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5年上海市制造业企业质量现状调查报告(下)

2016-12-01上海市制造业企业质量现状调查项目组

上海质量 2016年10期
关键词:政策满意度政府

◆上海市制造业企业质量现状调查项目组/ 文

2015年上海市制造业企业质量现状调查报告(下)

◆上海市制造业企业质量现状调查项目组/ 文

编者按

2015年8月至2015年年底,上海市质量协会开展了2015年上海市制造业企业质量现状调查工作。调查对上海市制造业企业的改进活动、质量培训、质量工具应用、标准化、质量统计、信息化等质量管理各方面进行了数据采集,并且征集了企业对政府质量政策的认知与反馈。本刊分上、下两期刊登主要调查结果摘录,本期为(下)。

三、企业对政府质量推进工作的认知

(一)整体认知状况

本次调查关于政府质量推进部分主要包括激励监督、规范收费,以及质量政策和相关工作满意度等三方面内容。调查发现,企业对本地政府质量工作的总体满意度评价为79.36(见图9)。

(二)激励监督

本次调查征询了企业关于优惠和扶持政策、质量激励政策,以及企业接受质监部门质量监督抽查三个方面的认知。调查发现,企业普遍认为,质量监督抽查工作对公司产品质量保证和提升的作用相对较高,满意度为71.58;其次是对优惠和扶持政策的满意度为65.73,质量激励政策的评价相对最低,满意度为62.94(见图10)。

1.优惠和扶持政策

调查发现,在税收、节能减排、专项资金、金融融资、创业培训和人才培养等优惠和扶持政策上,获得过税收优惠的企业占比最高,为65.9%,获得金融融资扶持的企业最少,为6.2%。未获得过优惠和扶持的企业多表示不了解相关的政策或政策不适用,也有少量企业表示因程序过于复杂而放弃申请(见图11)。

对获得政府优惠扶持政策的被访企业,本次调查还进一步了解了优惠扶持项目来源,分为质量管理、环境保护、新产品研发,以及两化融合四个方面。结果发现,来自质量管理方面的优惠扶持占比不高,最主要的优惠扶持来自于研发方面的政策。这说明当前政策中,对研发创新的力度明显大于质量改进。

图9 企业对政府质量推进工作总体满意度

图10 企业对政府质量推进工作满意度

图11 被访企业获得过政府质量推进工作优惠扶持比例

2.质量激励政策

本次调查发现,被访企业对政府质量激励政策的总体评价为62.94;获得过质量激励政策的企业占比为25.3%。进一步调查获悉,企业主要获得的是地方性质量奖励活动,其次是行业性质量奖励活动。没有获得过质量激励的企业中,有45.1%表示主要是不了解相关政策内容,还有17.4%的企业表示激励政策不适用,6.6%的企业因申请复杂而放弃。

调查还发现,53%的被访企业希望政府设立质量奖励基金,41.8%的被访企业希望建立质量教育政府支持计划。企业还建议政府通过市场随机抽样并将结果作为支持依据,以及出台制造业的行业质量支持政策等(见图12)。

3.质量监督抽查

本次调查还对企业接受质监部门质量监督抽查的情况进行了了解。调查发现,被访企业对质量监督抽查给企业产品质量保证和提升带来的作用总体评价为71.58。调查还就企业认为无价值和无效的监督抽查项目进行了了解,具体见表9。

(三)规范收费

本次调查征询了企业对收费合理性的感受,重点调查了产品检验检测收费、计量检定收费、产品认证收费、体系认证收费、生产许可证收费,以及被要求的与质量监管相关的其他行政审批项目的收费等六个项目。其中,办理生产许可证的费用合理性评价相对较高,为69.80(详见图13)。

图12 被访企业获得优惠扶持的来源

表9 企业对抽查项目的认知

本次调查还对企业认为无价值的检查项目以及企业急需但欠缺的检查项目进行了解,详见表10所示。

从表11来看,企业对量值检定测量中技术含量较高,自身难以完成的项目具有较大需求,而对于一般性的测量检定项目认为价值不大。这反映出两方面问题:一是企业对法定检测和法定计量的意义理解不透,相应地对相关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深;二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企业确实需要更加精密、复杂的检测计量手段,这需要从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分别提供服务或是监督管理。

(四)企业对质量政策和工作的满意度

本次调查还对政府推进质量工作而采取的措施有效性、服务效能、公共服务平台、事故应急、市场监管水平以及投诉机制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数据采集。调查发现,被访企业对政府质量工作的服务效能评价最高,为80.23;其次是对政府质量工作的信任度评价79.92;评价相对较低的是市场监管为76.84,以及政策的合理有效性为76.50。

调查发现,被访企业认为,本地政府为企业推进质量工作而采取的三个最有效的措施分别是质量信誉承诺、质量月、质量信用信息数据库。

被访企业关于企业对政府质量工作的服务效能五个方面——服务态度、工作效率、政务公开、依法行政和廉洁公正的评价中,最满意的是服务态度,最不满意的是工作效率。

注:图13中“其他行政审批项目1”包括要求建立产品监管试验、气瓶安装费用、强制性产品分析等;“其他行政审批项目2”主要是环境监测费用等。

表10 企业对检测项目的认知

调查还发现,了解政府公共质量服务平台的企业占60.6%,而在表示不了解的企业中,有59.7%的企业表示没有渠道了解,29%的企业表示没有意识要去了解。企业认为目前最有用的三大质量平台是:质量信息类、产品检测类、标准类。企业还希望增加的平台有:品牌类、政府职能(包括人员职能)沟通类、企业质量意识培训类、质量提升计划平台等。

四、对企业质量管理的建议

从调查结果来看,上海市制造业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在全国居于前列,在先进标准采标率、质量工具方法普及率、质量信息化覆盖面、改进活动渗透率、质量经营效益等方面相比其他地区企业具有优势。

但此次调查也反映出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报告提出以下建议。

(一)注重质量信息化建设

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是新一轮制造革命的焦点所在,无论是德国的“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都在不遗余力地推进本国两化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互联网+”在工业系统的基本体现和实现路径就是信息化改造。从此次调查结果来看,上海制造企业的质量信息化水平并没有显著高于全国,优势不明显,尤其在质量数据的自动化采集手段、协同共享和分析应用上,缺口依然较大。

建议企业首先要将“数据说话”、量化管理的思想贯彻到全过程中,统一认识,分析清楚开展质量信息化对企业的作用意义;其次,加强生产过程数据信息采集,及时反映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增加问题曝光率并及时予以解决,减少中间环节不必要的浪费,提高效率,达到人、机、料、法、环的协同生产;此外要强化各类质量技术工具方法的应用,提升现场的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能力,实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的生产作业;最终要注重质量信息化与企业整体信息化系统的接口连接,从全局角度统筹规划,实现质量数据的最大化利用和最优化分析。

表11 企业对计量项目的认知

图14 被访企业对质量政策和工作满意度的评价

(二)加强质量职业培训

调查显示,上海制造企业在质量培训上,从意识到投入再到强度,都有很大不足。质量工作,始于教育,终于教育!五大质量要素——人、机、料、法、环——人居于第一位!在与企业的深入交谈中,许多企业都反应产品服务质量问题,最终无不体现着人的质量问题。建议企业开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和质量培训,尤其应注重质量专业人才的培育,也可依托外部力量进行培训。从培训的经费来看,一方面企业可以关注社会公益性的质量培训项目,许多相关的行业协会、专业学、协会都会定期举办相关的课程,供企业免费参加;另一方面,企业也可积极向人保、工会、质监、工信等相关主管部门提出专项申请,请求经费支持。从培训内容来看,企业可以依据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设立科目,分管理和技术两个条线进行课程设置。

(三)落实质量考核

本次调查发现在质量责任落实和质量绩效考核方面,还需加强与质量强相关的研发、设备、物流、售后等部门的质量责任落实。质量是从过程中产生,由过程控制,在过程终实现的。目前许多企业没有质量考核,或仅有质量部门、生产部门的质量考核,这与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全员、全过程理念并不相符。尤其是当前的质量管理已经从符合性、适应性质量管理阶段,过渡到竞争性、战略性质量管理阶段,战略领域、研发领域的质量更是决定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和近期营运,质量考核在这些非传统质量领域应有所体现,甚至是加重的体现。

建议企业首先树立“质量第一”的质量效益型发展理念,而非“数量第一”的规模扩张型发展理念,科学合理设置质量指标体系。其次,企业可以重点运用卓越绩效模型的4.7条款,设立各个环节、部门以及职能的经营结果考核,并根据部门的相关利益方逐级延伸质量链管理,形成全过程的质量考核体系。

(四)注重控制企业成本

上海制造业企业在企业经营的绩效方面整体自我认知较高,但在成本控制方面,自认优势并不明显。在经济新常态下,各行业、各领域的供需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买方市场特征明显,客户对QTC——质量(Quality)、交期(Time)、成本(Cost)原则的应用越来越严格。市场并不赞成脱离成本实际的高质量,上海企业必须学习在保证高质量的同时竭尽全力压缩成本。首先,企业应该深入开展质量经济性分析,通过数据,测算出定量的质量成本,并寻求“隐形工厂”之原由,加以改进。其次,在质量改进活动中,应特别注重成本降低性的改进项目,优先予以支持和奖励。

五、对政府企业政策的建议

此次调查,也分析了政府质量工作的效果,从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提升政策效能的角度,提出以下建议。

(一)开展有效的质量教育工作

调查显示,许多企业和质量专业人员反映,希望我国在质量工程师有关工作暂停后,能尽快给质量从业人员的评定、注册和专业发展给出清晰的指向,更有利于质量专业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和成长。 建议质量主管部门和人社、教育等部门以及有关学、协会共同商议,将质量专业教育的正规化发展尽快纳入重点工作安排之中,解决各类各级别质量专业人才的生存与发展问题。

(二)加强监管收费服务项目,提升企业用户的满意度

本次调查中企业对相关收费服务项目合理性的评价都在70以下,低于企业对本地政府质量工作的总体满意度评价79.36。企业反映费用偏高支出太大,希望减少无价值的收费检测项目降低企业不必要经费支出,增加企业需要但暂欠缺的项目,搭建公信力更强、认可度更高的平台。

(三)加强市场监管,推行更适宜的政策和方法指导企业质量提升

本次调查发现被访企业对本地政府对市场环境的质量监管水平(监管手段和力度、打击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等)评价为76.84,被访企业对本地政府制定的质量法规、政策、标准等的合理有效性评价为76.50。希望政府进一步加强监管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的体系化梳理与简化,并做好做细培训宣贯,使政策可查、可得、可用,避免企业的误解、误读甚至是误操作。

(四)弘扬正气,加强诚信建设,营造人人关注质量的氛围

进一步弘扬诚信,建立企业质量诚信度积分,并公开排序,对排序靠前及较往年有较大提升的企业予以鼓励,加大对质量失信惩戒力度。政府应建立企业质量信用信息数据库,向社会免费或有条件收费开放。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加大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力度、广度、深度,让重视质量和信誉的企业有良好的生存空间。同时要加强培养全民质量意识,建立透明的公众互动信息平台,进一步完善投诉机制(例12315、12365等申诉平台),促进沟通;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质量管理先进典型,加强质量舆论监督;开展质量知识和意识普及教育活动,形成积极的消费观念。 (全文续完)

猜你喜欢

政策满意度政府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政策
政策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助企政策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政策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