这样,氪(充)了那么多金(钱),学了那么多玄学的套路,纵然口中念念有词手随心动甚至跪在地上画出一个看上去很厉害的符咒后,出现的依然是你的老朋友R卡。所以问题的根源其实是你坚信的那些道理、学会的那些办法并不成立呀!不然不是人人都能拍中沪牌啦。
拿一手好牌,依然会打得稀巴烂啊
切尔西·克林顿作为前总统的女儿、有名的官二代,从小接受的也是最顶级的资源,然而先是老爸的绯闻毁了她的恋情,后又爆出她管理的克林顿基金会不到一年就出现离职潮新闻,老员工唉声叹气,说切尔西难相处,是被宠坏的熊孩子,甚至还有外媒公开批评她心胸狭窄。这简直有种玩《炉石传说》组了套全部是传说的卡牌,结果因为又欠配合又亏节奏输给了一个普通卡组的既视感。
有时,你最看不起的又可能是最了不起的
哪怕练出了六星茨木,在竞技场依然会被R卡教育做人,于是很多人被迫改邪归正,加入了各种套路流派,练起了之前当狗粮喂掉的R卡。很多时候会这样吧,《数码宝贝》里,终极形态最厉害的数码宝贝居然是主角的弟弟和妹妹的,而大部分时间里,整个team对它们的态度都只是麻烦站在一边别添乱而已。这季石原里美主演的日剧《平凡不简单!校对女孩·河野悦子》也在不停地灌输这个价值观,看起来不起眼的校对却是唯一能指出一部著作最关键的事实性错误,避免整本书闹笑话的那个人。
出门靠朋友,人多力量大!
《魔兽世界》里,多少神级装备得靠公会里的朋友专门组队帮你去刷副本才能打出。《阴阳师》里,多少祈盼式神(比如姑获鸟)的朋友,是靠日复一日在公会乞讨碎片的方式拼凑召唤出来的?说白了,这就是朋友多了路好走呀!出门靠朋友的一个要义就是要注意有来有往,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就像你穷游的时候通过平台网上发帖coach surfing希望当地人收留,那等到有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也别忘了再去收留别的背包客一样,如果尽是房客没有房东,平台网站运转不下去,最终就是对大家都不方便 啦。
人生难免也会遇上猪队友
发动技能需要魂火。你刚想群发“手下留火”的消息,就发现靠你把队伍速度拉起来的他们早已抢去魂火,然后只打出了你1/10的攻击,还触发了对面的被动攻击,打晕了自己全队—换个说法就是你眼看着可以不让地主过牌,却被上家压得出不了牌结果让他轻松地过了最后一对6。
没有白拿的薪水,没有白捡的装备
即使是游戏,也未必是一个轻松的世界。哪怕你是单打独斗,每日任务得完成吧,就连Candy Cush这样平和无害的三消游戏现在也得每天登录才能攒到道具啦。大型游戏就更累了,一旦找到了大公会当靠山,各种KPI就紧随而来了,而且越牛的公会考核标准越高,是不是每天登(考)录(勤),上(坐)线(班)多久,击杀了多少妖怪(完成了多少绩效),获得了多少荣耀(背的指标完成了多少),都是你在公会生存的理由啊,为了不被fire,每天都是用绳命在做任务。当然盼头也要有,年底公会的勋章越多,能分得的年终奖也越 多。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角色扮演(RPG)类的游戏高手通常的战略方法都是先集中优势培养一个大将,比如在《阴阳师》里先练出一个六星式神(最高等级),由他在斗争中带着其他弱小式神升级。这熟悉的节奏不就是鼓励少数人先富起来的思路吗,以先富带后富,从而实现共同富裕,多少年都不过时。
木桶理论和长板理论真是无处不在
式神的攻击、生命、防御、速度、暴击五个维度,像是木桶的面板。DPS通常防御力和生命力比较脆,“奶妈”不容易死但是攻击力低,控场角色命中概率触发初始值不高,这些都需要后天弥补。能学会补足自己的弱点,发挥找到自己的长处把木桶理论在生活中融会贯通,那制霸游戏也差不离了。
真的,这是最后一盘了
再打一盘就结束,再睡一会儿就起来,再吃一口就减肥,说这句话的时候信誓旦旦,就像抽到R卡时在留言板上发泄的誓言。可“再”这个字好像就是有着迷之活力,让人有着“明天会更好”的期待。游戏为了挣钱弄了套体力规则倒是可以帮助你在体力消耗完之后及时刹车,但生活中嘛……当你愿意说服自己用50元罚款换来5分钟小睡的幸福感后……anyway,开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