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的沉静
2016-12-01刘心武李仰臣
刘心武/文 李仰臣/评
神圣的沉静
刘心武/文 李仰臣/评
神圣的沉静
刘心武
还记得童年在重庆的一些事。我家住在南岸狮子山,从那里可以到一座更高的真武山去游览。真武山上有段路非常险,靠里是陡峭的山岩,靠外是极深的悬崖。那天玩得很开心。返回时,我故意贴在悬崖边上走,还蹦蹦跳跳的,甚至以颠连步跃进。7岁的我还不懂生命的珍贵。那样做,有存心让母亲看见着急的动机。那悬崖下面的谷地,荒草里凸现着一块怪石,那石头自然生成盘蛇的状态,当中的一块耸起活像蛇颈和蛇头。传说结了婚的男女,从悬崖上往下掷石头,如果掷中了那条石蛇的身子,就能生个儿子。混混沌沌的我,自以为也懂得成年人的事情,听大人们有那样的议论,想起自己也同邻居女孩子玩过扮新郎新娘的游戏,竟然也拾起石块朝悬崖下奋力掷去,把握不好投掷的重心,身体的姿势从旁看去就更惊心动魄了。
还记得那天母亲的身影面容。她紧靠着路段里侧的峭壁,慢慢地走动。
她一定后悔转到那段路以前没能牢牢牵着我的手,把我控制在她身边,她自己往前挪步,眼睛却一直盯在我身上。我顽皮地蹦跳投掷,不住地朝她嬉笑,怄她,气她,悬崖边缘就在我那活泼生命的几寸之外。事后,特别是长大成人后,回想起母亲在那段时刻的神态,非常惊异,因为按一般的心理逻辑与行为逻辑,母亲应该是惶急地朝我呼喊,甚至走过来把我拉到路段里侧,但她却是一派沉静,没有呼喊,更没有吼叫,也没有要迈步上前干预我的征兆,她就只是抿着嘴唇,沉静地望着我,跟我相对平行地朝前移动。
那段险路终于走完,转过一道弯,路两边都是长满茅草和灌木的崖壁了,母亲才过来拉住我的手,依然无言,我只是感受到她那肥厚的手掌满溢着凉湿的汗水。
直到中年,有一天不知怎么的提及这桩往事,我问母亲那天为什么竟那样地沉静。她才告诉我,第一层,那种情况下必须沉静,因为如果慌张地呼叫斥责,会让我紧张起来,搞不好就造成失足;第二层,她注意到我是明白脚边有悬崖面临危险的,是故意气她,尽管我不懂将生命悬于一线是多么荒唐,但那时的状态是有着一定的自我防险意识与能力的,一个生命一生会面临很多次危险,也往往会有故意临近危险也就是冒险行动,她那时觉得让我享受一下冒险的乐趣也未尝不可。我很惊讶母亲那时能有如此的智慧。
母亲去世快20年了,她遗留给我的精神遗产非常丰厚,而每遇大险或大喜时的格外沉静,是其中最宝贵的一宗。
我写第一个长篇小说 《钟鼓楼》时,母亲就住在我那小小的书房里,我伏桌在稿纸上书写,母亲就在我背后,静静地倚在床上读别人的作品。我有时会转过身兴奋地告诉她,我写到某一段时自我感觉优秀,还会念一段给她听,她听了,竟不评论,没有鼓励的话,只是沉静地微笑,后来《钟鼓楼》得了茅盾文学奖,那时母亲已到成都哥哥家住,我写信向他们报喜,母亲也很快单独给我回了信,但那信里竟然只字未提我获奖的事,没什么祝贺词,只是语气沉静地嘱咐了我几件家务事,都是我在所谓事业有成而得意忘形时最容易忽略的。
2000年第三次去巴黎,又去卢浮宫看达·芬奇的 《蒙娜丽莎》,在众多的观赏者中,我忽然产生了一个非常私密的感受,那就是蒙娜丽莎脸上的表情并不一定要概括为微笑,那其实是神圣的沉静,在具有张力与定力的静气里,默默承载人生的跌宕起伏、悲欢聚散、惊险惊喜。那时母亲已仙去多年,我凝视着蒙娜丽莎,觉得母亲的面容叠印在上面,继续昭示着我:无论人生遭遇到什么,不管是预料之中还是情理之外,沉静永远是必备的心理宝藏。
(选自《风雪夜归正逢时:我是刘心武》,有删改)
[解 读]在儿时的“我”遇到危险之时,母亲是那样的沉静,如岿然不动的山峰;在长大后的“我”取得了成绩之时,母亲依然那么沉静,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恰恰是这种沉静,成了“我”成长道路上的一道最亮丽的风景。而本文的亮点还在于如下方面:
一、找触发点,抓动情物
在日常生活中,有人听到一首乐曲,就热泪盈眶;有人看到帘外雨潺潺,就会惆怅满怀;有人看到月上柳梢,就会想到远方的亲人。这里的 “乐曲”“雨潺潺”“月上柳梢”,就是触发人们情感之弦的“爆发点”。比如纪伯伦的《浪之歌》,放飞想象力,艺术地描绘了海浪与海岸这对“热恋”形象,曲折表达了他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意义深远。对于作家刘心武来说,母亲身上能够触动他心灵的事情太多了,而他却炼就了一双慧眼,选择母亲“沉静的神态”这一品质,以其为媒介,串连成长历程中的两件事情,表现母亲真实的性格,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母亲的赞美和深切怀念。这启示读者:但凡生活中能够打动你的内心,牵动你的情思,引发你的思考,使你久久不能忘怀的人、事、物,都可以成为触动你写作灵感的动情点。
二、工笔细描,绘声绘色
作家用精细的笔墨和传神的描述,逼真地展现出一个个生动的细节,才使得笔下的母亲,生动形象,深深地打动了读者心底最柔软之处,使读者产生“于吾心有戚戚焉”的感觉。例如:当年幼的“我”贴在悬崖边上顽皮蹦跳投掷而存心气母亲时,母亲 “只是抿着嘴唇”“眼睛却一直盯在我身上”“手掌里满溢着凉湿的汗水”,虽然心里非常着急,但面上却一派沉静。这里细致地描述母亲的神态、举止等细节,塑造出沉静的母亲形象,体现她对“我”的无言的挚爱,感人至深。再如:当得知“我”的处女作获奖时,母亲回信里“竟然只字未提我获奖的事,没什么祝贺词”,只是嘱咐几件家务事,用一贯的沉静告诉“我”应该怎样做,不应忽略什么,而这正是母爱的独特表现,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读来不觉为之动容。
三、妙笔生辉,巧于抒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篇打动人心的好文章总是离不开作者真情实感的表达,进而以此激发读者的情思,有效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具体方式有三:一是直抒胸臆,就是在记叙事情的过程中,直截了当地倾吐出内心强烈的感情;二是绘景写情,“以我之情观万物,万物皆着我色”,将情感寄托在描写的景物中,委婉含蓄,深刻感人;三是叙事传情,就是把自己的感情从对事件的描述中表达出来。表面看是对事件的记叙,实际上是将浓郁的感情集于笔端,以对事件的描述表达真挚而细腻的感情,拨动读者的心弦……例如,文章结尾直接表达“我”欣赏《蒙娜丽莎》的独特感受,彰显“无论人生遭遇到什么,不管是预料之中还是情理之外,沉静永远是必备的心理宝藏”的主旨令人怦然心动。在平实的叙述中,流露出作家对母亲的敬佩与挚爱之情。
四、小处着笔,深处开掘
叱咤风云的伟大,惊天动地的大事,固然能打动人心。但是,中学生每天的生活大都平淡单调,往往是家庭、学校,两点一线;读书、吃饭、睡觉,三位一体,似乎找不到触动心灵的地方。殊不知,只要拥有一双慧眼,善于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去发现一些细小的事情,叙述清楚其来龙去脉,借这些小事抒发情感、表明态度,往往也能够以“小”见“大”,挖掘出蕴涵其中的深刻事理。《神圣的沉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作家具有较强的敏感性,选取他幼时冒险和作品获奖两件平常、细小的生活小事作为写作素材,表现母亲沉静的品质。这种从小事中开掘出有意义的主题的做法,值得借鉴学习。
[作者单位:安徽省界首市顾集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