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度重视信息化战争动员设计

2016-12-01王世伟徐新伟

中国军转民 2016年11期
关键词:动员战争信息化

■ 王世伟 尹 浩 徐新伟

高度重视信息化战争动员设计

■ 王世伟尹 浩徐新伟

军委习主席强调指出,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国防动员领域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强化创新意识,依据未来信息化战争形态的特点规律进行战争动员设计,以此牵引当前国防动员准备始终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本文试图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三个层面解读“信息化战争动员设计”这一命题,以期推动新形势下国防动员创新发展。

一、信息化战争动员设计的深刻内涵

回望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战争形态发展,不难发现,从中东战争到科索沃战争,再到本世纪的伊拉克战争,信息化战争端倪逐渐显现,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超前的战争设计理念让世人为之震惊,因之而使得战争沿着预定轨道的发展态势愈加明显。战争动员设计这一思想也日渐浮出水面。

汉语大辞典对“设计”一词作了如下定义:设计,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方案、图样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信息化战争动员设计是依据信息化战争动员的目的、特点和要求,对信息化战争动员理论、信息化战争动员模式和信息化战争动员过程的预先制定,它贯穿于信息化战争动员的全过程。其理论基础是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方法,实现的条件是现代信息技术,采取的基本方法是系统集成、战争模拟和战争动员演练。

信息化战争动员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影响因素甚多。因此,必须对其内容进行科学构想和系统规划。一般来说,信息化战争动员设计可划分为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信息化战争动员理论设计;二是信息化战争动员模式设计;三是信息化战争动员过程设计。信息化战争动员理论设计处于信息化战争设计的顶层,是战争动员变革与发展的根本指针。信息化战争动员模式处于信息化战争动员设计的中间层次,是信息化战争动员设计的桥梁或纽带,是信息化战争动员能力发挥的具体形式。信息化战争动员过程设计处于信息化战争动员设计的最底层,是属于实际操作层面的内容,是战争动员积蓄强大潜力、形成保障实力与恢复常态所必须的重要基础。这三者是目标、手段与过程的有机统一。就其详细程度而言,层次越低,设计越详细;就其抽象程度来看,层次越高,设计越抽象,越困难。由于战争的不确定性,战争动员设计难以做到绝对精确化,但是完全可以做到动态的平衡。要科学把握战争动员的本质规律,加强政治、武装力量、支前、科技、经济、民防等传统领域动员设计,积极研究探索信息化条件下的信息动员、网络动员、媒体动员、心理动员等新兴领域动员设计。同时,还要积极研究在非战争行动过程中的动员设计。

二、信息化战争动员设计的重要意义

进行信息化战争动员设计是多种因素决定的。一是战争动员的地位。战争动员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对战争的胜负有着直接影响和重要作用,关系着国家的安危存亡。这样一个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一个科学的规划和设计,是不可想象的。二是战争形态的重大变化。随着战争形态的演变,特别是信息力主导下的战争,在“物理域、信息域和认知域”展开激烈的角逐,极大地影响着战争动员的准备、实施和复员这一战争动员的基本过程。信息化战争的全域性、开放性、隐蔽性以及突然性,无一不要求战争动员要尽可能地做到未雨绸缪,早占先机。机械化战争动员设计模式已经远远无法适应信息化战争的特殊要求。三是信息技术的大量应用。科学技术是第一战斗力。信息时代,信息则是第一战斗力,制信息权是战场第一制高点。信息技术能够创造出高拟真度的虚拟空间,从而实现了地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的有机结合,使战争动员的预实践功能成为可能,使信息化战争动员设计有了技术支撑。四是战争动员自身建设发展。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战争动员存在与发展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战争动员的内涵、外延与机械化战争相比已经大大地拓展。着眼信息化条件下战争动员的历史使命,创新战争动员设计成为促进自身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信息化战争动员设计需要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

进行信息化战争动员设计,要切实认清和把准当前战争动员建设的历史方位,即切实搞清战争动员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确保设计科学合理,发挥应有的作用。一要把准历史方位。本世纪头二十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是各种矛盾凸显期;半机械化、机械化与信息化并存;多年来一直处在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中,没有进行过实战实践,相关的战争动员检验模拟评估手段落后;近几年拓展了动员功能,在抗洪抢险、抗震救灾、联合反恐和国际维和等方面有过相关非战争动员实践;发展快速,但动员体制不畅、梗阻重重、内耗严重、效率低下等等。纵观我国几十年来特别是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环境中的战争动员建设,已经暴露出了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比如:动员建设的统一性与市场经济主体相对独立的矛盾;动员建设的计划性与社会资源配置相对自由的矛盾;战争动员的义务性与经济利益原则吸引力的矛盾;战争动员建设的非均衡性与国民待遇的公平性原则的矛盾。这些矛盾和问题是战争动员理论设计、深化战争动员变革所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的。

二要创新基础理论。理论是实践的指导。信息化战争动员设计首先必然有科学的理论作为支撑。为此,可以从基础理论设计、应用理论设计和战争动员发展理论设计三个方面来完善信息化战争动员理论设计体系。战争动员基础理论设计从对战争动员最基本问题的认识出发,力求反映战争动员的本质和一般规律。战争动员应用理论设计从不同侧面或动员的各个系统对战争动员活动过程和指导规律的理性认识,力求对动员的组织准备和实施进行指导。战争动员发展理论设计,在于从动员的历史事实出发,揭示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战争动员的基本形态和演变过程,以深刻认识动员与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之间的必然联系,并从历史的轨迹和社会发展的结合点上,探讨未来战争中战争动员的发展趋势。创新基础理论设计比较难,一旦取得突破,就会迅速带动整个学科的发展。信息化战争动员应用理论设计可以有效弥补抽象理论设计和具体发展理论设计之间的薄弱环节,反映信息化战争动员的个性原理,对信息化战争动员模式具有具体的指导作用。战争动员发展理论设计在一个动员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力求把握战争动员的基本方位。

三要突出精准设计。信息化战争中,多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将成为主要的作战样式。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是诸军兵种及其后备力量等多种力量的联合行动,客观上要求动员保障资源种类多、数量大、质量高,对动员资源的需求也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模糊化向精确化、由持续性向实时性转变。我国传统的动员模式基于机械化战争形态,呈现出动员力量的分散性、动员反应的滞后性、动员流程的割裂性等特点,动员效益不高,保障效果不好,无法与信息时代的联合作战要求相适应。创新信息化战争动员设计的核心就是着眼现代战争快速聚合、实时反应、自主协调的需求,实现动员设计由“平台式”向“网络式”、由“捆绑式”向“融合式”、由“纵向式”向“体系式”、由“模糊式”向“可视式”、由“单一式”向“复合式”转变,从而提高信息化战争动员能力。

四要抓好顶层筹划。信息化战争动员设计是一项事关国家战略全局的重要活动,必须以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为根本着眼点,并与之相适应。要从国家新安全观的角度来把握战争动员的历史方位以及历史使命,保证两者相衔接、相配套,做到两者设计一体化。要着眼全球发展态势,以积极维护国家根本利益为基石,积极营造友好的战争动员国际发展空间。要结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遵循富国与强军协调发展、同步推进的基本原则,努力破解战争动员建设难题,寻求军地共赢的出路。如果总是在世界军事强国后面亦步亦趋,那么在“下一场战争”中,我们很可能在下一场战争迷雾中迷失自我。

五要科学预测评估。实践表明,美国每打一场战争,世界总要对其所表现出来的先进作战理论以及战争动员理念所惊叹。难怪有些专家惊呼,对于现代战争的打法越来越看不懂了。与以往相比,战争样式发生了重要变化,战争动员设计不再是单纯跟在实践之后进行总结,而是把从实践中得来的理论用于未来设计,指导下一场战争。在国外,战争动员设计的超前度大大前移,甚至要对今后20~30年的发展进行规划,真正的较量已经开始,是头脑的较量。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美军“空地一体作战”理论,被确认为美国陆军的作战理论,它的时间跨度为20年,用于指导美国陆军80年代和90年代的作战行动。即便如此,美国仍然对伊拉克战争的困难与挑战估计不足,深陷伊拉克泥潭4年之久而无法自拔,致使其不时进行后备力量动员,多次增兵伊拉克。同样,让美国难以回首的越南战争中,战争动员设计滞后于战争实践,动员中的盲目性暴露无疑,导致战后有大批物资滞留在越南,造成了一个回收与放弃物资都将造成巨大损失的两难境地。因此,要想指导“下一场战争动员实践”,在动员设计上就必须体现出前瞻性的思维意识,切实克服“拿来主义”和盲目跟风倾向,立足国家实际进行超前设计。同时,要寻求突破和超越,必然面临风险投资。因此,在“理论设计亮剑”之时,还要在相关政策中要体现出对理论设计风险的激励与补偿要求。

四、信息化战争动员设计的几个典型模式

当前,我军“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大格局已经形成,为有效实施信息化联合作战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必须设计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动员模式。从目前来看,有以下四种典型模式应予以高度关注。

一是“直达式”动员。“直达式”,即“从工厂直达战场”,其实质是军队、社会作为供需双方,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在动员部门的引导和监督下,建立军地一体、平战结合的协作关系,为实施从市场到战场的“无缝隙保障”奠定良好的社会化运行机制。纵观美国发动的近几场局部战争,这种直达式动员模式的作用不可小觑。资料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通过实施“供应商直接交货计划”,不仅及时满足了前线部队需要,而且使物资库存减少了76%,周转期缩短了93%,管理经费减少了31%。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第3机械化步兵师的一个装甲团,从伊科边界出发前携带了大约能行驶400公里的油料,在快速推进至纳西里耶以南地区时,设在科威特的后勤基地精确测定出该团的位置,随后由美运输直升机向该部队所在地点直接空投了油料,保证了坦克即可继续前进。“直达式”动员模式设计,应考虑以下几点:一是科学确定保障范围。根据军队的需求,结合本地区的实际,科学确定军队与社会资源保障的范围。二是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优选为军队提供社会化保障的企业单位,加强监督和管理,培育其动员能力。结合动员潜力的开发,挑选一些信誉好的企业为军队提供社会化保障服务。着力培育企业的动员能力,完善企业直接为战争服务的流程,确保企业到战争的路径畅通无阻。三是完善政策激励机制。应从政策法规制度、运作机制以及动员文化环境营造等方面入手创新激励引导机制,尤其应避免低价动员,尽快建立健全有偿动员机制,为“直达式”保障提供政策与精神支撑。

二是“抽组式”动员。这种设计,着眼于在动员过程中由相应级别的军队动员机构与地方动员机构紧密协调配合,依据战争保障的资源要素,按照科学的比例、结构和数量规模要求,统一从不同的部门或领域适量调用相应资源,加以重新组合,从而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保障力量聚合体。简单地说,“抽组式”动员模式设计,即是从国家资源中精确调用保障战争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进行的设计。这种模式,跨部门、跨领域、跨地区,其运用既可能是国家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组织资源,也可能是一级政府通过综合主管动员部门在本行政区内组织资源。它突出了高层次动员强力机构的作用,把各动员部门或领域的动员纳入到了统一、可控的动员过程中,变分散式单一动员为一体化综合动员,实现动员保障要素的实时重组、综合集成以及弹性化保障。在一体化联合作战背景下,各作战力量高度集成化,作战要素的实时灵活重组,其军事需求综合性、选择性强,使得战争动员必须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自主选择和资源整合。“抽组式”动员模式设计,应注意做到:一方面要搞好顶层设计,打破传统的局部战争局部动员观念,树立全国一盘棋 “大动员”的理念,建立健全快速整合全社会国防潜力资源的机制。另一方面要打破“烟囱”格局,变革传统动员中的那种单一分散、各管一行的自成体系的动员模式,通过横向融合实现动员计划权、项目审批权、资源分配权、检查监督权和信息管理权的集中统一,进而实现主动式的一体化综合动员保障。

三是“立体式”动员。“立体式”动员模式是指充分依托社会资源,对战争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的保障。信息化战争将会在陆、海、空同时展开,上至外层空间,下至海洋深处,都可能成为战场,形成大立体的全维战争形态。特别是现代战争军事制高点越来越向心理、电磁等无形空间拓展,从而将战场推向了“全空域、全时域、全频域、全能域”的“全域”状态。此种情况下,敌对双方都力求运用各种手段,同时从多个方面打击对方的整个纵深内的目标,造成前后战线模糊不清,使战争呈现全方位大纵深的特点。传统形式上的动员已经无法满足信息化战争作战需求。动员保障模式必须由过去的线式和平面式向立体式“全维保障”发展,能够同时在地面、地下、空中、水面、水下对作战兵力实施保障。毫无疑问,信息化战争动员必将是“全域”动员。进行“立体式”动员模式设计,应该着重把握以下几点:一要重视信息动员设计。信息资源,已经成为取得现代战争胜利的主导因素。没有信息权上的优势,就无法谈及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最终目标。二要重视科技动员设计。科技时代,打科技战争,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科技资源作为作战力量的“倍增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特别是战争动员向电磁领域、太空领域拓展过程中,无一不依靠先进技术的强大支撑。因此,科技动员越来越成为信息时代战争动员设计的关键环节。三要重视心理动员设计。现代战争,不仅仅是“硬实力”的比拼,更是双方军民心理“软实力”的较量,因此加强心理“动员”和“反动员”意义重大。四要重视能力储备设计。能力储备是适应未来战争对物力资源随机、快速、精确保障要求的必然选择,是解决物力资源战时需求量大与平时储备有限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此种模式能够推动动员储备方式由工业时代的“预置储备”为主向信息时代的“能力储备”为主转变。五要重视规模控制设计。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战争,其规模越来越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因此,重视战争动员规模的控制,尽可能地将战争动员规模设计在既能保障有效战争又不扩大动员规模的范围内,最为适宜。

四是“融合式”动员。这种模式设计,能够对组织结构与动员行动进行融合集成,实现各要素、各局部动员能量“融合式”释放,达到“1+1>2”的目的。它着眼于新形势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要求,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力求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上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为战争动员提供丰厚的资源和持续的发展后劲。有专家指出,信息技术在战争中运用越广泛,军、民界限就越模糊。透过近几场世界局部战争,人们看到尽管信息化武器装备越来越先进,但战争却越来越多地依靠民间力量。比如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就大量地运用了其“现代雇佣军”----黑水公司。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军逐渐将目光聚焦于“沃尔玛”等现代物流服务公司的集约型经营模式上来,经过“军转民”的嫁接,实现了高效率投送服务的目标。具体来说,“融合式”动员设计主要包括: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设计;国家科技发展体系一体化设计;国家工业基础建设一体化设计;军民人才基础教育培养一体化设计;国家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一体化设计;应战与应急动员体系建设一体化设计。搞好这种模式设计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要健全宏观管理体制。二是要完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贯彻国防要求的政策机制。三是要建立军民一体的国家科技和工业体系。四是要形成主要依托国民教育体系培养军事人才的新格局。五是要完善军民一体化的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六是要建立军民一体化联合动员体制。

(作者单位:南京陆军指挥学院)

猜你喜欢

动员战争信息化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被风吹“偏”的战争
国防动员歌
他们的战争
音乐迪斯尼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