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存在
2016-12-01
我们的存在
高飞
1992年加入省作家协会,出版发表长、中、短篇小说100余万字。随笔一堆。供职珠海特区报社。
2016年5月25日,杨绛先生以105岁的高龄仙逝,于是,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微信圈里的纪念文章,是她或不是她的“心灵鸡汤”占据了整个微信圈。
粗略估算了一下,因先生而发微信的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真正的文学工作者,视她为榜样和楷模的;二是受过她深刻影响的,曾经是她的读者而现在早已不读书忠实“粉丝”;三是附庸风雅装B的,不发就表示她没读过杨绛,就表示没有B格的;还有一类就是不读杨绛,却被她的出身、学识、气质、思想所折服的想装淑女而又达不到那种境界的“淑女帮”。
先声明一下,本人没读过几页杨绛,不仅如此,连钱先生的《围城》也没读完,之所以也在朋友圈里发过一条信息,是因为我佩服夫妻俩人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对一切人或事都淡然处之,这一点,是我学习的榜样,但我是个俗人,别人欺负我而我却表现得无动于衷,我做不到。
对先生的离世,我倒没觉得有什么难过,这绝对不是因为先生不是我的亲人而事不关己,这也许会遭到很多人的痛骂。我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对死亡看得比较理性,所以我可以在公证处办理遗嘱,这在很多朋友眼里可以上升为不可理喻的忤逆之事。
关于先生的离世,一个朋友给我发来一句感叹:“现在好了,一家三口可以相聚了,在充满阳光的天堂。”这句喜气十足的话,倒是很像一句祝福。我相信这个朋友和我一样,对事物的两面性有自己的看法。加缪在他的《局外人》一书里有句名言:“死亡是我们无法摆脱的,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死。归根结蒂,太阳还是温暖着我们的身骨。”是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死”,先生也不例外,这是一个自然法则,谁都逃脱不了。
当然,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死亡毕竟是件悲痛的事,但悲痛无法改变眼下的事实,悲痛无法改变自然的更替,我们并不能因为几句话而改变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世界观,从而把葬礼变成一场快乐的“Party”。所以,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态度很重要。我们应该把一切看淡,享受眼下生活,因为我们要死很久。这就对了,加缪的意思是“人要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在死亡没降临之前,太阳还是温暖着我们的身骨,我们应该做点什么。
我们该做点什么呢?
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多,工作就不用说,不但要做好,而且要做得愉快。除工作之外,给父母做一顿好饭,带妻儿郊区游乐,和朋友看一场电影,跟死党钓一次鱼,约同学打一场网球,到美术馆看一次画展,参加葡萄酒品鉴讲座,或者出席私人音乐的沙龙……当然,如果想高尚一点,还可以去山区支教,帮助农民脱贫,给社区当当义工,帮自闭症儿童进行康复教育,为挽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奔走呐喊……等等等等。总之我们要做的东西很多。
先生的离世是一个自然现象,她的整个人生,也是浩渺宇宙当中的一颗尘埃,是人类历史长河当中的一个小小的浪花。虽然我们的存在也许没有先生那么熠熠生辉,但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热爱自已,热爱我们的亲人,热爱我们所钟爱的事业,抛弃私利,多行善少作恶,那么我们的存在就有价值。